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第一批无产阶级报刊相继诞生。在这些报刊上涌现了大量通讯作品。读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一九二○年十一月七日创刊,现在仅能看到第一至第六期,由李达主编)、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创刊,一九二七年七月十八日由于国民党叛变革命而被迫停刊,由蔡和森主编)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一九二五年六月四日创刊,六月二十七日被迫停刊,由瞿秋白主编)上所刊登的通讯,使人感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期间的报刊领导者,把通讯体裁当作唤起民众觉醒,指  相似文献   

2.
《向导》研究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什么说《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的束缚,《向导》研究中似乎有意无意地回避提到陈独秀对《向导》的领导作用。有的中国新闻史教材的节目标题也只是《蔡和森与〈向导〉周报》,而对陈独秀对《向导》的领导却不着一字,一般的即使提到陈独秀,也多写《向导》后期曾受陈独秀的右倾影响,即使有个别正确评价说:“《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但  相似文献   

3.
《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机关报,1933年2月4日在江西瑞金创刊,16开本,铅印,不定期出版,每月出二至五期,每期16页左右(最多每期32页,最少每期12页),期发行量为2.71万份。订阅每期大洋7厘,零售铜元2枚。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斗争》因局势变化,于1934年9月30日出版第73期后停刊。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媒介的理论表述、系统建构和舆论宣传。100多年来,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创办了大量革命报刊,《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中央级政治机关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是中共早期创办的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本文对《向导》周报201期刊物进行梳理分析,从《向导》周报的人员组成、编辑风格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思考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9月16日至18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解放日报社、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新闻志编委会联合隆重举行纪念《向导》创刊七十周年暨发扬党报传统学术研讨会。 1922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向导》的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陈独秀、毛泽东、张国焘等我党早期领导人都先后参加过撰稿和编辑工作。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叛变革命后,《向导》被迫于这年7月18日停刊,前后共出201期。研讨会分两段进行,9月16日在上海举行纪念会,9月17日、18日在江苏常熟宣读论文并研讨。国内及上海从事新闻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同志共60多人出席。当年曾参加过《向导》编辑与出版工作的九旬老人郑超麟还专门托人给这次活动送来了  相似文献   

6.
《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1922年9月至1927年7月的政治机关报。它历时近5年,出版201期,载文1474篇(不含“寸铁”短文),累计364万余言,是研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宝贵而系统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二年六月,波兰出现了一份民间周报——《拒绝》,每期十六页。这份报纸针砭时弊,措词激烈,反映及时,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上一些不合理、不正常的现象。创刊后,引起了波兰民众的关注,颇受欢迎,据统计,目前每期销售量高达四十万份。这份周报创刊于波兰实行紧急状态  相似文献   

8.
知识与趣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机关从武汉迂回上海。当时,中央机关刊物《向导》被迫停刊。同年10月,党中央决定继续出版刊物,取名《布尔塞维克》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五人组成编辑委员会,瞿秋白为主任。嗣后,编委会由5名扩大至26名,新增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布尔塞维克》这个刊物从1927年创刊起到1932年,先后出版了5卷52期。为《布尔塞维克》撰文的有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周恩来、李维汉、  相似文献   

9.
1920年8月,《新青年》杂志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伊始的机关刊物。同年11月,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理论性刊物的《共产党》月刊问世,李达同志任主编。《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基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水平,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刊的直接前身。不久,作为中共中央时事政治机关刊物的《向导》周刊,于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等同志主编;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疯狂迫害共产党人,1927年7月18日,《向导》周刊被迫在武汉停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中央通讯》和《中央政治通讯》。为  相似文献   

10.
韦泱 《档案与史学》2005,(7):47-48,F003
老牌杂志<银行周报> 几年前,曾在旧书店偶然淘得三册<银行周报>,十六开本,刊名四字以隶书题写,套红印刷,十分醒目.均为民国三十八年出刊,第一五八四、一五八五两期为合刊,是"票据抵用问题专号".嗣后,又在另一旧书摊见到一迭同一杂志,计八册,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零年.我一边购下这摞杂志,一边想:民国年间的金融类的报刊,大都出版至四九年解放前夕,而这份<银行周报>建国后仍在出刊,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相似文献   

11.
《遐尔贯珍》是欧洲传教士在中国本土(香港)创办的第一份中文定期月刊。创办于1853年8月,办了两年多时间,于1856年5月停刊。共出版32期。刊物由香港英华书院印刷。定价15文,每期发行3000本。正文有11-21页。每页分上下栏,有中文299-390字。第一任主编是英国人麦  相似文献   

12.
从七月一日起山西日报在国际版(第四版)上,举办了《工人农民学时事》专栏,到八月十七日已经出版了六期,很受读者欢迎。这个专栏办得中心突出,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文图并茂。每期大约有三千字左右,其中有“毛主席的语录”、“时事报告”、“外国故事”、“信箱”、“长知识”、“黑板报”、“谚语”等,还有照片、图画。统率  相似文献   

13.
《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中央机关刊物,创刊于1922年9月13日.主编蔡和森,总书记陈独秀直接领导刊物的出版。该刊主要刊载政论性文章,设有《中国一周》、《世界一周》、《通信》、《读者之声》、《什么话》等专栏,  相似文献   

14.
我是学地矿工程专业的,现在却管理着一个单位的档案。若问我为什么执着于这一行,追根溯源,还得从我祖父谈起。 祖父是个老党员。早在二十年代中期,他就读于上海国民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共地下党,是我党早期发展的党员之一,曾任中共湖北省大冶区委宣传委员、大冶总工会宣传部长。大学毕业后,祖父回到原籍,将当时的革命刊物——蔡和森主编的《向导》第一期至第一百五十期、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等书籍带了回  相似文献   

15.
杨莲霞  戚睿群 《传媒》2024,(4):81-83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舆论阵地。本文从《向导》周报的时代背景、主要宣传内容、时代价值等方面探析党报的舆论导向作用。《向导》周报将党的理论宣传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传递了党的信仰,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在党报创办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文轩  赵云泽 《新闻界》2013,(13):79-80
<正>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湖南长沙创刊,主编毛泽东。该报虽为湖南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却成为五四运动以后创办的众多进步学生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由于言论激进,读者称它为"湘江的怒吼"。自创办到8月上旬停刊,该报共出版四期,其中随第二期一起印发的还有《临时增刊》第1号。第五期在印刷中,就被湖南军阀张敬尧的军警查封,还同时查封了报纸的主办机构湖南学生联合会。《湘江评论》为四开四版铅印小型周报,每版分四栏,文章均有小标题,报头印有"发行所长沙落星田湖南联合会"字样。每期1200字左右。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7.
蔡和森(1895—193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卓越领导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在五四运动前,“在湖南一般先进的青年中就盛称毛蔡之名,而奉之为表率”。作为党的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蔡和森理论宣传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当年所任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  相似文献   

18.
《新闻知识》第三期《论党报进行道德评价的特征》一文中,提到“我们党从创办第一张党报——《热血日报》以来,……”《热血日报》是不是我党创办的第一张党报这一史实,值得商榷。据《新闻学简明词典》记载:《热血日报》是我党出版的第一个日报。但党的第一个日报≠第一张党报。《新闻学简明词典》提供的资料表明:“《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周刊”《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四章第一节第二目中谈到“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决定出版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向导》是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两报从创刊时间上,《向导》要早于《热血日报》近三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图书馆学会自一九七九年成立以来,编辑、出版了期刊一种和丛书二十多种。《图书馆学研究》(原名《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是一个学术性和知识性兼顾,普及和提高并重的刊物,至今已出版了14期,发行量由刚创办的2500册,增加到4500多册。《图书馆学研究》开辟了图书馆学、科技情报学、目录学、史料学、版本学等栏目。从一九八二年起,该刊在原有的基础上,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提高质量,增加内容,每期大约有四十篇文章15万字左右。  相似文献   

20.
高信 《今传媒》2003,(4):87-88
《老百姓》是李敷仁先生主编的一份小报。它出版的时间不长,从1937年11月12日创刊到1940年4月17日被迫停刊,仅仅出版了113期,存世两年五个月;它的条件很差,篇幅很小,初为油印旬刊,后改为铅印周报,四开两版,朴实无华,一身土气,正像一位土生土长的老百姓,挺不惹眼,的确是一张根本意义上的小报。然而,正是这一张并不惹眼的小报,竟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