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结合石铭吾《慵石室诗钞》中的具体作品,分析石诗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对饶宗颐先生的《〈慵石室诗钞〉序》进行评鉴,进而对他的诗学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143-144
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诗派”和“现代派诗学”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曹万生先生著《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厚实的材料和深刻的理论研究而具有开拓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收获。它一方面加强了中国现代派研究的某些结论, 相似文献
3.
4.
冯慧敏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75
"回首往事,既喜且忧"是《古韵》的情感基调,在对往事的回想中凌叔华抒发了对童真世界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并对大家庭中女性的不幸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品中诗化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凌叔华回首往事的感伤和甜蜜。《古韵》是回忆诗学这一文学理念的文本实践,和作家一起品味沉浸于回忆中的莫大满足和微微苦涩是它带给读者最美妙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执教《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语文课本中见到的古文第一人称代词大多是"吾",一般不用"我";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但用到"我",还"我""吾"同用,这是为什么?这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顿时让课堂沸腾起来。而同文异构的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此篇时竟然将板书误写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并屡次把课文题目读 相似文献
6.
阎永锋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09,(5):12-14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我同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以后陆续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小说以及大量的自由体小诗,作品主要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拾穗小札》《三寄小读者》、小说集《超人》等。 相似文献
7.
明人吴宽"《易》则吾苏而已"一语,道出了明代苏州科举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以此为线索,通过对文献的勾稽,可以得到三个认识:一是苏州地区士子习经特征,大致经历了明初的五经并行至成、弘之际的《易》经独大,再至明后期各经竞起的变化过程。二是在此过程中,吴县、长洲、昆山等地区《易》经科举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三是对苏州《易》经谱系形成与变化的考察,可见由武转文、由低地向高乡发展的两个影响地方科举发展的重要背景。由此进一步引申,可知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苏州科举的发展,既受地方治经传统的影响,也随地方社会的变迁而变化。科举制度的开放性,能够使不同时期崛起的地方群体加入其中,产生出新的科举文化与谱系。 相似文献
8.
李华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68-71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最先强调了读《诗》者在《诗》义阐释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这意味着读《诗》者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诗》义;还可以通过主动推求去寻找《诗》的创作意图。而《韩诗外传》正是汉《诗》践行孟子"以意逆志"观的突出代表。《韩诗外传》对孟子"以意逆志"观的传承,不仅展现了《诗》学发展至汉代的一次飞跃,同时也证明了汉诗通过《诗》义阐释传达经世意图的经学化倾向正是由孟子导夫先路的。 相似文献
9.
于军民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5):24-28
《瘗鹤铭》为南朝著名碑刻。张大千受老师曾熙和李瑞清的影响,同时因个人性格特征与《瘗鹤铭》透露出来的笔墨意趣及思想内涵高度契合,对此碑挚爱终生。张大千正是以《瘗鹤铭》为基础,同时亦受《石门铭》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千体"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10.
赵俊玲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6):98-101
"铭"体用以颂功或致警。它起源甚早,至魏晋时期,从内容到形式都已发展成熟,但由于朝廷屡颁禁碑令而一度中衰,齐梁时期重又兴盛。它以散体序言加四言铭文或纯粹四言铭文为最常见形式,风格特征最初质朴古奥,后来定型为典雅弘润。《文心雕龙》和《文选》对于"铭"文的评录有同有异,反应了两部书作为文学批评专著和文章选本的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1.
金燕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1-64
儋州时期的苏轼诗作是苏轼创作的另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诗作的特色是道艺合一,真实自然,呈现一种圆熟之美。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新意和妙理迭出。艺术风格上平淡简远,体现了诗人这一时期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
刘勇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7):31-37
周茂源家族乃云间著姓望族。周茂源为明末幾社之翘楚,其从侄周立勋则是"幾社六子"之一。周氏家族系云间文化世家,周茂源、周纶、周稚廉祖孙三代皆工于诗词,秉承复古宗风,间有新创,在云间派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黄去非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0(5):1-5
清代初期,萧翱材曾经在岳阳担任县令一职,他所作的《松存轩诗集》中有很多关于清代初期岳阳地方史的有用资料。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这本诗集中关于岳阳楼的资料尤其值得我们珍视并加以发掘。 相似文献
14.
周淑舫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1-5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以总论、分类论、重章叠论的形式,显现着孔子的诗学理论。其论在儒家大文化背景下,注重诗的内在涵义,注重诗篇的整体建构。汉代诗学虽日传其衣钵,却背离孔子诗论之旨,以经学家法来训诂释义,将诗变成穿凿附会的道德说教。朱子诗学虽有依其旧说之嫌,但辨识否定,与孔子论诗不期而合。遇合之中,在文本体味、创作群体、天性人欲、赋比义释说、意象审美上变动增益,多所创见,凸现朱子诗学改造儒家思想并将其推向高峰——理学体系渐趋形成的文化传承的深厚张力。 相似文献
15.
黄贤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40-43
清词选本作为词总集中一个独特的类别,对清词的传播和中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清词选本的编选过程中,通过序、跋以及词作数量多少的安排,编选者得以表达自己的词学主张和创作实绩。词选往往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个标志,同时词选的编纂也为编纂者赢得了名声,所以在词的选本中编者的词作通常明显多于其他的词人。更为重要的是,词选的刊刻折射出了词学发展的演变史,通过对词选的梳理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词学名家的接受程度,以及词学风气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黄群英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70-73
张大千诗词审美因时代际遇和个人经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古今、中外的融合与个人的偏好结合得非常巧妙而自然,其诗词在亦真亦幻、古典与现代、灵韵与思索、豪放与含蓄之间自由穿梭,使得他的诗词审美丰富多样而又呈现别样的美丽,探究其诗词审美变革的具体内涵,以寻求张大千诗词审美变革的独特韵味,从而彰显其诗词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7.
《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纯真质朴、热烈奔放;李商隐笔下的爱情诗,深情绵渺,含蓄蕴藉。在中国情诗的历史长河中,两者既有关联性又有相异性。 相似文献
18.
别菊珍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55-57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20首,在陶渊明诗集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从思想性这一方面赏析了《饮酒》诗。对《饮酒》组诗思想性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抒发出理想无法实现的忧愤;表达出对黑暗现实和颓靡世风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9.
探讨语言展开方式与文学的关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学内部的决定性因素。现代汉语诗歌的自由赋予了叙事以方便,而叙事在现代汉语诗歌中则作为钙质甚至骨架而成了硬度的象征。诗歌同样可以成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如果能够建立一门“诗歌叙事学”,则现代汉语诗歌的理论言说将会获得新的锐利眼光和新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0.
周效柱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8(6):43-46
《诗薮》是明代中后期一部体系完备、内容丰赡、论述严密的诗话著作,它对明代的文学复古运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格调"之外力倡"神韵",于"体格声调"中融入"兴象风神",试图以"神韵"来消解"格调"造成的限制,成为向"神韵论"过渡的桥梁。同时,它在体例、结构方法诸方面构建了诗学批评著作的新标准,颇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诗学理论。但是由于受传统反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之贬抑多于褒奖,研究不够深入和客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