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政府根据修改后的《教育基本法》于2008年7月出台了题为《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该计划首先分析了日本教育的现状,认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日本教育面临的问题包括,“少子高龄化”带来的社会危机、家庭和区域社会教育能力不足、个人生活目标和奋斗精神缺失、青少年学力和体力下降、问题行为增多、社会成员缺乏责任感和正义感等。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13,(20):4-4
据日本《读卖新闻》消息,日本政府6月14日通过了2013--2017年度的教育目标“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第二期计划一共包含“培养社会生存能力”“培育活跃于未来的人才”等4项基本方针,以及30个项目。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能够在社会上自立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承担起未来的人;提高教师资质能力和学校运营能力;增加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潜能的学校;完备高质量的高中教育所需的各种条件。”这是日本首都东京提出的高中教育改革5大支柱。据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网站消息,东京计划从2012年开始推行高中教育改革。近年来,随着日本《教育基本法》、《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和社会状况的变化,在高中阶段培养“自立的社会人”的要求不断被强化,日本政府认为各地应该实行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日本政府通过了含有表述“爱国之心”内容的《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并提交国会审议。这意味着被称之为日本“教育宪法”的《教育基本法》自1947年制定以来将面临全面修改。  相似文献   

5.
日本内阁会议于2008年7月1日通过了《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这是日本制定并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该计划展望了今后十年日本教育发展的目标远景——培养所有孩子具备自立并生存于社会之基础的义务教育以及培养能够支撑和带动社会发展并能够引领国际社会之人才的高等教育,阐述了今后五年教育振兴措施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向。其基本方向有四点;一是以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教育发展:二是尊重个性、发展能力、培养作为个人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生存基础;三是培养兼具教养和专业能力的知识型人才、以支撑社会的发展;四是确保孩子们安全和安心、营造高质量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教育首次纳入日本(教育基本法)》一文中,笔者交代了日本将幼儿教育加入了有“教育宪法”之称的新《教育基本法》中,一是显示了日本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二是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依据新《教育基本法》的精神,完成较大修正的新《学校教育法》则为这个可能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3月20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远山敦子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与新时代相符的教育基本法和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方式》的报告。该报告是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根据日本文部科学大臣于2001年11月26日的咨询,在经过近1年半时间的审议和广泛征求各界人士意见后提出的。报告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日本教育目前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第二章围绕着修改教育基本法的问题阐述了修改的必要性和建议修改的主要内容;第三章的着眼点放在了制定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建议方面。  相似文献   

8.
4月28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教育基本法》修正案。作为二战后日本教育理念的支柱,《教育基本法》被认为是日本的“教育界宪法”。本次修正案是该法1947年制定以来的一次全面修改,在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后,该法于5月16日步入国会审议阶段,若表决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将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除了课堂上的教授之外,他们特别注重让孩子们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积极倡导“体验式的学习、解决问题式的学习”。例如《生活》、《社会》、《理科》等课程就常常要求孩子们走出教室,把社会生活作为大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日本《教育基本法》面临全面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丹 《上海教育》2006,(7B):28-30
4月28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教育基本法》修正案。作为二战后日本教育理念的支柱,《教育基本法》被认为是日本的“教育界宪法”。本次修正案是该法1947年制定以来的一次全面修改,在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后,该法于5月16日步入国会审议阶段,若表决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将正式生效。[编按]  相似文献   

11.
2019年9月,《湖南教育》杂志联合《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以专刊、头版头条等方式,同步刊发长篇深度报道《乡村教育振兴的县域探索——来自国家级贫闲县泸溪的教育报告》,隆重推出泸溪县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对泸溪经验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泸溪经验很好”。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文部科学省向日本国会提交的旨在振兴日本教育的《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是为了落实《教育改革十七项提案》而制订的具体实施方案。文部科学大臣在谈及制定该项计划的初衷时指出: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贯彻《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的实施,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教育改革大家,杜威非常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其教育名《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专门有一章《教育与职业》来探讨这一问题。杜威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广阔社会背景出发来看职业教育问题,反对隘的职业观及职业教育计划。他强调指出:“在一个真正民主的教育系统中,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中,职业教育应该成为整个教育计划的一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落实《教师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于1998年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1999年经国务院批转《.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提出了重点  相似文献   

16.
杨晨和李娟在《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1期撰文指出.我国社区教育形成之初并没有“全能化”的构想和设计.可以说.“全能化”的产生是被动和仓促的。我国社区教育走向“全能化”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其动力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标志是国务院于1999年1月批转的《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科技人材培养的总政策是适应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从数量发展到质量提高,相应改革教育制度与内容,培养具有创造力与适应力的人材,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以确保科技人材的培养。 第一,把科技人员培养计划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环,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之中。 由于日本经济体制是一种带有一定程度计划性的市场经济,因而从1955年12月鸠山内阁制定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6—1960年度)起,科学技术的振兴问题,就在计划内进行。于1957年12月由岸内阁重新制定了《新长期经济计划》(1958—1962年度)。此计划特点之一,在于它是战后以来首次将教育政策和计划编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如计划的“振兴科学技术”部分提出,“为促使引进先进技术和发展本国技术,在整顿研究开发体制的同时,要以加强高中、初中.小学的科学技术教育及充实研究为基本”。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于2013年6月14日发布了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就今后5年日本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成果目标以及基本措施进行了规划部署。针对日本社会及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该计划强调构建"自立、协同、创新"的终身学习型知识社会,提出教育发展的4个基本方向,即培养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构建学习的安全支撑网,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并建立富有活力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有关精神,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4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的实施,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一、学校管理权和学生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我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即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它的具体含义就是国家要求任何教育机构都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为主要目的,教育要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要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保证教育制度的正常运转。《教师法》又规定,教师负有“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为保护教师履行其义务,法律同时赋予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