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乐记》是我国现存可见的最早的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著作。《乐记》认为音乐是客观印象的主观反映,是情感的流露;与社会密切相关,具有教化社会的功能,是社会教化的工具。《乐记》概括总结了“乐与政通”理论,提倡“礼”与“乐”相结合,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以我们现当代的美学审视,《乐记》所蕴含的美学思想现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这两本书无疑具有经典意义的。儒家音乐美学由孔子发端。他极为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伦理功能,提出了“事君”、“事父”和“尽善尽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奠定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后经公孙尼(公元前五世纪)作《乐记》、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儒家的音乐美学基  相似文献   

3.
《乐记》奠定了中国音乐美学的基石,其系统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文试图对其中的“声”、“音”、“乐”三个概念进行思辨,尤其对“乐”的审美特征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给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这两本书无疑是具有经典意义的。儒家音乐美学由孔子发端,他极为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伦理功能,提出了“事君”“事父”和“尽善尽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奠定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后经公孙尼(公元前五世纪)作《乐记》,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儒家的音乐美学基本立足于统治者的立场,总体上由两条互补的基线构成,一是由孔子的音乐“事君”思想被提高和普遍化为“乐与政通”的政治型音乐美学形式模式;二是“事父…  相似文献   

5.
《乐记》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美学集大成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其根本原因在于《乐记》继承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来论述其音乐美学思想的。这主要体现在"乐"的真正欣赏者、创作者均是"君子"而非"众庶",而"礼乐"作为《乐记》的中心思想,也是从统治者利用"礼乐"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方面论述"乐"的,这三个方面都体现了《乐记》中严格的等级观念。  相似文献   

6.
《乐记》是我国音乐美学史上较为系统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了《乐记》的"感物论"、"情感与音声"和"和乐论"三个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文章中还将《乐记》与西方的美学著作黑格尔《美学》进行简单的对比,发现虽然具有文化差异,但是两部著作还是存在着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标志的《乐记》,总结了先秦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乃是检视中国古典美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如果孤立地、支离破碎地研究《乐记》,我们就不能够对它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超越。《左传》、《国语》、《尚书》、《论语》、《孟子》等都不乏对音乐美学的贡献,对《乐记》产生过影响。因而,我们对《乐记》的研究不应停止在静态的诠释上,而应运用动态的历史意识来考察它。寻觅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的理论线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乐记》,把握民族审美意识在音乐理论领域里的特色。 一、音乐的社会功能的演变 人们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的体认,在先秦以前并不是直接地同审美的社会效应联结在一起,恐怕更重要地是把音乐作为一种节制客观事物发生质变的依据而论定的,这一点在《左传》里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后《乐记》又有所发挥。实际上音乐成为了一种检测客观事物性质的尺度或标准。这个尺度或标准对以后不同历史阶段音乐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的溯源与这个层面的传统有着内在的关联,由伦理道德规范层逐渐转到音乐艺术自身的客观规律层上,反映了人们审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音乐能“节百事”是在《左传》中提出的,此书曾记载臧哀伯劝谏国君的一番  相似文献   

8.
《乐记》是中国古代最系统的一部专门论述音乐问题的著作,它秉承儒家美学的重要思想,对乐的根源、本质、以及审美特征、乐的功能、礼乐关系等都做了具体、深入的论述。《乐记》是对我国先秦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总结与发展,其音乐美学思想是"礼乐"思想,"乐"从根本上来说要为"礼"服务,突出表现音乐的社会政治功能和伦理功能。在"礼乐相生,乐政相和"以及儒家"中和"之美的基础上,《乐记》多层次论述了音乐的基本审美评价标准——"和",其对"中和"、"平和"、"和合"之美的追求渗透于全篇之中。  相似文献   

9.
《乐记》是汉代编辑而成的《礼记》申的一篇,《乐记》可以视为先秦儒家音乐研究的经典之作,该篇论述了音乐起源、本质、功能及其艺术规律,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音乐观念,其影响涉及後世的许多领域。《乐记》中儒家的“乐教”思想封认识早期儒家的“乐教”主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乐记》音乐思想的儒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记》是我国汉代的一部音乐论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音乐思想、音乐美学的许多重大问题,在我国音乐思想发展史上有深远的影响,探讨和研究《乐记》的音乐思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将有重要意义。现存《乐记》的篇幅中,音乐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的本源与本质。《乐记赠首说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放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成羽族,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盛者,其声味以杀,其乐心感…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战略任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家老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传统的根基。道法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基础,老子强调要“知常”、“知和”、“知足”、“知止”,倡导“天人合一”,这对于我们今天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较之西方美学推崇的外在形式和谐,发源于天人合一的深远背景、以自然、社会、人生的和谐为基础的中国艺术的和谐之美,更加深入地触及到了"和"的本质。这主要在于:(1)由天人合一所推衍出来的意境创造理论,正确地体现了审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产生了一种独具风采的审美样式,具有最高的审美价值。(2)揭示了和谐的实质,将艺术辩证思维和方法引入审美领域、启发美学家艺术家们自觉地运用相反相成的法则,将各种矛盾对立的因素有机协调起来,以造成一种起伏变化、抑扬曲折的艺术审美效果。(3)作为一种思想原则,"和"演化出了诸如虚实、情景、文质、风骨、奇正等一系列相对范畴的精湛论述和运用,对后世美学艺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精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的思维模式和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中国画家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情景统一,思与境偕、"物我两忘".中国山水画是充分融入主观情性的人化自然,是自然和人的生命精神的"写真".它要创造"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境,表现画家对空间的吐纳,对自然山水的抚摩眷念,处处流连的情意.中国画审美的最高原则是"气韵生动".气韵就是自然生命之气的节奏与和谐,它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其核心是"气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山水画所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学精神,满足了人类安顿心灵的需要,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4.
京派,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个文学派别,因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独特地位与贡献,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京派的美学思想凸显出于狂澜中自守的独特品格.这一派别在关学思想上具有崇尚"和谐",讲求"恰当"与"节制"的独异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中华审美文化和谐的根本精神,贯穿于中华审美文化各因素、各层次、各维度的种种具体关系之中,形成中华审美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儒、释、道的美学观念和审美理想,是构成中华审美文化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内容;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是中华审美文化的一大特点;伦理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即美与善的结合,是中华审美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皎然继承了儒家中和之美的文艺美学思想,发展了儒家传统诗论中的"通变"概念,借用佛家的"中道"观提出"诗家中道"诗学观点,妥善处理审美过程中诸多相互对立的矛盾范畴,从新的角度拓展了诗歌审美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美学精神上简析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自然之美、创新之美。这是中国传统的特有的一种艺术观念,即中国书法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8.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和"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体现的。"和"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宝贵遗产,符合事物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关系,避免激化矛盾,使对立面之间在不违背根本原则的前提下,相互包容,协调共进。弘扬"和"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在倡导"和为贵"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和"的思想还将发挥其特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和谐,即追求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表现与再现、情与理、形与神、言与意的辩证统一。当代,在重新思考美学问题的大背景下,和谐论美学日趋彰显其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美在和谐”一说更具包容性和学术的张力。和谐论美学这一开放的体系很好地完成了对于美的本质的阐释。对当下现实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和谐论美学的实践性和历史性。特别是在当下政治背景中。和谐论美学是和谐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审美的总结,也直接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古罗马诗人兼文艺理论家贺拉斯的《诗艺》虽然创见不多,但也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谐、真实、合式是其中最主要的最有价值的美学思想。当然,和谐、真实、合式在贺拉斯的美学思想中是统一的,和谐是核心,真实和合式是达到和谐的途径。从整体上看,贺拉斯的美学思想仍然体现着西方古代的“和谐”这一传统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