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直线方程y0y=p(x+x0)的几何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文[1]、[2]、[3]分别给出了直线方程:x_0x y_0y=r~2,(x_0x)/a~2 (y_0y)/b~2=1,(x_0x)/a~2-(y_0y)/b~2=1的3种几何意义,笔者认为直线方程:y_0y=p(x_0 x)(p>0)也有类似的几何意义,而且它揭示了圆及二次曲线内在的一般规律.定理1:若点 P(x_0,y_0)在抛物线 y~2=  相似文献   

3.
文[2]作为文[1]的续文,在直线方程(x_0x)/(a~2) (y_0y)/b~2=1的三种几何意义探讨启发下,给出了直线方程(x_0x)/(a~2)-(y_0y)/(b~2)=1的几何意义.本文再给出直线方程y_0y=p(x x_0)的几何意义,以告对此类问题的探讨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4.
1 x0x y0y=R2的几何意义 我们知道,若P(x0y0)在圆x2 y2=R2上则x0x y0y=R2是过P(x0y0)点的圆的切线;若P(x0,y0)在圆外,过P点作圆的切线PA,PB,其中A,B是切点,则x0x y0y=R2是直线AB的方程;若P(x0,y0)在圆内,直线x0x y0y=R2与圆x2 y2=R2外离,其几何意义是什么?笔者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发现其几何意义是:过P(x0,y0)任作一弦AB,过A,B分别作圆的切线l1、l2,l1、l2交点的轨迹是直线x0x y0y=R2.  相似文献   

5.
朱明侠 《数学教学通讯》2007,(11):64-64,F0003
文[2]作为文[1]的续文,在直线方程x0x/a^2+y0y/b^2=1的三种几何意义探讨启发下,给出了直线方程x0x/a^2-y0y/b^2=1的几何意义.本文再给出直线方程y0y=p(x+x0)的几何意义,以告对此类问题的探讨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6.
7.
8.
9.
我们知道,若P(x0,y0)是圆x^2 y^2=r^2上的点,则x0x y0y=r^2是该圆的切线;若P(x0,y0)是抛物线y^2=2px上的点,则y0y=p(x0 x)是该抛物线的切线.  相似文献   

10.
文 [1][2]研究了当点P(X0,Y0)分别在圆和椭园上及其内部、外部时,直线方程x0x/a^2 y0y/b^2=1的几何意义,本文将探讨点P(x0,y0)分别在双曲线x^2/a^2-y^2/b^2=1上及其内部,外部时,直线方程x0x/a^2-y0y/b^2=1的几何意义,并给出了它的一些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方程(x4 y4 z4)2=2(x8 y8 z8)的所有整数解(x,y,z).  相似文献   

12.
设p是素数,k为自然数,d>1为奇数。该文运用初等方法证明了不定方程x(x+d)(x+2d)(x+3d)=p2ky(y+d)(y+2d)(y+3d)没有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代数数论的方法,证明了不定方程x^2+64=4y^13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丢番图方程x~3+y~6=pz~2及其计算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p≡ 5 (mod 6 )为素数 ,证明了丢番图方程x3 +y6=pz2 在p≡ 5 (mod12 )时均无正整数解 ,在p≡11(mod12 )时均有无穷多组正整数解 ,并且还获得了方程全部正整数解的通解公式 ,同时编写了计算正整数解的计算程序 ,可以很方便地计算该方程的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不定方程x^3+1=103y^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递归数列、同余式、平方剩余以及Pell方程解的性质证明了不定方程x^3+1=103y^2仅有整数解(x,y)=(-1,0).  相似文献   

16.
利用代数数论的方法,证明了不定方程x^2+4^2n=y^3其中n∈N,x≡1(mod2),x,y∈Z)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17.
利用 fermat无穷递降法证明了方程 x4+mx2 y2 +ny4=z2 在 (m,n) =(6 ,- 30 ) ,(- 12 ,15 6 ) ,(- 6 ,- 6 ) ,(12 ,6 0 )时均无正整数解 ,并且获得了方程在 (m ,n) =(- 6 ,± 30 ) ,(- 12 ,6 0 ) ,(12 ,- 84) ,(6 ,- 6 ) ,(12 ,15 6 )时的无穷多组正整数解的通解公式 ,从而完善了 Aubry等人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8.
证明了:如果D是适合D=5(mod6)奇素数,则方程x^3 8=3Dy^2没有适合god(x,y)=1的正整数解(x,y).  相似文献   

19.
设a是大于1的正整数.本文运用初等数论方法证明了:方程a4x(x+1)(x+2)(x+3)=y(y+1)(y+2)(y+3)无正整数解(x,y).  相似文献   

20.
现行中学数学试验教材中反函数是这样定义的: 函数y=f(x)(x∈A)中,设它的值域为C.我们根据这个函数中x、y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得到x=φ(y).如果对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φ(y),x在A中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φ(y)就表示y是自变量,x是自变量y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φ(y)(y∈C)叫做y=f(x)(x∈A)的反函数.记作x=f-1(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