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昂夫,元代散曲作家,正史无传,孙楷第《元曲家专略.续编》考之生平:“薛昂夫本西域人……其汉姓马,故又称马昂夫……其号曰九皋,故又称马九皋。”从历史分期看,薛昂夫属于元后期散曲家;从元散曲发展阶段划分,薛昂夫属于元散曲鼎盛期作家。因为明人治元曲,胸中横亘着一个夷、夏之别的正统观念,所以薛昂夫很少为人提及。《录鬼簿》中不见薛昂夫的名字。明初大曲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将他一人的三个名字误为不同的三个作家,一曰“马九皋之词如松阴鸣鹤”,二曰“薛昂夫之词如雪窗翠竹”,三曰“马昂夫之词如秋兰独茂”,薛昂夫其人其曲就更…  相似文献   

2.
语言中的“反训”四川/钟亚林有人用《汉书·朱买臣传》(节选)作文言文模拟试题时,将其中的“买臣乞其夫钱,令葬”翻译为:“朱买臣向他的前妻的丈夫讨钱,命令(他)埋葬(妻子)。”根据选文的情节,此时朱买臣已作会稽太守,收留他的前妻及其丈夫于太守官邸,并供...  相似文献   

3.
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元代是我国文学史上散曲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作家,维吾尔族散曲家薛昂夫就是成就突出的一位。 历代的散曲评论家大都认为散曲的风格可分为豪放、清丽、端谨三派,实际上即豪放、清丽两大派(见任中敏《散曲概论·派别》)。近人任中敏先生在《散曲概论》中,首推马致远为豪放派之代表作家,并认为“马氏以外,白朴、贯云石、马九臯(薛昂夫)等皆豪放之尤者。”然而对于薛昂夫这样一位散曲大家,文学史上却无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憾事。 薛昂夫,名超吾,字昂夫,号九臯,回鹘(即维吾尔)人。汉姓马,因而又称马昂夫。  相似文献   

4.
姚家祥先生在《语文高考复习点睛》(见本刊2002年第3期)“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段中,强调“字字句句有着落,不可有遗漏”的原则,这自然是不错的。但他所拟的第二道阅读翻译题目的“参考答案”似有一些疏误,现商榷如下。 1.太宗指示(王圭)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 “参考答案”是这样的:“太宗把美人指给王(王圭)看,并说:‘庐江王不守为王之道,我如同杀贼似的杀了他,并取用了他的妻室。’” 按,上述答案有误,其误有三:(1)“把美人指给王(王圭)看”,现代汉语无“把……人指给……看”的表达方式。应译作:太宗指了指美人对王(王圭)说;(2)姚先生把“贼杀其夫而纳其室”的主语搞错了。其主语不应是“我”(太宗),而应是承上省的主语“庐江王”,下文“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都是对庐江王的指斥。(3)把“贼杀其夫”译作“如同杀贼似的杀了他”,大误。古汉语中的“贼”和现代汉语中的“贼”有很大的不同。“贼”有五个义项:①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论校长工作●西南师范大学张正江一、从中学校务会议看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下称苏氏)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职务长达二十六年之久。以他的资历,他的威望,他的名气,他完全可以实行“人治”,个人决定一切,个人说了算。但他不是这样。他创导了一种会...  相似文献   

6.
张栻教育哲学的心性论沈清华张(1133─1180),字敬夫(钦夫),号南轩,今四川绵竹人,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他是南宋著名教育家,曾创办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一生著述丰富,贡献杰出。在宋明理学中,心性是理学的核...  相似文献   

7.
乾隆趣释“夫”字乾隆皇帝博学多才,思维敏捷,一次他到江南巡视,看见一农夫扛着锄头,就故意跟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地问:“这是什么人?”张回答道:“他是个农夫。”“农夫的夫字怎样写?”张玉书顺口回答:“就是两横一撇一捺,轿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和...  相似文献   

8.
乔治·伽莫夫(1904--1968)是美籍俄罗斯人.他研究过核物理,也研究过宇宙“大爆炸”理论,甚至还研究过数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他被公认为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伽莫夫非常重视科学普及.  相似文献   

9.
墨子与《墨经》──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之四陈通鑫在战国时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墨翟(翟音di,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他是鲁国人,后人尊称他为墨子。墨子有许多学生,形成了一派。墨子和他领导的学派被人称作“墨家”。“墨家”的思想和政...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中,学习和掌握一词多义是一个较大的难点,但我们如果掌握了多义词的使用规律,能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认识,就能较容易且较全面地掌握它们。例如对文言文中的“夫”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归纳分析来理解掌握。一、用在句子开头,是发语词,表示议论的开始,没有实在意义,不译。例如: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夫天者,人之始也。(《屈原列传》)4.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察今》)二、用在一句话的结尾,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例如:1…  相似文献   

11.
雷简夫慧眼识贤荐“三苏”李克明,黄万和,邹念宗苏洵、苏轼、苏辙父子,都是北宋的大文豪,但起根发苗,却与雷简夫推荐呐喊有关。雷简夫(1001-?),字太简,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县)人。《宋史》卷二百七十八有雷家四代之传:“雷德骧,子有终,孙孝先,曾孙简...  相似文献   

12.
(名作欣赏)1994年第6期刊登(祸莫大于不自知)一文,对(史记)中著名人物项羽、韩信、窦婴等的悲剧表示了由衷的同情,深得司马迁写作的用心。至于说这几个人物的通祸,是由于他们“不自知”,这就同司马迁的看法不一致了。司马迁说:“魏其(候)(窦婴)诚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他指出窦婴的得祸,是由于“不知时变”,确实如此,这个“时变”的内容是怎样呢?第一,靠山变了。窦婴是汉武帝祖母窦太后堂兄的儿子,是汉武帝的表叔。窦太后死去,他便失去了靠山。田蚣是汉武帝母亲王太后的同母弟,是武帝的…  相似文献   

13.
儒雅多才的魏国司徒王朗杨玉金王朗(约公元152年-228年),字景兴,东海郯人。年青时拜太尉杨赐为师学习经书,后以“通经,拜郎中,除丘长”。杨赐于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死后,王朗弃官为老师眼孝。后来官府察举他为孝廉,征召他到府任职,他都没有答...  相似文献   

14.
<正>文天祥(1236—1282),字履善,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少年时期,便胸怀大志,对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特别是本朝的抗金英雄,都极为崇敬。一天在庐陵学宫瞻仰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等乡贤遗像时,“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宋史》本传)所谓“儿时喜读忠臣传”(《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  相似文献   

15.
王梵志诗语法成分初探曹小云王梵志,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约生活在隋文帝至唐高宗初年期间①,是唐初著名的白话诗人。他的诗,“直言时事,不浪虚谈”,“不守经典,皆陈俗语,”②“爱使用接近口语的平易语句。”③所以,从他的诗中往往可以透规到更多的当时“活...  相似文献   

16.
姜太公(约公元前1200-公元前1100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史记》说他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说他是“东夷之士”。可见他是古代的山东人,家住海边。《博物记》说:“(西海)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尚存。”《齐乘》说:“太公,海曲县东吕乡人。”日照,即西汉的海曲县,东汉的西海县,古称东吕乡,可见姜太公原籍日照。今东港区秦楼街道冯家沟村,旧有太公祠、姜公台。棘津,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  相似文献   

17.
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北宋著名画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擅长山水画,初与关仝、李成同为北方山水画派三大主流人物,并列“北宋三大家”,后又与董源、李成并称“宋三家”。“善与山传神”的范宽,长年隐居终南山及太华山,着重写生与用心领会,题材多取自家乡陕西关中一带雄阔壮美的山岳,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  相似文献   

18.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年小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的确,人都必须学而知之,读书是求知的必由之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9.
近日听了来试教的应届毕业生的两节语文课,颇有所感。第一节讲的是《师说》。新课开始,介绍作家作品,试教者就把“韩愈”的“愈”(yù)误读成yú,或许受方言影响,情有可原。接着在讲课文时,读错字音现象屡屡出现,如把“夫生乎吾前”中的“夫”(fú)读作“fū”,把“彼童子之师”中的“彼”(bǐ)读作“pǐ”。其实,现在的一般高中生也该知道,作为文言句首发语词的“夫”的读音应是“fú”而不读“fū”;“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彼”的读音实在也不该错。再接下来,解释字句时又是错误不断,具…  相似文献   

20.
高圣峰 《现代语文》2007,(5):117-117
走进中国学作品长廊,历代骚人墨客的惜时叹逝之诗实在叫人眼花缭乱!“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楚大夫艋原“惟草爪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一世之雄”曹孟德横槊而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诗仙太白也说“弃我去昨日之日不可斟”(《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云》);少陵野老则挠首低吟:“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赠卫八处士》)而岳飞凭栏高歌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更把壮怀激烈的渎书人之惜时推向了极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