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中国文明西来说”,虽已在现代理论与文化史上受到过否定,但因种种原因,近年来再度泛起。“西来说”的实质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一元文化观,文明的起源存在一定的交互性,将中国古代文明完全溯源于外来,很容易滑入民族虚无主义。仅因中国古代文明相对晚成的文字史就将中国文明的起源归于“西来”,是缺乏文明自识与自信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刘师培是中国近代古文经学大师,革命派营垒中的理论家。他的《左传》学既以精深的学养为根基,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金量”,同时也折射出了他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文化意蕴。对于20世纪初叶与“疑古”相对立的史学流派的形成,尤其对于钱穆的《向歆父子年谱》,刘师培的《左传》学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中西大学的心灵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话语中的大学精神不同于西方话语中的大学理念,这两个概念之间不具有通约性,不能简单相互引用或转换,这两个词语的差异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文化中大学的心灵差异,精神和理念在大学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发生的作用、功能也不同。大学的健全发展既需要有高远的大学精神,又需要有切合实际的大学理念,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和西方化进行了一次粗浅却又比较全面的对话,或说它对中西化进行了首次格义,形成了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在内的中国社会变革方案。其目标虽然朦胧,但是指向中国需要有一个新国家,从而使这场旧式农民战争具有了近代社会变革运动的新内涵、新特点,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换句话说,中国近代化是以器物、制度和精神的变革融构一体为其序幕的。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们借登州(烟台)被迫开放之机,以办学、施医为手段办起了一批新型学校和医院,从而孕育了当年的齐鲁大学和现在的潍坊教育学院、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看待历史,才能吸取一切先进文化科学知识,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原理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中西医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异同比较,综合分析了二者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现实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阐明了中西医学是相互对立的两套理论体系,但二者并非毫不相干,而是前后相通的两道门.作者认为中西医的交融、结合是历史的必然,既符合时立统一的规律,又符合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流浪"是世界性的文化母题,更是深埋人类内心的永恒欲求。"流浪"也总是和"家园""出行""回家"等情愫联系,交织出丰富多样的创作和研究主题。然而,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的不同,"流浪"在母题的共性之外也凸显出显著的差异。以往对此命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著作颇为丰富,但大多是从某个特定地域的人们的"流浪情绪"或者"流浪心理"作以分析。另不少是针对文学作品中的"流浪"、"流浪汉"等意象的总结探究。文章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发现"流浪情结"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之处,并且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亦是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8.
倪吾诚是一个“多余人”的典型形象。中西化的撞击冲突是使其成为“多余人”的历史原因,倪吾诚在现实生活中的迷惘,挣扎,无力,失败,符合典型的“多余人”特征,倪吾诚与其他“多余人”比较,同中有异,个性鲜明。倪吾诚的是性格的悲剧,是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讲历史逻辑"为大学历史教育的理念,既可以区别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中学"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为做好二者的衔接确定依据,也可以使之避免与"讲理论逻辑"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重复.以历史细节论证历史逻辑,是增进该课程教学实效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李森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大师。他通过对儒家思想在现代中国命运的探讨,将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传统思想的变迁归之于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从而使他成为费正清“冲击-回应”模式的坚决捍卫。  相似文献   

11.
“中体西用”的嬗变: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基础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重新诠释。文章通过探讨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