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教育网络》2012,(6):10-10
本刊讯2012年5月10日至11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复旦大学、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的"2012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有关各省、市教育信息化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网络》2012,(5):12-12
中国教育网讯2012年4月12日至1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暨"长三角地区"高校信息化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和东南大学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于近日在北京市召开。教育部相关领导、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领导成员、各省教育厅主管领导、各市(区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相关负责人和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等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目的是为了贯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2012年4月26日听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12日至14日,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咸立亭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领导、各级各类学校主管领导、信息化部门负责人、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技术》2011,(3):53-53
3月14日,中山市2011年教育装备与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刘智昂、电教站站长孙仲廉出席了会议,对我市去年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作了回顾、并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各镇区教科文卫办、市直属学校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14年度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学校信息化应用创新交流培训会举行。杭州市教育技术中心有关负责人,拱墅区教育技术中心有关负责人,拱墅区各学校信息化分管领导及项目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交流培训会。会议对拱墅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拱墅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会2013年12月26日至27日在新安县召开。来自河南省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教育局局长、基教科科长、师训科科长、电教馆馆长等相关科室负责人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近年来,在省政府及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河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教育信息化列入重要议  相似文献   

8.
"三通两平台"是新时期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嘉信西山小学作为基层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为抓手,逐步形成以科学研究引领信息化发展的建设路线。对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信息化应用以及信息化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竞争导致了对知识、科技、人才、教育的广泛依赖。在新的环境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也因此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之一,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通过信息化带动教育改革创新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为应对国际新形势的变革,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明确了信息化在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正式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提出要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反映了我国追赶教育信息化国际先进水平的决心。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实践需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和战略眼光。因此,积极开展对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了解世界发达国家数字化学习环境发展的态势,明确自己在全球所处的位置和状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立足国情,发挥优势,推动自身发展,是我国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措施。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研究撰写的《国际教育信息化瞭望》报告,详实地介绍了国外教育信息化规划、教育信息技术新发展、国际教育信息化趋势等重要研究成果,为跟踪当前国际新兴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考察技术对学习、教学和研究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我刊将按照"国际教育信息化机制策略、国际教育信息化新技术、国际教育信息化趋势"三大系列,对这一调研报告全文分十期进行刊载,以期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为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广大同仁提供探索教育"主动国际化"的方法和启示,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网络》2006,(11):65-65
10月17日~2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全国近150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相关负责人及技术骨干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会高校数量和参会人数方面皆为历届年会之最。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在突破时空限制、数据深度挖掘、快速广度分享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们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这些长处,开展"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转型,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金山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列为重要工程之一,目前已有较大进展。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作为金山区教育局2013年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们的主要思路是:遵循"目标想明确,找准着力点,全力抓落实,呈现新亮点"的工作方针,结合金山区实际,一要完成"金山教育数据中心"的顶层设计,二要以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15日,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承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编委会年会在银川市举行。《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刘学民主持了会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宁夏教育厅副厅长王尧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省市教育厅信息中心及电化教育馆负责人,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3.
杨震 《湖北教育》2003,(8):48-48
2003年元月,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市州教育网络中心负责人会议,会议以加强资源建设和网络建设,促进资源应用与网络应用,构建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我省教育信息化综合效益为主题和内容,省教育厅厅长助理场震及部分相关处室负责人就教育信息化工作发表了讲话。根据录音,现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1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 近10年时间,北京市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了令人瞩目的跨越。从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到软件资源开发应用,从课堂教学整合到干部教师技术培训,从网络校园生活到数字政务办公平台,一个全方位、新理念的教育信息化海淀成功地建立了起来,成为教育信息化浪潮中的佼佼者。可以用"1个理念"、"4个阶段"、"4大特色"、"6大亮点"来概括。  相似文献   

15.
2007年8月8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编委会年会在长春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协办,来自各省市教育厅信息中心、电教馆负责人共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综合处处长、  相似文献   

16.
"5.12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吹响了援建汶川灾区的号角。教育信息化援建的具体内容要从硬件设备、软件资源以及潜件理念3个层面去呈现,进而提出教育信息化援建对汶川地震灾区的教育发展的作用:为汶川地震灾区教育提供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汶川地震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实现教育公平的步伐,使灾区的教育信息化通过"输血"能够尽快恢复"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广泛征求业内专家意见和系统梳理教育信息化重大进展、典型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教育报》"信息化"专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技术学科网等联合评选推出2015年度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我国召开,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15日,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承办的《中网教育信息化》杂志编委会年会在银川市举行。《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刘学民主持了会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宁夏教育厅副厅长王尧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省市教育厅信息中心及电化教育馆负责人,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等编委成员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月19—20日,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在武昌召开了市州教育网络中心负责人会议。 省教育厅厅长助理杨震就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讲话。 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夏扬福通报了全省2002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进展和2003年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否也存在"现代化风险"?这是我国实现教育战略目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较高水平的状态,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时下一些普遍存在的观点恰恰偏离了这一宗旨,例如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一定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等等。教育信息化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更不是必要条件。教育现代化存在着"现代化风险",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拓殖,正是教育现代化的风险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现代化风险的实质就是教育信息化风险。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应是研究教育信息化风险,包括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破坏性、适用性、效益性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福祉,也应看到应对应用信息技术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规避教育现代化风险,不是要如何控制信息化工具本身,而是要控制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