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比如有的鱼类能往外放电。在能发电的鱼类中,电鳗可称为“冠军”。它能放出500伏特甚至超过800伏特的高压电流。这么强的电流,足以击毙水中的各种动物,即使是强大凶猛的鳄鱼,也常常因捕食电鳗而被击中。所以说捕捉发电鱼可不是  相似文献   

2.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比如有的鱼类能往外放电。在能发电的鱼类中,电鳗可称为“冠军”。它能放出500伏特甚至超过800伏特的高压电流。这么强的电流,足以击毙水中的各种动物,即使是强大凶猛的鳄鱼,也常常因捕食电鳗而被击中。所以说捕捉发电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知道一些鱼类可以放电。法国博物学家爱迪逊,曾被一条电鲶鱼击昏过;苏醒后,他说被电鱼电击的“滋味”与被电瓶电击完全一样。南美洲的一条大河里。生长着许多电鳗,这种鱼鲜美可口,一条鱼就可达二十多公斤重。但是,这种鱼在防御敌人时,可以放电,电压可达800伏。强烈的电流可以迅速击毙青蛙、鱼虾等,甚至可以击倒没有经验的捕鱼人;但是。电鳗不能击倒水牛。人们根据  相似文献   

4.
有的鱼为了生存,用放电的方法摄食或御敌。迄今世界上发现三种能发电的鱼:一种是电鲶,产于非洲河里,能发出高达350伏的电压;另一种是电鳗,产于美洲海洋中,其放电瞬间电压可高达886伏;再有一种是电鳐,产于大西洋.其发电电压只有50~80伏.但电流可至50安培,如取电压60伏计之,其发电功率可达3千瓦,有如一部小型发电机。电鱼发电奥妙何在?原来电鱼都具有一套类似于我们常见的蓄电池结构的发电器官,它是由肌肉细胞演变而成的。这些犹如蜂窝状的发电器官是由许多块“电板”所组成。一般电鱼体中的“电板”为扁平状,厚度只有7~10…  相似文献   

5.
龙趸,学名叫巨石斑鱼,属硬骨鱼类,妒形目,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它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嘴尖齿利,鱼体表散布着很多青黑色斑点,头部斑点较密,体侧斑点较大而疏。为暖水性的大型经济食用鱼类,最大体长可达2米,体重一般在30-40千克,大的可达100千克以上。龙更为底层肉食性鱼类,以底栖甲壳类及其他鱼类为食,嘴尖而长兼齿利,便于捕食。有趣的是它的第一背鳍变为尖利的刺,鳃盖骨外缘有锯齿,使它便于攻击和防御。它虽游泳速度并不快,但因其身体有较特殊构造,故往往习惯实施突袭来捕食,令猎物辞不及防。这种鱼大多喜欢生活于热…  相似文献   

6.
水中练习无伤害水中健身操是在水中进行的一种很安全、很容易的有氧活动,水的浮力作用可大大减轻地面对身体各关节的冲力,只要在上课之前按照教练的要求做好准备活动就不会有什么伤害,练习者最好有一些水性,但即使不会游泳也没有关系,因为一般的练习水中健身操的水池都在1.2米至1.4米,双脚完全可以触及池底,所以不习水性的初学者完全不必害怕。  相似文献   

7.
世界约有2万多种鱼类,其中,居然也不乏赫赫有名的“钓鱼家”。 管口鱼,能将头朝下,垂直地悬挂在珊瑚枝上,身体既不下沉,也不上浮,常随着水流而袅袅摆动。它那长60厘米,宽5厘米,厚度不足4厘米的带状身体,有如钓鱼之线。而它长在头部最前端的口,几乎同身体一样宽,张开时,更如鱼钩。不知有多少粗心的小鱼,因受其迷惑而被“钓”食。也有聪明的小鱼,常在海胆的长刺周围活动,使敌害不好下口。  相似文献   

8.
在水中获得理想的速度,除了须掌握正确合理的技术动作外,就不同个体自身的身体条件而言,应首推体表的光洁度的好坏和体表有关部位对水的“滞”水性能的强弱,而绝不是目前的游泳界几乎共认的“水感”。水感不过是一切生命体置身水中时的自身的内在感受,对人类而言感受的敏锐与否,在掌握水中技能时起着不小的促进作用,但它决不是获取速度的直接原因。不难发现,水族系生物,特别是鱼类在水中游进的高速度(以驱体大小,长度的比例而言),人类是根本无法相比拟的。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获得惊人的速度,除了它本身生活在水中的特定前提及体型和其他属性,还在于它的体表能分泌的特殊物质令其体表光滑如梭,减小了游进时的  相似文献   

9.
如果想知道鲦被放生能否活下来,我们要先知道鱼为什么在水中能活,为什么离开水就会死。鱼是水生动物,鱼类对水环境如水的密度和压力、盐度、温度、无机盐、酸碱度、含氧量、光线、电流、电磁振动有了完全的适应性,鱼儿一旦被鱼钩拖出水面,离开了水环境到了空气里,由于它的适应水环境的局限性而使全身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立刻终止,而陷入了危险的绝境,走向死亡。鱼像  相似文献   

10.
鱼类是终生营水生生活的低等脊椎动物,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沉浮邀游。其出色的游泳本领,来自于身体诸多方面的特殊结构和功能。1.特殊的体形和体表粘液:鱼的体形可谓多种多样,但多为纺锤形、流线形和扁形。这些体形很符合流体力学原理,在水中运动阻力小,运动快。这也是鱼类长期生活在水中,为了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逐渐进化的结果。在鱼的体表还附着有大量粘液,这是由皮肤分泌而来的,其作用之一就是填充体表间隙,润滑身体,减小与水的摩擦力,让鱼类的游泳更加迅速快捷。2.特有的感觉器官——侧线:我们看见的侧线实际上…  相似文献   

11.
今年58岁的哈罗德是位退休电工。26年前他被雷电击中,闪电的20万伏电流迅速通过他的身体,热量把他口袋里的硬币融化成一堆烂铁废铜。而同时他被卷入空中,被抛到50尺之外的地方。雷电改变了他,从此后他不再感到寒冷。对他来说,坐在冷气开到最高档的汽车里就像是在热带海滩散步。当室外气温骤降到零下14度时,他只穿着短裤和凉鞋来到室外,把身体泡在冷水缸里,感到异常舒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家医院的神经病理学家说,人的脑子像房子一样分成好几个部分,其中有一部分是控制我们身体冷热感觉的。闪电的电流损坏了哈罗  相似文献   

12.
李刚 《钓鱼》2003,(10)
会“打电话”求爱的鱼在南美洲亚马逊河中,生活着一种奇妙的鱼——电鳗。它的身体只有10厘米~20厘米长,呈半透明,形状如小刀。它尾部有发电器官,经常会发出几伏特的电压,向自己周围放射微弱的电流脉冲(每秒250周~700周)产生电场。这种鱼的视力不好,当它游泳时,如果遇到前面有障碍物或有饵食接近时,电场便会产生变化,能借此“计算出”物体的位置。雄性电鳗用电场来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牵制其他雄鱼的活动,并以此对雌鱼求爱。察知雄鱼电场的雌鱼,“听觉”灵敏,也会立即发出电场来回应,下一步就是彼此约定相会了。会走路的鱼俗话说,“鱼儿离…  相似文献   

13.
文昌鱼为生活在现代海洋中的一种鱼形脊索动物。我国厦门、青岛、烟台沿海均有分布。有人认为它是鱼类的祖先,笔者以为这一看法值得商榷。所谓鱼类的祖先,是指鱼类由其直接演化而来。它先于鱼类出现在地球上.在身体形态、内部结构。器官发育及其功能等诸多方面又最接近原始鱼类。鱼类起源于4亿年前,而文昌鱼生活在现代,它怎么可能成为鱼类的祖先呢?如果文昌鱼是鱼类的祖先,说明它已经进化成了鱼类,那么,哪里还会有现代的文昌鱼呢?既有现代的文昌鱼,说明它并未进化成鱼类。就这一点而言,文昌鱼是鱼类祖先说也是讲不通的。由于没…  相似文献   

14.
曾智宏 《垂钓》2001,(2):58-58
鳡鱼,青黄色,细鳞,性凶猛,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它体长身圆尾宽,151大眼小,以各种鱼类为捕食对象,行动极为敏捷,是水中霸主。据观察,鳡鱼长至2厘米就能吞食其他鱼苗,成年鳡鱼竟能吞食相当其自身重量的1/4的其他鱼类。它在追击猎物时,常使猎物为逃命而飞离水面,甚至撞击到岩石、闸口或桥墩而丧命。  相似文献   

15.
鱼类的体型     
鱼类的标准体型是纺锤形,如海洋中的金枪鱼、黄花鱼、鲱鱼、鲈鱼,以及淡水中的鲤鱼、青鱼等都属于纺锤形。具有纺锤形的鱼类,它们游动起来阻力小,速度快,适合于在水中迅速地追捕食物和灵活地逃避敌害。鲭鱼是典型的纺锤形,它全身密布着较小的鳞片同时在其表面还有一层黏滑的液体,这使得它在游动时身体和水的摩擦减到最小的限度。  相似文献   

16.
草鱼钓饵     
草鱼是草食性鱼类,喜食各种水草和陆草。它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一天到晚摄食不厌。草鱼也食落入水中的嫩菜叶、瓜瓤、桑葚儿、倒伏在水中的苇叶和掉在水中的各种昆虫,被水淹没的牧草和庄稼更是它爱吃的饵料。除了这些天然饵料外,面团、面包、豆饼、蚯蚓、红虫等也是草鱼喜食之物。从这点上来说,草鱼具有杂食性鱼类的特点,饲养的环境能使它的食性发生某些变化。  相似文献   

17.
去年6月22日河南开普钓协会员贺献家在坞罗水库的到一尾1.1千克的鲂鱼,剖腹后发现有两个鱼鳔,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王清超河南鱼的肚子里有一个半透明的薄气囊,这就是鱼的鳔,鳔是鱼类呼吸系统的器官之一,一般位于腹腔背方。鳔的构造虽然很简单,但却是鱼的重要器官。对于生活在水中的大多数鱼类,它是一个沉浮器官,能帮助调节鱼体在水中的升降活动;在肺鱼类它是呼吸器官;在一些鱼类如大黄鱼等尚有发声的功能,以及某些鱼类的鳔具有的听觉作用。绝大多数硬骨鱼类都有鳔,其大小和形态在种间有很大变化。大麻哈鱼的鳔为圆筒形,狗鱼的…  相似文献   

18.
在盛夏的黎明;在闷热的阴天;在水生植物密铺的水面;在油类所污染的水体,我们常常会看见鱼类将头抬起在水面,不停地将水和空气混合吞进。这种现象,人们称为是“鱼浮头”。 “鱼浮头”是由于水中溶氧明显缺少,鱼类感到体内严重缺氧,而被迫采取的一种保护性呼吸状态。这种持久保持的头向上、稳定身体的被迫性体位,十分耗费体力。同时,还停止了摄食。为努力保持这种体位和加速呼吸运动时,也就加速了体内氧气的消耗。它们  相似文献   

19.
踢球入门     
从这期开始本刊将向初学者介绍《头顶球技术》。首先我介绍头顶球在比赛中的作用、技术种类、动作结构、移动选位、身体的摆动。头触球、触球后的跟随移动。 1、头顶球在比赛中的作用 头顶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前额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它是足球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比赛中当遇到胸以上部位不能触及或规则不允许触及的一些球时,就需要用头部来处理。头部是人体最高的一个部位,额骨的前面较为平坦,只要掌握了顶球技术,顶出的球就会准确、有力。尤其现代足球比赛中对时间与空间的争夺又异常激烈,而头顶球技术的使用不仅能使运动员占据空间,而且能争取时间,所以头顶球是处理高空球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鳜鱼,也称桂鱼、鳖花鱼、胖鳜等。尖眼上侧位,身体侧扁,背部隆起,鱼鱗细小,上下颌前部有犬齿状小齿,下颌稍突出。鱼体呈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这种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以捕食小鱼小虾为生。喜欢在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生活,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深处为多。也常栖息于河道交叉处或水深2~4米的水域,底质为硬泥、沙泥的水域或桥基、码头、乱石滩附近。在静水中往往贴底,流水中浮起。它有逆水溯流游动的习性,冬季栖息在水底较深的洞穴中,较少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