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目标: 1.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脉络,体味作者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的写作特点,培养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3.
课时安排:2课时(加一个早读) 时间安排: 1.利用早读通读熟读课文,重点解决字音、字形、断句、轻重音等问题。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第一课时:辨主旨,品细节,注重基础知识。 3.第二课时:赏析艺术特色,注重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4.
5.
归有光(1506-1571年)的《项脊轩志》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常常被选入教材。这篇文章的正文写于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这一年作者才19岁;其补文部分,即——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益矣。  相似文献   

6.
《项脊轩志》是一篇极具情感魅力的文言文,本文是作者的亲身教学体验,将情感元素引入课堂,不仅使课堂生动、诗意,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项脊轩志》是一篇极具情感魅力的文言文,本文是作者的亲身教学体验,将情感元素引入课堂,不仅使课堂生动、诗意,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项脊轩志》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统篇目。教学时不可“年年岁岁花相似”,应遵循“新教材、新概念、新教法”的宗旨,对教学设计进行革新。 一、归氏散文及《项脊轩志》 归有光是明中叶以后反拟古的唐宋派成就最高的作家,对当时主盟文坛、一呼百应的王世贞大加抨击。归的创作成就令敌手王世贞折服,称赞他“千载有公,  相似文献   

9.
盛庆丰 《学语文》2003,(1):36-37
阅读和写作应当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对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取写作因子,给学生以写作上的示范,则是更好地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教学原则,这个例子既是阅读的,同时又是写作的,用好它,大有裨益。归有光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正是这样一个极好的“例子”,在阅读层面的背后,它蕴含的是关于写作的真谛。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将之发掘出来,或者仅是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那或许是教学中的遗憾。具体来说,这篇散文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三方面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文本解读 《项脊轩志》一文属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内容,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用一问旧屋作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感人至深的小事。  相似文献   

11.
再好的章也有不足。高语第三册言散《项脊轩志》在选入教材时,在“殆有神护”后边删掉了一段议论,原是: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相似文献   

12.
《项脊轩志》是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极富情感性。这篇文章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对亲人的深厚情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的教材,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导入—— 师:古人常说“人生四大喜事”,指的是哪四大喜事啊?  相似文献   

14.
归有光的散文以情见长,其《项脊轩志》从小处落笔,多富人情味,全文前喜后悲,饱蘸深情,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5.
从文体特征看,《项脊轩志》这一文言散文名篇呈现出明显的诗性特征。从文学本体论层面看,《项脊轩志》具备诗性精神。基于诗性解读,文章提出了《项脊轩志》的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归有光因《项脊轩志》这一篇抒情佳作,而被闻一多先生称为“欧公以来唯一顶天立地的人物”。这篇散几经周折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获得了作为散精品的应有地位,可是几处不甚妥帖的译注,却影响了这颗圆润之玉的光泽。  相似文献   

17.
曹庆中 《甘肃教育》2001,(12):31-3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于1995年修订发行的中学语文课本,是全国使用较为普遍的教材,其中《高级中学·语文第五册(必修)》所设定的自读课文《项脊轩志》以志物叙事、记事抒情见长,并充分体现了被黄宗羲所赞叹的写妇女志传“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的文风章骨。此文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应该产生读之有感、仿之有益的效果。遗憾的是对于文中个别词语的注释以及段落的删减则使本人久惑难明,现只得不掩浅陋,竭愚力询,并将自己的探索和悟解忝呈于此,以引珠玉。人教社编发的高中语文教材虽几经改动和修订,但明人归有…  相似文献   

18.
何小五 《学语文》2013,(3):15-16
[教学目标]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2.体会文章感情.学习其感情表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创意说明 :一篇作品的产生有其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 ,也有作者身份、思想、性格、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 ,这两方面的因素就构成了作者创作时的语境 ,作品创作时的语境决定了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等。因此学生深入地理解某种语境下产生的作品 ,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从文本出发 ,分析、体验文本内容 ,尝试还原作者创作时的语境 ,以此为出发点理解作品。这样既可以使学习的过程生动有趣 ,又能深入地理解文章。教学《项脊轩志》 ,通过悲欢离合的日常琐事的叙述表达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特点 ,适合用此种方法。语境教学课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20.
《项脊轩志》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散文,这篇散文以叙事的真实传神、抒情的诚挚感人著称。细细品读便能体会到,文章不只因为写了亲情,写得真切,更因为他写的是悲剧,抒的是悲情。所以才会震撼人心,感人至深,“读之使人欲涕”(黄宗羲评语)。那么,文章的悲情主要在哪里?本文试作如下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