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评价。从目的上可分两种类型:一是奖惩性教师评价。二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做出解聘、晋升、调动、降级、加薪、减薪、增加奖金等决定。这种教师评价势必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很难指望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而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它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主要强调教师在评价之前的工作表现。这种评价制度具有两种主要的功能。第一,表明教师是否履行了应有的工作职责;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否符合校方的期望。第二,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判断他们是否已经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对教师表现的评价结果,做出解聘、降级、晋级、加薪、增加奖金等决定。由此看出,这种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制度,它的标准单一偏颇,着重强调对教师教学效能的考核与鉴定,而这种考核与鉴定又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升学率。受“考试分数决定论”的…  相似文献   

3.
一、英国表现管理系统的评价制度与美国基于教师行为表现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实施的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将教师评价制度视为管理教师和控制教师的手段,把教师评价制度跟晋级、加薪、解聘等奖惩制度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李海 《青海教育》2014,(1):62-6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除了与原有的认知基础有关外,更多的是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受一定的思想支配,在学校课堂这一专门的教学场所内进行的教学、组织管理活动等的表现.顾泠沅先生在《教学实验论》中总结上海青浦实验研究经验时指出:根据课堂的教与学的情况,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分为三种水平:记忆性水平的教学、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以及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教师评价主要是与奖惩挂钩的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即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对被评价教师区分优劣、分出等级,并做出解聘、降级、晋级、加薪等决定。不可否认,奖惩性教师评价为教师遵循学校的有关办学理念去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并在期末的考核评价中参与竞争提供了可操作的量表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
一、走进课堂,走进英语天地  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应开始创设英语语言环境:“Goodmorning,class.It'sveryhottoday.”接着对一个学生说:“Wouldyoupleaseopenthewindow,Wang?”还可让学生做三分钟的值日报告:“Who'sondutytoday?”要求值日生站起用英文报告。对于差生在多次训练后仍不能张口说的情况之下,决不能讽刺讥笑,要尽量发掘他们的优点;他们点滴的进步也要予以鼓励。一堂课,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而不是由教师活动,才算是成功的。有些学生总喜欢问太多的“为什么”,这时候教师应该告诉他们那是一种语言习惯,不能总是靠推…  相似文献   

7.
“一项事业是否高尚,并不在于事业本身,而在于是否有一群高尚的人能够始终为这项事业而奋斗……”近日。房县首场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该县实验中学举行。资教教师正海霞听完报告后激动地说:“这些教师的事迹实在是太感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学习他们安贫乐教、爱生如子的品质,学习他们克难勇进、勤于钻研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13日,英国教师向政府要求加薪。英国全国教师工会经决议提出加薪3000英镑或在原来工资基础上增长10名。他们认为提出这一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在经济繁荣时期教师的工资就非常低。学校教师评审局已经接受了政府提出的条件,即在今明两年将教师的薪水提高2.3%但是英国全国教师工会并不同意这一决定,并在年度会议上决定向政府争取更高的薪水。  相似文献   

9.
巩固 《现代语文》2008,(2):14-15
一、前言 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往往喜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听话,服从教师的安排,师生关系融洽,追求高分数而赢得教师的赞誉,但在他们当中却有一些人墨守成规,不思变通,一旦走出校门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而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令教师沮丧、头疼:这些学生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不按教师要求去做,不肯学习,课堂纪律差,甚至违反校纪校规,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创造力方面却优于成绩好的学生。不管成绩孰优孰劣,我们应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10.
国际     
《教育》2014,(7):15-15
新加坡:多举措提升幼教水准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日前,新加坡政府与两个最大的主要学前教育业者合作,为它们旗下的幼儿教师制定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薪金标准,以吸引和留住幼儿教师,并带动整个幼教行业的薪金调整。据悉,最大学前教育业者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今年已为3600多名教师和校长加薪6%至12%。它也开始检查和讨论机构的人事措施,明年初,再根据结果调整薪金及推出其它人事措施。第二大业者职总优儿学府日前调整了属下107家幼儿园园长的薪金,加上常年加薪,园长今年平均加薪约9%,最多为16%。公司自2009年起,多次调整约1400名教师的薪金,最近一次在去年,5年内教师平均加薪约36%。  相似文献   

11.
一堂简单的数学公开课,一次深刻的教学反思,一段心灵的洗礼。面对角落里的"后进生",作为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关注的目光,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为他们的表现而喝彩,才能让他们在角落里绽放出光彩。因为他们同样不可取代,他们是教师的队友而不是"敌人"。因此,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遗忘那些角落。  相似文献   

12.
在大多数国家,认为学校有用的学生更有可能获得PISA阅读的高分;而获得阅读高分的学生往往也报告说,他们认为学校是有用的。学生对上学的态度会受他们的教师、同伴或学校的风气所影响。PISA 2009调查了15岁学生是否感到他们在学校学的内容对自己有用,不管是在当前还是为了他们的未来。这项测试问学生是否认为:  相似文献   

13.
教师这项职业原本就没有多少地方让人羡慕。如果硬要找出一点让人向往的地方,那便是一年将近3个月的寒暑假了。你想,这一年中最冷最热的当口,你不用出勤出力还能照领工资,怎么说这也是件让一部分人(因为对另一部分“工作不重责任轻,人家加班他加薪”的特殊公民来说,他们的“工作”与“休闲”是没有多少区别的)看着眼馋的事。  相似文献   

14.
“生本课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理念,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知方向,而是引导他们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们走,而是唤起他们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们不断向上攀登.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引导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觉者为师     
在一次讲座中,我提了两个问题:第一,"谁是教师?"第二,"教师是谁?"很多人笑着回答:"我是教师,教师是……"对第一个问题,他们都有一个爽快的回答;在第二个问题上,他们表现出了迟疑和纠结。于是有人"幡然醒悟":你说的是不是哲学问题? 其实,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很现实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对于教师职业的追问。我国的教师发展史漫长而又曲折,无论是在职业时期还是在非职业时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对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把重点放在对学困生的心理培养和干预上。学困生的心理表现和培养是一个持续而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研究和实践。特别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用更多的精力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留意他们的心理表现,并因材施教,付诸不同的方式方法,转化他们的不良心理模式,使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陈芬 《现代教学》2010,(12):35-36
传统的教师评价方法多是以奖惩性评价为主,即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做出晋升、评优、调动、降级、加薪、减薪等决定。这种教师评价势必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很难指望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我们决定借鉴“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对教师培养的作用,提出“不与别人比成绩,只与自己比进步”的口号。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教师博览》2010,(7):46-46
1.课堂表现(1)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判断学生是否了解和接受教师期望他们在课堂上做些什么?(2)教师是否能把握和组织课堂上的教学和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曾经听了一位老师讲朱自清的《春》,粗粗一看,本节课似乎讲得很有条理,很流畅,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以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思考,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但细细推敲下来,总觉得这一切都是着眼于教师“教”而不是学生“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夏珊珊 《考试周刊》2010,(26):92-92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它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不是轻易告诉他们方向,而是引导怎样去辨明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导而弗牵”的原则和尺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主动在教师精心设计、搭建的舞台上“主演”好每一堂精彩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