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栏目,倍受广大观众喜爱和推崇。崔永元也由此成了家喻户晓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他主持节目思维敏捷、态度严谨、语言精炼、情节生动,节目内容情景创设合理恰当、自由灵活、形式多样。嘉宾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侃侃而谈,观众们又在嘉宾的“实话实说”中领略到真情,观众“入境”“生情”,于是积极参与进来,主动说实话、谈实感,气氛热烈,声情并茂,崔永元的概括点评富有哲理,令观众回味无穷。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讲得动人、有趣,耐人寻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个栏目的最大特点:创设了情景,形成了主持人、嘉宾与观众互动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崔永元是广大观众非常熟悉、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他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曾受到全国男女老少的一致好评。是什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崔永元的主持风格有什么特色 ?能不能把这些风格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带着这些问题 ,我开始走近崔永元 ,琢磨起他的主持艺术来。一、善于引出话题 ,善于妙语勾连———体现一个主导性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属于谈话型节目 ,除观众外 ,还邀请与话题相关的几位嘉宾参加。在主持过程中 ,崔永元善于引出话题 ,以激发嘉宾的讲话欲望 ,又善于妙语勾连 ,以增强节目的轻松气氛。崔永元给自己的定位是“幕后导演…  相似文献   

3.
吴辉 《湖北教育》2003,(3):10-10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收视率比较高。观众喜欢这个节目,除该节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观众,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主持人崔永元不像某些节目主持人一样,不顾观众的所思所想,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  相似文献   

4.
来自“实话实说”的镜头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崔永元叔叔和他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吧?今年六一儿童节  相似文献   

5.
我说崔永元     
前年我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录制,回来后写了篇《实话实说崔永元》。那一次我感觉崔永元有点“土”,还有点“丑”。去年暑假,我又走进了“实话实说”节目现场,再次见到了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  相似文献   

6.
“实话实说”是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星期日播放的一个节目。这个节目以它真实、幽默、轻松以及强烈关注生活的特殊风格吸引了众多的电视观众。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幽默诙谐的谈吐。机智灵活幽默的应变能力更给这个节目增添了不少光彩和魅力,使观众在关注生活话题、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获得了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 每当看完这个节目,总会引起我一番思索:“实话实说”为什么能如此吸引观众?为什么能给观众一种积极参与的欲望和冲动?它成功的诀窍是什么?我觉得这些问题与中学作文教学很有关联,它的解答可以给中学语文教学以有益…  相似文献   

7.
每当看到《开心辞典》、《实话实说》节目中,王小丫、崔永元等通过穿针引线,使观众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让观众既当“演员”又当“观众”,自始至终发挥着主体作用时,我就想到了自己的教学.能不能把自己的课也设计成像主持人主持节目一样呢?终于有一次,学校安排我上一堂双语观摩课,我有机会实现了我的愿望,过了一把当主持人的瘾.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看过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吧,这个节目我们看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仿佛比较熟悉,观众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而主持人又时常利用"倒高潮"来调节气氛,一场节目下来,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以及场外听众都感到轻松愉快,都达到了预定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有个“实话实说”的节目 ,主持人崔永元因此而名气很大。这一节目的出现 ,受到广泛的欢迎。但是也叫人感到恐惧 :“这叫什么话 ?难道别的节目就不、就没有‘实话实说’么 ?难道除了在‘实话实说’的节目上 ,我们大家 ,你我他 ,人人、时时、处处、回回、事事 ,就都不、都没‘实话实说’么 ?”如果只有这一节目是在“实话实说” ,而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是、全都是“非实话”和“非实说” ,那么谁个还能心安理得、心情舒畅呢 ?“实话实说” ,本是说汉语的人的一句口头语 ,强调说实事求是的话 ,说符合事实的话 ,说自己心里的话 ,说实质性…  相似文献   

10.
闲话主持人     
电视看多了,就说些关于主持人的闲话。喜欢的主持人是崔永元。每个星期天晚上,我都像追星族似地追着他主持的《实话实说》看。我觉得这个节目必须由崔永元来主持,也必须在“北京人”这个大背景之下进行,这两个因素构成了节目真实、厚道、妙语连珠的特点,当然前者的作用更大一些。生活中我也喜欢这样的人:松驰、自然、幽默、善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不做以天下为己任状。其实这正是崔永元带领观众巧妙关注社会和表达爱心的方式。每次看完这档节目,我都在会心一笑中,有所触动。像一家三口谈家庭教育的话题,最后女儿和父亲之间的隔阂就那样在交流中冰释。我看到崔永元的小眼睛也潮了,亲情无尚,自然流淌。像大白菜的话题,把我的思念又带回到那个遥远的古都。“大白菜”这三个字把一个人心灵的归属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很受观众的欢迎,但美中不足的是嘉宾们的呆板和拘谨,与主持人崔永元的机智、幽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从知识和智慧的角度讲,崔永元不一定比那些嘉宾的水平高,表现迥然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口语表达能力差,是大多数人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我们从小所  相似文献   

12.
谎言     
中央电视台有个名牌栏目叫《实话实说》;《实话实说》有个名牌主持人叫崔永元;崔永元主持过一期有名的节目叫“孩子们的谎言”。说谎的人肯定不是实话实说的人。针对谎言和说谎的人实话实说,能否保证做到不说谎言呢?当主持人问嘉宾“你是否有过说谎经历”时,嘉宾虽然都承认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不是现在,而是以前———儿童时期,最多是少年时期有过说谎的行为。长大以后呢?现在呢?给人的感觉是再也没有说过谎。著名剧作家沙叶新对此一直愤愤不平,他的基本观点是:这些嘉宾可能是面对谎言的话题在说谎。沙叶新回忆说,有一次乘火车,他的对座是一母…  相似文献   

13.
郭兴平 《甘肃教育》2001,(11):32-32
素质教育中,教学目的变了,教学方式也要相应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就应重新思考和探讨。传统的观点认为,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在,有不少教育专家提出了新的观念,认为教师连“主导”的作用都算不上,应是“主持”的作用,相当于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基于以上的理论和认识,我便有了以下的思考: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以其幽默的谈吐,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循循善诱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的称赞和好评。我觉得,崔永元如果是一位老师,将是一个好老师,如果是一…  相似文献   

14.
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应试时应当慎之又慎,审题准确,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审题失误,写得再好至多也只能得一半分数。写出《平台》那样优秀作文的费滢滢高考作文却只得25分,不能不令人惋惜。要准确审题,必须明确话题的作用。为什么我们写作时会偏离话题呢就是因为没有仔细地推敲话题的内涵话题,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中心。你的作文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否则很有可能偏离题意。其实,只要稍加留意,认真想一想就不会偏离题意。大家都熟悉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如果你是特邀嘉宾,你不可能面对亿万观众说偏离中…  相似文献   

15.
司马项南先生是一位揭露伪科学、捍卫科学真理的科普巨匠 .2 0 0 1年 3月 ,司马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导演”了一个“铁锤击人头”的“硬气功”表演 .司马在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头上放了 5块砖 ,然后请一观众抡起一铁锤砸了下去 ,眼见得锤落砖断 ,但崔永元则安然无恙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气功盛行时 ,类似的“硬气功”表演在各种场合屡见不鲜 ,且常登大雅之堂 ,以骗取人们的掌声和钱财 .中央电视台和司马先生之举 ,从实践上无疑再次给这些所谓的“硬功夫”以致命的一击 .本文再从理论上对这个例子及其类似的表演作出定量解…  相似文献   

16.
马兴贵 《师道》2005,(12):16-17
我并不是个电视迷.但在我们家里.我同女儿为争夺电视频道而“开战”却是常事。而我每回想争夺的频道节目通常是三个: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汪华主持的《曲苑杂坛》以及刘建宏主持的《五环夜话》。至于其它节目,偶而也有让我喜欢的,但像这三档节目。令我长期着迷的,还不多。  相似文献   

17.
崔永元主持节目始终面带微笑,言行举止不瘟不火,说起话来幽默风趣。很多人都想知道崔永元幽默的奥秘,下面是崔永元与记者关于幽默的实话实说。记:小崔,你的幽默是天生的吗?崔:我身上唯有这件事说不清楚,我也不知道幽默是哪儿来的,可能有一些后天的因素吧。童年和少年时期,没有对自己做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星期日的《实话实说》节目,是许多观众都喜欢看的优秀节目。这个节目以它真实、幽默、轻松以及强烈关注生活的特殊风格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先生那幽默诙谐的谈吐、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更给这个节目增添了不少光彩和魅力,使观众在关注生活话题、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获得了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每当观看这个节目之后,总会引起我一番思索:《实话实说》为什么能如此吸引观众?为什么能给观众一种积极参与的欲望和冲动?它成功的决窍是什么?我觉得这些问题与中学作文教学很有关联,它的解答…  相似文献   

19.
实话实说     
崔永元(笑):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感谢您如约来到“实话实说”的演播现场。观众朋友们也看到了,我面前有许多观众都很熟悉的人,他们都很有成就。今天他们将给观众朋友谈一下现在人们都很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压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那么我们怎样看待压力呢?好,我们就让在座的嘉宾来谈一下这个问题。赵本山:妈呀。守着这么多人说实话,这就是一种压力。(台下掌声笑声)。小崔呀,不瞒大伙说,每次接到节目就感觉到压力,因为现实中我就是我,性格呀基本上已是固定的了,接到节目,…  相似文献   

20.
寻找英雄     
《实话实说》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叫响的栏目后,主持人崔永元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前几年,就在演艺界各路名人纷纷出书的时候,最有观众缘的崔永元却没有赶风头,依然埋头做节目,不为所动。然而,出版单位深知崔永元的市场感召力,岂肯轻易将他放过?果不其然,经不住人家一再劝诱,崔永元终于搭上了名人出书的末班车。《不过如此》首版三十万册推向书市后,反响强烈,大有洛阳纸贵之势。平心而论,《不过如此》体现了崔永元的一贯风格,字里行间充满机智、幽默和真诚,用作家刘震云的话说,就是“看似平易和随意,其中却有很大的文化含量”,“书中充满了自嘲而不是自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