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气候”类图示判读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更是高考的必考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每年的高考卷都涉及该内容,而且出题的角度越来越富有新意,考题千变万化,因此学生在复习时应予以高度重视。常见的“气候”类图示主要有统计图表(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点状图、折线图、单元格图、雷达图和统计表格等)、气候分布图、景观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等。一、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  相似文献   

2.
<正>同学们,有个谜语你们听说过吗?“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谜底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地球。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地球家园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气候越来越暖和,水资源越来越稀缺……有人形容为“地球日夜在哭泣,只是我们听不见”。地球为什么哭?因为气候变暖了,冰川融化了,灾难频次增强了,森林资源锐减了,生物链断裂了,许多物种灭绝了……  相似文献   

3.
两言 《神州学人》2004,(2):12-13
本刊从去年初的“特别策划:回国创业第一年”,到本期的“专题:从‘单打独斗’到‘战略联盟’”,我们正在并将越来越深入地关注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诸多问题,并企盼着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终成大器、成大气候。  相似文献   

4.
“改善气候我最酷!”“降温地球,我们一起酷”“环保,袋袋相传”在央视主持人白烨的带动下,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赛区的中学生选手们喊出了自己队伍的口号,比赛的气氛也在这声声呐喊中越来越热烈。  相似文献   

5.
南极十问     
南极大陆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这是对南极气候环境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它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南极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已有  相似文献   

6.
很久很久以前,撒哈拉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那儿生长着大量的仙人掌和绿艾草。 后来.那儿的气候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天气热了,降水少了,土地沙化了。绿艾草被太阳晒得奄奄一息,天天叹惜:“我们生存的环境怎么越来越差呀!这样下去我们怎么活啊?”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造成了全球不少地区的极端天气和气候。近年来,关于热浪、强降水、干旱和热带气旋等极端天气变化的证据,特别是将其归因于人类活动影响的证据越来越多。“气候变化关系到我们所有人,而教育是解决它的关键,共同努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唯一途径。”这是欧盟对气候教育的认识,并在认可其重要性的基础上选择了“现在就行动”的欧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家致力于研究应付气候变暖对策的非营利机构PewCenter主管艾琳·克劳森近期就气候变暖的一些常识和问题回答了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提问。问:什么是气候突变?答:科学家们所说的气候变化,通常指的是“气候渐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地球在逐渐变暖”,或者是“气候在慢慢变暖”。但现在已有证据显示地球上的气候系统有时更像一个会在瞬间变化的“开关”,即“突变”,而不是渐变的“指针盘”。问:“气候突变”真的会发生吗?答: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气候突变的可能性,而现在就断言气候将发生突变为时尚早,如果真的会发生气候突变的话,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理“三板”(即板书、板图、板画)教学艺术以其直观、生动、形象、易行的特点和效果上的显著性而被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操作运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对“三板”艺术的学习、运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板书1.纲目式板书。这是最常见的板书形式,它以文字表述为主,把地理教材内容纲目化,使之提纲挈领、条理分明、层次清楚、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如:“中国的气候特征”一节的板书。气候特征1.气候显著表现①冬冷夏热大陆性强;②气温年差较大;③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季风影响。2.雨热同期优势3.气候复杂多样原因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0.
文学地理学中的“自然气候”范式,强调了自然气候在文学风格形塑中的核心作用。斯达尔夫人之后,文学地理学研究者对自然气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鲜有关注。在当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以自然气候为视野考察国内文学地理现象仍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以来,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的语言风格彰显,正是自然气候深刻影响文学风格的典型。从语言风格对这一作家群体的地域化身份界定,本质上是通过“空间隐喻”方式所达成。“空间隐喻”是指这一作家群体将四川多雾气候的地理特性,以“空间隐喻”的方式“映射”到其作品语言中,形成一种语言风格的地理学暗指。正是这种地理暗指,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才具有一个能被界定的同一身份。  相似文献   

11.
臭氧与臭美     
<正>上学路上,李西西远远望见童喜喜在前面走着,马上追了上去。一起没走两步,李西西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咦,你怎么现在就穿裙子了呀?还没到夏天哪!”“现在臭氧层越来越稀薄,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2.
春夏之交,柳絮飞舞,越来越多的人踏青春游、户外散步。因为小儿生机勃勃、发育迅速,为纯阳之体,且“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脏腑之气未充,抗病能力较差,此外春季风大、气候干燥,浮尘、飞扬的花粉等多种过敏物亦逐渐增多,充斥在周围的空气中,故恰当地预防宝宝的“红眼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类媒体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气候学名词:厄尔尼诺。众多气候现象与灾难都被归结到厄尔尼诺的肆虐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干旱等等。它几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可是厄尔尼诺究竟是什么呢?它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影响? “厄尔尼诺”(EI Nino),西班牙语的意思为“圣婴”,即“圣诞节时诞生的男  相似文献   

14.
有关气候的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不断出现,试题大都是要求判断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确定,取决于气候特征,而气候的基本特征是由其基本要素构成的。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基本要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不同的,所以对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事实上就是对气温、降水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和概括。有关气候的常见题型有:各月气温降水坐标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气温和降水统计表、气温和降水玫瑰图等。无论是哪种类型,只要同学们掌握了判断气候类型的“三步骤”技巧,此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第一步:以“高”定球。以“高”定球,即以一年中…  相似文献   

15.
气候就是气候□陕西咸阳孙华唐代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第一节末句为“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高中语文教学参考》认为这是“写人的感受亲疏有别,冷暖不均”。显然,这里把“气候”当成世态,即阿房宫内之“人情”理解了。如下文所说的幸与不幸:有些宫女...  相似文献   

16.
黎静怡 《考试周刊》2009,(8):168-168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出美女,塞北多壮汉。”其实说的就是人类除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外,还受当地的水土气候的影响。只要我们有心留意就会发现气候对人类的塑造简直是鬼斧神工般精妙。本文从气候对人的外在特征、内在气质及人的行为三方面谈谈气候对人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人类正面对着愈来愈严峻的环境形势,环境污染在加剧,生态破坏在蔓延,水土在流失,沙漠化土地在扩大,森林植被在减少,温室效应在加重,物种在消失,气候在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我国也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一系列口号.可见,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甚至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气候危机日益深重,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前景备受世人关注。本文就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如何评价过去32年全球气候治理的成败得失、如何理解“全球气候治理是全球治理的一面镜子”、如何认识气候俱乐部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如何看待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安全化”的现象、如何看待碳中和目标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新形势、中国应如何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等等,进行初步分析和研判,旨在引发更多的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金煜 《宁夏教育》2010,(1):41-4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0.
刘军 《考试周刊》2009,(35):162-163
各地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季风、人类活动”等影响不同。因而气候差异很大。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地形是一个重要因素。“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山脉分布、山脉走向和迎风坡背风坡”等的不同,都会对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