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耀麟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3):162-16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特别是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步阶段,相应的教师培训往往容易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当前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是极为关键的课题之一.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师课程整合能力培训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进一步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提出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的内容和相应的方式方法,最后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4.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教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必备的几种能力,然后提出了培训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培训原则,最后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校计算机、投影仪等硬件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培训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信息技术初(高)级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理论培训、“英特未来教育”培训等方面阐述了一些培训的做法和体会,力求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形式,整合实践的推广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对广大教师实施有效的培训是当前首要的问题.本文从培训的形式、原则、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课程的结构及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特别是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步阶段,相应的教师培训往往容易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当前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是极为关键的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的课程结构与模式,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引进国外的各种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在推进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在培训中开发教师关于整合的实践性知识远远不足,进而影响了教师整合实践能力的真正提高。本文依据已有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有关成果,结合培训开展的成功案例分析并提出了教师关于整合的实践性知识的培训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它与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相呼应,是一个主动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领域深度应用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它又为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与支撑。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已成为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的观点是:用整合的理念与实践组织、实施和管理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看教师培训的任务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婧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1):41-44
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出发,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教师培训的任务和方法,以期加强教师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eacher educators’, prospective teachers’, and K-12 teachers’ opinion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ICT related courses and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courses in Turkey’s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The researchers
used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es within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processe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11 teacher educators, 1,330 prospective teachers, and 1,429 K-12 teacher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from
6 teacher educators, 6 prospective teachers, and 6 K-12 teachers through interviews. Even though a majority of the participants
felt that ICT related courses are effective, most participants recommended that these courses need to be redesigned to be
more beneficial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追溯英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对英国中学科学教育所发生的变革进行描述和境脉介绍,提出了英国科学教育的目标及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ICT应用对科学教学的价值、影响和目前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魏顺平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6-18
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以及相关领导人在教育信息化会议上的讲话,教育信息化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工作,推进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应视为"办好开放大学"的建设要求,实现教学系统包括课堂教学系统和网上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则是国家开放大学推进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从总体发展进程和水平上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描述,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期我国在总结国外的经验教训的同时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影响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相关因素有内在因素——教师的知识经验、内在促动因素和外在因素——软硬件设备、教学资源、学校管理等.因素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影响中小学数学教师整合层次的因素关系;在影响教师整合层次的因素模型中,外在环境因素扮演着影响教师知识经验和内在促动发挥的重要平台.个体内在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和谐互动是影响教师整合层次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该文以CCP和ACCS研究数据为基础,介绍了美国高校近年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内容主要包括:校园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校园信息化管理、规划和政策制订等。同时,以此为基础,文章也就美国和中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多方面比较,指出了国内高校在校园信息化方面的差距和所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在体制、机制、设施、标准、培训、资源等方面面临困难,而核心问题主要在宏观政策、财政投入与教育体制三个方面。文章认为,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除国家应保证有效投入外,充分调动内、外部力量,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的制度化与透明化,构建基于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是今后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福友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2):72-75
教育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已不是单纯物质层面的工具,而是包含作为有形的物质手段和作为无形的精神理念在内在的有机统一。在当今一个以信息为支撑点的开放环境中,从系统科学理论和我国的现状出发,可得出教育技术要同教育整合;从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技术本身以及初步的物质条件可得出两者能整合;整合后对教育有重要意义;最后指出整合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学校用计算机》2013,30(1-2):127-148
Abstract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trying to equip tomorrow's teachers with the technology skills needed to impact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ere has been a realization that teaching technology skills alone is not adequate-pre-service teachers must also learn how to integrate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to their curriculum. This paper describes BYU's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and the design process that a team of instructors went through to redesign the course in order to put greater emphasis 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 iterative redesign approach was used. Several iterations of the course redesign will be shared along with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discovered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linear-analytical cas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ICT with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s of Chile and South Korea.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meta-data analysis and bibliographic review, we collected information on both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their ICT adoption policies. Key difference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how both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their educational systems by integrating ICT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structure, the organization of state entities responsible for educational IC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creation of policies regarding ICT in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policies for the expans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IC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We analyze these key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wo cases of ICT integration initiatives on a national level, so that we might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imar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uccessful ICT integration, as well as those that may hinder progress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