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是诗歌与辞赋的国度,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唐宋时期辉煌的诗词再到元曲等,无一不是这个国度可爱的精灵.古典诗词承载着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当前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在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上少有新的突破,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作秀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来的中学(师范)语文教材中。都编入了大量的古典诗词。这些古诗词深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等多种功能。而2000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古典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2002年高考对古典诗词的考查改客观题为主观题。也给占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鉴赏一直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开展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能满足高考的要求,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当前,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教学模式固化、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受高考客观因素影响的问题。教师只有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将教学重点从技巧传授转向美学培养,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累感悟,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最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范丽云 《考试周刊》2010,(16):58-59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而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如教材诗词涵盖量的限制,教师传统教学手段的制约,学生对诗词学习兴趣淡化等都影响了古典诗词教学的开展。本文探讨通过朗读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体会诗人创作情感,再创意境来学习诗歌。文章从口诵诗节、心领诗意、神会诗境三个方面谈赏析诗歌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以传授典故趣闻为辅,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根据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静 《学周刊C版》2010,(10):205-205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从《礼记》中记载的一首祭祀歌谣到《诗经》《楚辞》,从“建安风骨”到“太康诗风”,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钟嵘说“动天地,泣鬼神,莫近乎诗”。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词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古典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一种艺术体验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中分别指出:学生必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和“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等。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古典诗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古典诗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一、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每一首古典诗词,我都要根据古典诗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蕴想方设法创设一种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或者播放一首雅乐,或者播放一段名家配乐朗诵视频,或者讲述一个与古典诗词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等,引导学生快速地走进古典诗词文本,唤起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构建鲜活、精彩的古典诗教学课堂。比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时,上课伊始,我便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精美的《旅游中国·魅力庐山》风光片供学生欣赏。学生听到画面中儿童深情诵读《题西林壁》的声音和名家饱含激情的解说,看到画面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缭绕时,对庐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溢于言表,全身心地沉入《题西林壁》中所描绘的庐山美景之中。随后,我便以班得瑞的名曲《安妮的仙境》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摇头晃脑地高声诵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样热烈的氛围中,我无需担心学生对诗歌所营造的和谐、美丽意境的情感体验了。  相似文献   

7.
周婵娟 《语文天地》2014,(28):46-47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优秀、最精粹的传统文学艺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一道光芒四射的人文景观,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自己读读、自己背诵、自己默写。此等流于形式的陈旧落后的古典诗词教学模式,使原本内涵丰富、情感美丽的古典诗词教学课堂变成一潭令人窒息的死水,学生自然无法深切体味蕴含于古典诗词中的诸多美学特质了。那么,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随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在当时都达到了颠峰,即使到了科技与明相对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读之吟之,诵之歌之,依然口舌生津,回味无穷:另外古典诗词的语言有一种内在的韵律美,一首诗就是一个优美的旋律,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熟读了将会终身不忘,并能在今后的写作和交流中信手拈来,学以致用。笔在多年的语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教师应善于把握吟育、激情、引导三个环节,以下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刘兴波 《现代语文》2011,(2):113-114
《虞美人》是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的诗词。这一单元是“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李煜的诗词对后世的苏轼、李清照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李煜诗词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巧英 《考试周刊》2012,(77):26-26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这些古典诗词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意境优美,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遗产的精华。这些古典诗词在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方面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学习古诗词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情感培养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1.
李静 《现代语文》2007,(6):101-102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儿时诵读的诗词到学校中系统地、有规律地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始终伴随着我们。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片面侧重翻译文章,认为只要能用现代汉语讲明白就行了,会解释《教学大纲》强调的重点字、词、句式,能够应对考试即可,当然,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这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来的中学(师范)语文教材中,都编入了大量的古典诗词。这些古诗词深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等多种功能。而2000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古典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2002年高考对古典诗词的考查改客观题为主观题,也给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上好古诗词鉴赏课,不仅具备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情操修养的深远意义,也是教学大纲的现实要求。那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不仅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还有多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典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品味古典诗词,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典诗词营养,探索古典诗词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因此,古典诗词的教学应重视它的美学价值,进行审美教学,使学生在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与升华。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展开表达和交流。古典诗词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介进行诗歌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微课教学进入古典诗词课堂符合新课标"关注语文课程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新的变化"的要求。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微课诗歌教学,探究当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微课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强调素质培养和学科综合等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知识传授的模式,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古典诗词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考察内容,而古典诗词由于与学生年代相隔较远,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缺乏兴趣。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学目的比较明确,强调课堂的有效性及教学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有效性很难保障。《饮料工艺学》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课程,传统理论灌输教学模式并不适用。本文针对项目教学在高职《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饮料工艺学》的课程性质和背景,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本门课程的项目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饮料工艺学》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饮料工艺的各项技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古典诗歌重“意”尚“神”的特点。对陶冶情情。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与积累。小学语文如何进行诗歌教学?杨斌老师执教的古诗《游园不值》,可供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8.
周婵娟 《语文天地》2014,(10):46-47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优秀、最精粹的传统文学艺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一道光芒四射的人文景观,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自己读读、自己背诵、自己默写。此等流于形式的陈旧落后的古典诗词教学模式,使原本内涵丰富、情感美丽的古典诗词教学课堂变成一潭令人窒息的死水,学生自然无法深切体味蕴含于古典诗词中的诸多美学特质了。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改变上述不尽人意的古典诗词教学局面呢?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来说,古典诗词的教学不能满足于只是一般性的诵读和赏析,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国传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展开自觉的审美发现和审美创造。《春江花月夜》作为脍炙人口的一首经典诗歌,为引领大学生进行审美鉴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20.
粤教版设立的课程中,《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是特色鲜明的一本教材,它从古代诗歌发展的三个繁盛历史时期,选取经典名篇,比较清晰地反映了我国古典诗词兴盛时期的概貌,对学生了解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正如编者在教科书说明里提到的:“力求编成一本吸引学生、成为学生良师益友的教科书.”但是在使用这本教材的时候,却出现了我们意想不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