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锦燕 《中国广播》2007,(12):35-36
1990年1月1日四川经济广播成立。很快它便赢得了极高的收听率和极好的广告收益。“直播形式、大板块内容、热线参与”使当时的四川广播有了新的看点,并给正处于低谷的广播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会,随后各个专业频率应运而生。但直到今天,当年风靡一时的经济广播仍然像是一个综合广播。  相似文献   

2.
经济报道历来是各级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内容,但经济报道难搞、实际传播效果不佳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绍兴台的生动实践,以广播新闻节目《绍广早新闻》的几个经济报道专栏为例,对当前如何重新建构广播经济报道的传播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从广电发展来看,广播比起电视,可能当前处于一种弱势,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发挥广播的优势,怎样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和寻找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怎样使经济广播的内容、形式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更能满足群众的愿望,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我觉得经济广播从内容来看,应该在三个层次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4.
王卫刚 《视听界》2004,(4):48-49
经济广播一直是中国传媒界的改革先锋。从1992年珠江经济台发轫到今天全国各地经济电台的异彩纷呈,经济广播在中国传媒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勇立潮头,引领中国传媒从单一的传播领域向全新的服务和经营领域扩展。近年来,随着电视和网络对受众市场的强烈冲击,在第一轮改革中成功突围的广播传媒正面临新的考验。面对严峻的形势, 中国经济广播在媒体精品化制作、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传媒市场占据的份额与日俱增。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经济广播研究会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办、江苏经济台承办的全国经济广播2003年度评稿会暨中国经济广播发展论坛首届峰会重点讨论了“经济广播如何应对WTO背景下的媒体挑战”、“经济台(公司)企业化运作”、“全国经济广播协作的建设与规划”等议题。各地代表对经济台的节目制作、信息共享、市场推广、企业化运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初步整理形成了一批学术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09,(2):I0002-I0003
重庆经济广播于1988年12月25日正式开播,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实力与影响力的经济电台之一。在“2008年全国广播频率综合实力大型调研”中,重庆经济广播入围省级广播综合实力第一阵营。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日益成为社会主导力量的时代背景下,2002年1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第二套节目为基础组建经济广播频率,对外呼号“经济之声”,从此,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经济频率诞生了。  相似文献   

7.
我之所以将演讲的题目定为从专业化到类型化,并且试图对经济广播和证券广播这20年的历史进行简单的回顾,目的就是让过去告诉未来——探讨一下未来的经济广播和证券广播出路在何方?它的明天会灿烂吗?一、回顾经济广播的发展轨迹1.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广播的崛起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珠江经济广播为首的经济频率的崛起,引起了轰动。1993年,当我们要筹办福建经济  相似文献   

8.
张宏 《中国广播》2005,(12):61-63
经济广播的出现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改革的标志。以珠江经济广播为代表的调频广播的良好音质和直播方式的广泛采用,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感觉.成为当时各城市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广播。然而从本世纪开始,相对于交通、音乐广播的日趋红火,作为各地“老字号”的经济广播却走入低符,广告滑坡,  相似文献   

9.
魏金华 《中国广播》2006,(12):44-46
1986年10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成为中国广播发展史上广播专业化的里程碑。斗转星移,专业广播经过二十年的锤炼,已成为国内各级电台普遍的、日益成熟和丰富的运营模式。在这样一个时期,作为中国专业广播鼻祖的经济广播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听众多样化的需求、应对其他专业广播的挑战和竞争,甚至是何去何从成了经济广播人苦苦思考的问题。陕西财富广播作为西北地区成立的第一家专业经济广播,承载了拓荒者同样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面对近年来交通、音乐等新的强势专业广播崛起,承受  相似文献   

10.
张昆 《中国广播》2006,(2):12-12
1986年12月15日,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功发出了中国经济广播的第一声,之后全国各地的经济电台相继成立并迅速发展,在全国刮起了一股"经广"旋风,为推动广播改革发展作出了贡献。作为中国广播的一道独特风景,经济广播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由于受到广播专业化系列电台迅速扩大的内部竞争冲击,以及电视、报刊、网络的针对性专业化竞争,其发展出现了困难和徘徊,有些地方出现了分化,甚至关、停、并、转。近年来虽然也不乏在竞争中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骄子,但其发展中的困难显而易见。在2005年10月召开的"2005全国经济广播委员会年会暨创新论坛"及11月召开的"经济广播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经济广播不该就此衰退,而是应该科学认识市场,重新找准定位,再振发展雄风。本期特别策划推出的一组文章是去年11月在武汉召开的"经济广播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及一些经济电台总监、副总监的发言摘要。由于篇幅所限,一些专家学者的发言未能刊发,请见谅。  相似文献   

11.
彭龙 《新闻战线》2023,(10):71-73
作为人们获取新闻的基本手段之一,传统广播电视台要加快融合转型,更好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本文以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为例,从体制机制改革和提升短视频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等方面,梳理其融媒转型实践,以期为地方电台新闻类频率的融媒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静 《中国广播》2012,(1):14-18
本文以深圳广播电台的实践为例,在文化吸引力、文化运营力、文化传播力三个层面上阐述了如何以文化提振广播,如何将这三个“力”整合成为广播的文化竞争力。同时,该文从文化竞争力角度为广播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如何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孙彪 《中国广播》2011,(2):17-20
作为全国开播最早的专业频率,经济广播的节目创新、尤其是财经证券节目的创新,一直是经济广播人多年来苦苦思索和不懈探索的课题。在广播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这一课题和难题如何破解,不仅考量着我们经济广播人的智慧,也关系着经济广播能否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杭州交通经济广播崛起。根据国际权威机构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调查,2007年上半年,杭州交通经济广播的移动收听率在杭州13家电台中排名第一,移动人群收听份额达到52%,超过排名第二的电台300%。杭州交通经济广播因此荣膺杭州地区车上人群最高收听率、最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广播专业化改革的引领者,各地经济广播曾经以在线直播、即时互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风光无限。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主题逐渐成为所有媒体共性的内容,"处处皆经济,经济又何在?"经济广播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专业化定位变得模糊起来。中国股市的兴起,一度使经济广播的专业化重新找到了支撑点,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和上海第一财经为代表的专业化财经广播纷纷涌现,以股市为主体的交易信息成为经济广播重新确立差异化定位的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广播专业化改革的引领者,各地经济广播曾经以在线直播、即时互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风光无限。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主题逐渐成为所有媒体共性的内容,"处处皆经济,经济又何在?"经济广播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专业化定位变得模糊起来。中国股市的兴起,一度使经济广播的专业化重新找到了支撑点,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和上海第一财经为代表的专业化财经广播纷纷涌现,  相似文献   

17.
经济广播的出现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广播改革的标志。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为代表的经济电台以其调频广播良好的收听效果和直播方式这一新手段的采用, 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感觉,成为当时各城市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广播。然而从本世纪开始,相对于电台的交通、音乐广播的日趋红火,作为各地“老字号”的经济广播却走入节目路子窄、收听率不高、广告滑坡、影响力下降的困境, 与诞生之初的火爆之势形成强烈反差,经济广播进入了转型关键期。经济广播尤其是城市台的经济广播的出路在哪里呢?本人十几年来一直在经济台工作,亲身历验了电台经济广播的发展变化,在此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8.
李蓉 《中国广播》2009,(12):49-49,6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出现,广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城市广播尤其是经济广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拟着重分析新媒体对广播的冲击,以及广播评论给广播带来的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经济广播向何处去?本文以经济广播的纵向历史发展为“经”,以蓬勃兴起的全媒体现状为“纬”,跳出“经济”看“经济”,分析经济广播的时代坐标,提出发展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2012年9月1日到7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广播)工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在重庆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广播)工作委员会主办,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经济广播承办。来自全国各地47家会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本届年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王志勇为年会致开幕辞。他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中国经济更面临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艰巨课题,经济广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经济领域宣传报道,引领经济领域舆论导向,搭建经济领域政府与百姓的良性互动平台,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尽到媒体的社会责任,需要全国经济广播人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