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学会寓深奥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2.借助想象和联想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主题;3.借助比喻、夸张或拟人化等修辞手法来表现主题。1.巧妙构思,言近旨远。在《论寓言的本质》中,莱辛给“寓言”所下的定义是:“要是我们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件特殊的事件上,同时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可见,寓言的写作其实也很简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构思上,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什么的问题首先来谈谈教什么的问题。让我们从"学情视角"入手,结合文体特征和年段目标,分三年级和六年级来逐一分析。1.三年级学生适合学什么作为三年级的课文,《鹬蚌相争》真正的教学价值在哪里呢?研究其文体,就"寓言"而言,是教材中第一次明确出现"寓言"这一文体名,因此,要让学生对"寓言"有个初步的认识,对寓言产生"一见钟情",并掌握简单的阅读寓言的方法。就"故事"而言,则可以做到:梳理故事表达顺序,明白故事大概内容;推敲关键词语,发现故事生动的奥秘;学习讲故事,争取把这个故事讲得生动、具体。因此可将"寓言"与"故事"  相似文献   

3.
[阅读烛光]同学们,你们听过《自相矛盾》、《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刻舟求剑》、《陶罐和瓦罐》、《蚊子和狮子》这些故事吗?相信你们无论是在教材中或者是课外的读物里,都是不只一次地阅读过这些作品吧?那么,你能不能说出这些文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不能也编写一篇这样的小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和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学写寓言小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一种隐含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故事。“寓”的意思就是寄托,也就是把作者的思想寄托在一个生动的故事里,让人们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获得一些教训。寓言故事通常…  相似文献   

4.
说起合同,大家可能都不陌生,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份特殊的合同,叫做“父女之间的道德合同”,签订合同的双方是安徽省青阳县下岗工人宋昌华和他的女儿宋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对父女签订一份合同?这个合同的签订又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5.
<正>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关于生金蛋的鹅的故事:一天早晨,一位农夫发现自家的鹅窝中有一枚金灿灿的蛋。他把蛋带回家,惊喜地发现这是一枚金蛋。自此以后,鹅每天下一枚金蛋,农夫每天都把金蛋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快变得富有起来。慢慢地,农夫越来越贪心。他想要是我把鹅的肚子划开,不就能得到更多的金蛋了吗?于是,他把鹅杀了,但鹅的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农夫再也得不到金蛋了。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如果不懂得知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新课,初识寓言师:同学们,我们在小学时曾学过许多短小而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均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比如说《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等。这些故事我们都把它叫做———寓言。刚才我们回顾了小学时学过的几则寓言,那么国外有没有比较有名的寓言呢?生:有,如《伊索寓言》。师:很好,谁来介绍一下?生: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一个奴隶,他擅长创作寓言,讽刺权贵,后来被权贵所杀。生:(补充)后人将他写的寓言编辑成册就成为《伊索寓言》。师:同学们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比较有名的两则———《…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新课,初识寓言师:同学们,我们在小学时曾学过许多短小而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均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比如说《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等。这些故事我们都把它们叫做——寓言。刚才我们回顾了小学时学过的几则寓言,那么国外有没有比较有名的寓言呢?生:有,如《伊索寓言》。师:很好,谁来介绍一下?生: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一个奴隶,他擅长创作寓言,讽刺权贵,后来被权贵所杀。生:(补充)后人将他写的寓言编辑成册就成为《伊索寓言》。师:同学们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比较有名的两则——…  相似文献   

8.
潘莉 《教育评论》2007,(5):126-129
所谓道德叙事,是指教育者以口头或文字的方式,叙述蕴涵着道德价值的故事,如寓言、童话、神话、历史故事、生活事件等,从而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存在方式,道德叙事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千百年来,道德叙事以其教育内容的直观、教育过程的自然以及与生命意义的关联,而受到西方道德教育家的青睐。《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圣经》、《美德书》、《父母听不到的故事》等,都在讲述故事中传递着人类道德与价值。不同时期的教育家们虽然都给予道德故事以重要的地位,但他们对于道德故事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和运用的认…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师:我们今天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陶做的罐子和铁做的罐子哪一个更加坚固?生:铁罐。师:与铁罐的坚固相比,陶罐有什么特点?生:陶罐是用泥土制作的,掉到地上就会破碎。师:那么,坚固的铁罐和易碎的陶罐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来看这篇课文。课文是一篇寓言。什么是寓言?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最早的儿童读物是伊索寓言,它有资格同圣经故事、佛教故事放在一起来叙说。连中国最早从西方舶来的儿童故事也是伊索寓言。那是在我国明朝,介绍进来的时候叫“况义”,就是讲个故事让你明白一个道理的意思。“况义”这个名词虽不能与西方接轨,但很符合寓言的文体特点。寓言一定得给人讲个道理。讲道理,人往往不爱听,人爱听故事。既然你爱听故事,那么,好,我就给你讲故事,我把道理含蓄在故事里。这种内蕴在寓言里的道理就该是一个普遍性的准则,就该是一个真理。   据说寓言是一个女神。女神漫游四方,流落在街头小巷,一群…  相似文献   

11.
常规教学寓言的方法就是把寓言读明白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在教学中一反常规,通过让学生扮演角色讲故事,经教师巧妙点拨后学生轻轻松松领悟寓意。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来讲文中的故事,体会角色的想法和做法。下面是我的一段课堂实录:(一生到台前)师:你是谁?请你介绍一下行吗?生:养羊的人。师:你好,养羊人。生:你好。师:听说“亡羊补牢”的故事就发生在你的身上,是吗?生:是的。师:你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好吗?(教师随机引导,不知不觉把全体学生带入讲故事的情境之中,气…  相似文献   

12.
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对寓言这种特殊的文体,假如我们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教学,那就发挥不了寓言这种体裁特殊的功能。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根据寓言的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以及相对应的策略呢?  相似文献   

13.
话本小说借助道德修辞教育民众,其道德修辞呈现为三种话语类型:基于道德标准的人物和事件议论句;用于道德指导的格言俗语引用式祈使句;富于道德内涵的故事陈述句.文化来源的复杂性,导致这三种话语类型语义的一致或冲突.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里说:“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于是,有的同学就认为钱钟书也像卢梭一样,反对儿童读寓言。真的吗?小孩子到底该不该读寓言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探究一下钱先生挖掘出的寓言的新意:蝙蝠的故事,揭露的是“变色龙”式生活态度的劣性;蚂蚁和促织的故事,批评的是借他人之名为自己张目以至借此谋生的奇怪文学现象;狗和影子的故事,嘲笑的是人没有自知的可悲;天文家的故事,昭示的是人巴结、趋上的弱点;乌鸦的故事,阐释的是皮毛(外表)与内在没有必然联系的客观规律,鞭挞…  相似文献   

15.
《牧师的黑面纱》(The Minister's Black Veil)是美国十九世纪初最重要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cl Hawthorne,1804—1864)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故事重述》中最为出色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充满了寓意和象征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新英格兰牧师突然戴上神秘黑纱的故事。作者在序言中声称“象征着不同的含义”并又名为“道德寓言”。那么,我们要问,霍桑在这含混的象征和忧郁的寓言中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张静 《教育文汇》2012,(12):31-31
“努力把自己教成孩子”是于永正老师的一句名言。说起我崇尚的这句格言,还有一段故事呢。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寓言,这些寓言篇幅短小,含义深刻。如何教学这类课文呢?笔者进行过一些探索,有如下认识和做法: 一、把握特征,探索寓言启迪功能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它外表是生动活泼的故事,内里却含深刻的哲理。法国著名寓言家拉·封丹曾把故事比作躯体,把寓意比作灵魂。身体是有形的,而灵魂是无形的。但灵魂是  相似文献   

18.
寓言部落     
部落酋长发言古印度寓言非常丰富,影响遍及南亚、中东各国,是世界三大寓言体系之一,后又东传中国,西传欧洲。古印度寓言分两大系统:一是宗教性寓言,以佛经寓言为代表;二是世俗性寓言,以《五卷书》为代表。印度寓言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体式上韵散夹杂,叙事基本用散文,角色对话中穿插格言性的诗歌;在结构上为串连式,一个大故事往往串接很多小故事;在题材上人物故事与动物故事都比较多,既不同于希腊寓言以动物故事为主,也不同于中国寓言以人物故事为主;在风格上具有神秘浪漫特色,想像丰富。印度现代伟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歌和散文…  相似文献   

19.
有关《狼来了》的道德劝诫故事虽然已被讨论过,然而其中有些模糊的概念仍然没有得到及时澄清。这个故事的劝诫逻辑是从一个对行动者自身利益有影响的坏的后果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遵守道德的约束,人们往往直观地把这种逻辑归结为功利主义的道德逻辑,进而对其展开批评。其实,功利主义也许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这个故事。作为功利主义道德哲学的后果主义伦理学能够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北宋名相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我们都很熟。要从水中救人,一般是使人离开水,即把落水者拉出缸,这对正是儿童的司马光来说很难,那么能否让水离开人呢?往问题的反面一想,于是有了砸缸救人的千古佳话,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即从正面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