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下,教读课以老师讲为主,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自读课则是让学生将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无论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每篇文章可以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教会学生阅读,是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初始化工程,是语文备课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这第一步如果没走好,将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严重后果.很多语文教师感慨:教了这么多年书,可每每拿到一篇新的课文时仍然不清楚该教给学生些什么.正确把握教材文本,真正做到"用教材教",已成为众  相似文献   

3.
正总的来说,石老师走的是目标教学的路子,一课一得是他语文课堂教学的风格。具体说来,石老师有如下值得学习的做法。一、妙用课文教语文石老师的课是一课一得,每一节课目标明确,用课文做例子,主教语文学习技能,授孩子以渔,让孩子获得终身学习语文的方法。石老师不单纯教课文,课文只是他的工具,他用课文教语文。石老师亲自上课,教《月光曲》(人教版六上第八组课文),为的是教学生"判断文章记叙的主体",让学生以后对此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良好思维品质、真正提高语文课堂实效,语文老师应回归文本,重视对文本的科学解读。然而语文教材中的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堂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文本的自身特征及学生实际来研读教材,选择好学习课文的切入点,集中精力解决好一个具体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在课堂当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抓住文本的"舒展点""动情点""小标点""拓展点""探究点",构建"精约型"语文课堂,从而激活学生的阅读热情,开拓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谁都知道,语文教学需要语文味儿,语文课堂要教“语文”。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却在教“课文”。在他们的意识中,课文就是语文。其实,“课文”与“语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课文也就是教材中二十几篇而已,而语文的内涵与外延则更为丰富,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文到生活,从阅读到文化等。凡是用语言概括的,用文字书写的,简而言之,都是语文。其实,编者也试图让教材立体化、课文语文化。然而,大多一线教师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毕竟受知识、地域以及理念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围绕课文而教,结果自然把语文越教越窄,导致学生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对一线教师来说,要让教课文真正成为教成语文,最重要的是方向、思路。简单地说,就是三方面的拓展:拓展生活、拓展文化、拓展阅读,从而丰富课文的内涵,拓宽课文的外延,从而让课文与语文对接,实现教材语文化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非常重要。新的课程改革更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尊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依据,要了解学情,因生制宜。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形成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真正的"教语文",是检验语文教学改革有效与否的试金石。课堂上传统的"教课文"只是关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大意的理解,并没有体现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技巧和语文素养的培训。把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教语文"的学堂不能仅仅只是教师对课文的阐释,需要在教学中抓住教学关键点,利用课文"相似性"特点,探寻独特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廖昌尧 《海南教育》2014,(16):32-33
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佳作,蕴含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也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载体、好老师。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倾向于阅读与理解,又或是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而对文章的写法指导这一环节显得很薄弱,即使有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平淡无味。其实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抓住课文写作特点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部分,一直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一大改变是从"教课文"到"教阅读",阅读教学策略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提问策略又是阅读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帮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天天在教学生"阅读"。毋庸讳言,我们的老师天天在"教课文"",课文"教了不少,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多数没有多大长进。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我听了八区二小朱金凤老师在八公山区第三届中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中的参赛课,印象较为深刻。本课所使用的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教材——《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分别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纵观全文,课文篇幅较长,语言优美。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呢?我想必须把握年段和教材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巧妙地定位课堂,定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效利用文本的资源,引导学生朗读、想象,进一步深入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语言美。走进朱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环环相扣,情  相似文献   

12.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据的语文教学的比重远远超过语文教学的任何构成要素。语文教材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阅读材料,阅读教学自然占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语文学习的绝大部分内容是阅读教材上的课文,语文考核中阅读所占的分数比例也较大。从这些因素上看,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实表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大量阅读,学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来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状态,阅读与写作分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融人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教材进行增删、选择和重组,在保证阅读的认识、教育、审美等基本功能的同时.兼顾学生学习语言、训练写作的要求。这样,凭借课文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语文研究性阅读可以由学生视自身实际情况而定,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关课题,从而进行深入的阅读与研究,也可以由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与研究。语文研究性阅读是一种既以课文学习为过程、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语文课堂学习在网络运用的基础上又加强了阅读教学的时效性,学生们的阅读量增多,从而对文本的理解也更深入。因此如何走出语文阅读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将研究性学习与教材学习有效结合,创建适合每位学生学习的语文课堂,是当下每位语文老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因势利导,灵活有效;把握特性,巧用对策;转变意识,转换角色等几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最近语文教学大呼“转身”,我所理解的“转身”并非要彻底转变语文教学的方向。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增长了诸多语文因素。课堂教语文,教会学生学语文需要的不是改变而是思想意识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切合。我想语文教师站稳语文教学立场才是“转身”的真正含义。低年级阅读应着力于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解词能力的渗透、字词句的朗读、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初步自主读懂课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册的语文教材中,阅读教学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阅读教学为其它语文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加强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让阅读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在阅读教学时,许多老师往往都是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用教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不仅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积累词语的有效手段。自主阅读让语文课堂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本文针对新生代学生的特点,根据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色浅谈了我在语文课堂上围绕自主阅读而进行的教学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18.
唐少华 《辽宁教育》2013,(12):41-42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往往非常丰富,既不能课文有什么就教什么,也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或者觉得什么好教就教什么;而应该根据语文教材的原生和教学这双重价值确定一篇课文特有的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语文教材的价值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语文教材价值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课文的原生价值,并在原生价值获得的过程中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丰富学生的言语生命。  相似文献   

19.
略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应和精读课文的教学一样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学生对课文也没留下多少印象。长此以往,学生并没有在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不用说阅读能力的发展了。  相似文献   

20.
总揽全册教材。首先,要教学生阅读课本说明,让学生了解编书的指导思想,明确语文学习目的,了解课本的总体结构,最主要的是明确每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例如:初中第二册教材主要是记叙文,第三册侧重于说明文,第四册侧重于议论文……其次,还要让学生明确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学习要求,了解本册的语法知识重点是什么。这样,通过阅读说明和目录,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了。阅读整单元教材。在学生对整册教材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再教学生系统地阅读整个单元,教学生了解每个单元训练重点是什么,每个单元围绕训练重点组编了哪些课文,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