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通过对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进行了分析论述,论证了邓小平同志对这一问题回答所构成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新的社会主义观,并完整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这一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从而阐明了一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在多维视角中展开的,多角度、多层面地展开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和认识,开辟了社会主义认识史上多维视角的认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观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三个根本问题,阐述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从而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初叶形成的社会主义观,对后人研究和实践社会主义产生过重要影响。章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内涵与特征以及与科学社会主义观的联系与惜别的探析,指出了孙中山先生对认识社会主义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孙中山社会主义观与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5.
6.
邓小平同志在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实践唯物主义,以唯物史观为根本的认识方法,从大局和人民根本利害的高度,从经济的深度和本质上,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出发,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的内涵,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观。  相似文献   

7.
民主观是政治家对民主的根本观点和态度。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思考我国民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主观:民主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民主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这一民主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刘的理论性。它构建了中国民主发展的独特道路;为新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9.
一回顾和反思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和认识 ,则一波三折 ,历尽曲折与艰辛。19世纪40年代末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受他们所处的时代条件的限制 ,马、恩主要从理论上回答了无产阶级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等重大而迫切的理论问题 ,由于还缺乏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 ,因此 ,对未来社会的描述 ,只能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预测和一般原则性的说明。这一事…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社会主义却蓬勃发展。究其根源,是因为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创立了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已经证明,21世纪社会主义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继承邓小平与时俱进的精神,大胆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从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创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族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2.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方法论上的重大贡献之一,是对矛盾分析法作了新的发挥。据此,作出了全面改革,对外开放等重大决策,并正确认识和处理了改革开放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论新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对于这一关键性的问题,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对新时期的两制关系提出了独到的理论见解,并进行了实践中的运作.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的创造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价值和创造性实践辨证统一的理论视角,以邓小平开创并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为现实基础,论述了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价值目标,以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创造性实践为实现途径和实现动力,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评价标准的创造价值观,并分析了邓小平创造价值观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基本特征是求真务实,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文化理论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化理论。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古今中外先进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是邓小平理论化的主要内容。鲜明的时代性、全面的开放性和广泛的人民性是邓小平化理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面对西方国家经济、科技发达和中国落后的事实,邓小平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主要是忧国、忧民、忧党争忧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在今天继承争发展这一精神遗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发展观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协调发展的内容。尽管邓小平的论著中没有“以人为本”的明确表述,但透过其理论视角境域的结构层面,可以发现其内含着深刻的人学涵涉:蕴藏着丰富的人本意蕴,凸显着对人的发展的深沉眷注。研究邓小平发展观的人本向度,对于更好地认识和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二战以后,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将西方国家的发展理论作为其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邓小平站在世界与时代的高度,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处处充满了辩证法的理性光辉,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航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教育理论精辟地分析和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教育的本质、规律、作用、目标和指导方针,其内容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20.
反封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提出了肃清中国的封建主义残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必须立足于让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必须以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为基本战略措施 ,必须把反封建同批判资产阶级和其他腐朽思想相结合等一系列方法论原则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反封建斗争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