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逻辑夏青政论性稿件播音中所体现出来的严谨庄重、稳健大度的风格,也同他播音中显示出来的逻辑力量密切相关。一提起夏青的政论文播音,人们马上就会说出他具有逻辑严谨的特点,有人也试图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总结他的特点。然而夏青说:“有人说我是播逻辑,我看不是。”这说明,研究夏青播音创作中严谨的逻辑,必须从“大逻辑”的观念出发,防止陷入狭窄的形式主义的泥坑。因为,这里夏青播音创作所体现出来的逻辑,并不是一个封闭静止的概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播音员夏青、葛兰不久前的新疆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月12日,我们昌吉电视台的领导慕名来到石河子,找到正在给“全疆播音员培训班”授课的夏青、葛兰夫妇,请他们为我台新摄制的专题片《昌吉述说》配音。在宾馆休息室,我们见到了葛兰和由于身体不适被人扶进的夏青,并递上了专题片的解说词。看完后,夏青、葛兰当即表示,一定挤时间为我们配音。为表示谢意,我们提出给他们夫妇一些报酬,他们谢绝了。  相似文献   

3.
夏青是我的老战友、老搭当,是我的老师,也是我亲爱的老伴!从1951年一起工作至今已有47个年头;从1953年一起生活至今也有45个春秋。今年6月中旬,夏青住院期间,当时神智还很清醒,我把报上登的有关“夏青播音成就研讨会”的消息慢慢地念给他听时,他激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著名播音艺术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夏青(本名耿绍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4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夏青同志曾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会长、名誉会长。历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八届委员。夏青同志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播音艺术家,是我国播音员、主持人的楷模。他在播音岗上勤恳钻研奉献40余年,呕心沥血全身心扑在党的新闻事业中,出色地完成各项播音任务,为播音艺术的发展,为播音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雷阳 《中国广播》2004,(9):19-22
2004年7月24日7时20分,我国杰出的播音艺术家、我们尊敬的夏青老师与世长辞了。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被夏青老师的声音打动,是43年前的事。当时我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兼做学院广播台的播音员。  相似文献   

7.
7月24日,著名播音艺术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夏青病逝。7月30日,新华社播发了讣告式消息《著名播音艺术家夏青逝世》。这则消息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对夏青的生平介绍不吝笔墨,不仅报道他生于何年、何地人、何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何年何月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连其任职等工作简历都报道了。特别是对他参加的几个历史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播音节目还作了具体介绍。先是说抗美援朝期间,他播出了大量战况报道,鼓舞了国内听众和在朝鲜前线英勇作战的志愿军将士。接下来介绍他四次里程碑式的重大播音内容: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回来后说采访了夏青、葛兰,本以为周口这小城的居民会茫然不知,谁料人听了便惊奇:“你们采访到了他们么?那可是播音界的权威,大名人呢。好久没听他们在电台播音了呀。”仔细回味,虽然在中央电台家属楼11楼那套房子里,同夏青、葛兰聊了将近两个小时,却似丝毫没感到所谓著名人物的高远或沉重,只觉得他俩是一对一般的老夫妻。然而也怪,脑子里的印象可深,过了几个月后写他俩时,那憨厚的夏青老人的嘿嘿的笑、红扑扑的脸和吃力的谈吐;那精明的葛兰老师的直率犀利和摇铃似的答话,还明明白白地浮现在眼前,清清脆脆地响在耳边。“国…  相似文献   

9.
夏青小传     
夏青(本名耿绍光),1927年生,黑龙江呼兰人。1950年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播音工作,现任播音指导、全国政协委员。 夏青同志以播新闻及政论文章著称,所播古典文学作品令人回味无穷。 1954年曾在中南海怀仁堂现场直播第一部宪法,一万余字,他一气呵成,无一错漏,反响强烈。毛主席逝世时,“告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书”,周总理追悼会悼词,均由他首播,给全国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播音风格,逻辑严谨,内容深刻,语言规范,声音宽厚庄重悦耳,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10,(7):47-47
今年是中国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70周年。为庆祝这一盛典,作为中央电台系列纪念活动之一,中央电台《中国广播报》将与有关单位合作,共同举办首届“夏青杯”朗诵大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夏青等老一辈播音员主持人的学习与工作经历,阐述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的重要性,剖析当下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缺失的表现和成因,并就如何加强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的训练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著名播音艺术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夏青(本名耿绍光)同 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4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相似文献   

13.
忆老伴夏青     
葛兰 《中国广播》2004,(9):17-18
“明年仍有夏此间已无青”,信报7月28日以两句醒目的藏尾诗为标题报道了夏青逝世的消息。这饱含深情的诗句,也正是我此刻的心情,看后心中酸楚,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11,(11):79-7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劲酒第二届“夏青杯”朗诵大赛复赛结果日前揭晓,经过大赛评委会复赛评委们的严格评审,共有98件作品晋级进入决赛。这是从全国55个分赛区选送的784件复赛作品中评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夜间直播谈话节目《神州夜航》的主持人向菲。提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故著名播音员夏青,许多人并不陌生。因为他的声音曾经感染了整整一代人,当时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祖国的声音、人民的声音。夏青的播音之所以让人感动,被称为一代播音大师,这与他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是分不开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自身形象和内在素质的和谐统一,也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新闻界的前辈范敬宜曾经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新闻记者的生命,它来自于记者的人格修养和对新闻事…  相似文献   

16.
规整性播音在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它也许正在辉煌的顶点徘徊,甚至于开始有些向下滑,但是作为艺术它仍然是一座丰碑,值得后人研究。在这座丰碑上刻着许多著名播音员的名字,人们还没来得及系统地深入地研究这些曾经震撼过亿万人民的艺术家们,把他们的艺术作为一笔精神财富以理论的形式继承下来。姚喜双的《夏青和他的政论文播音》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读来使人深深感到夏青播音艺术的高超和严谨。对有成就人物的研究应当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这类来稿。  相似文献   

17.
回来后说采访了夏青、葛兰,本以为小城的居民会茫然不知,谁料有人听了便惊奇:“你们采访到了他们么?那可是播音界的权威,大名人呢。”便问二老眼下的状况如何,好久没听他们在电台播音了呀。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五月间,收到关于“夏青播音成就研讨会”的征稿函,和十一月召开研讨会的邀请信。我认为,召开这个研讨会是必要的,有深远意义的。播音是一门高水平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并非像有的人所误认为的“不过是念报纸”那么简单。在播音艺术方面是否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和成就,必须为全国广播界和全国听众所公认,并不是哪一两个人“自封”就能算数的。我认为,征稿函中叙述的各项内容和评价,老耿(夏青原名耿绍光)都是当之无愧的。在中央台,我长期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对播音艺术缺乏专门的研究,这方面的论文,留待专家们去撰写。不过…  相似文献   

19.
当一名记者,是我从童年就萦绕在心中的一个梦想.记得从记事起,每天早晨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的,是早上6:3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音员葛兰和夏青激昂宏亮的声音.听这个节目,是关心时政的父亲每天起床后的头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0.
首届“夏青杯”朗诵大赛举办成功了,在广播界、新闻界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本文作者认为:活动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模大,群众参与度高;二是评委阵容强,热情高,把关严;三是选手与组委会、评委会互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