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类文本     
试题回放《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课标考试大纲》)将现代文阅读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并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必考内容,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选考内容。这样的分类是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规定“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实际是告诫人们,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语文考试各个知识点中得分率较低的考点。据统计,江西省自主命题以来该考点的难度系数在0.48~0.62之间,很多考生得分不到该考点的一半。因此,一部分考生错误地认为,文学类文本平时阅读与不阅读没有区别,复习与不复习一个样,以致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产生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凭借,因此教师要准确地解读文本,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徐哲野 《语文知识》2014,(11):20-22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本解读的质量与深度就决定了这堂课的质量与内涵。然而现今,在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线现场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语文教师往往在扮演好自己的课堂角色方面表现出色,如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精心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预设并解读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等,而在文本解读方面却是令人担忧:常常解读不到位甚至出现错误解读。更为糟糕的是,许多一线老师甚至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或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不知道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6.
关于"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就已经提出了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提法,最早是在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在内容上有了较大改变,将现代文阅读按文本分成了三类——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其中,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出现在选考部分。  相似文献   

7.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此,“文本”这一新理念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然而,由于“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用过来的术语,许多语文教师对“文本”的内涵及特征把握不准确,语文教学中一度出现文本失落的现象。本文试从分析文本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剖析当今语文教学中处理文本的失误,并进一步指出解决之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辽宁省近几年的考题看,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小说阅读,2010年考查了王安忆的小说《洗澡》,属于中国当代小说:2011年考查了乌拉圭作家比亚纳的小说《怪人》,属于外国现代小说;2012年考查了王琼华的小说《最后的黄豆》,属于中国当代小说:2013年考查了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的小说《圣诞夜的歌声》,属于外国现代小说。由此可见,2014年高考依旧会延续小说的考查。  相似文献   

9.
曹芳 《现代语文》2009,(3):69-69
阅读教学具有强烈的综合性:上下几千年,无所不通;纵横几万里,无处不在:中外百余国,无所不容;宏观与微观,无所不表……这种综合性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如何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百花齐放的语文教材中开放性施教,如何提升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如何遵循课标的精神让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和大量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四个主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建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新课程条件下,阅读教学中,要让对话成为架设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桥梁。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12.
刘玲玲 《考试周刊》2013,(90):29-29
阅读是人生不可缺少之事,是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了解时事的基本人口,是陶冶情操、提高文学审美能力的必由之路。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担负培养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魅力、提高学生基本阅读能力及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基木任务。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切实提高语文素养"。"适当的方法"究竟有哪些呢?怎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一直是困扰阅读教学的棘手问题,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14.
王卓 《高中生》2014,(8):5-5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但从近两年阅卷的情况来看,考生在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欣赏作品的形象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许多考生不能对文本作整体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答题时存在文本理解不准、审题不清、要点不全、表述模糊、答题思路不清晰等多种问题。因此,考生在复习冲刺阶段,要特别重视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提高分析、综合、鉴赏、探究、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培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习惯,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鉴赏”部分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应该看到.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确实存在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自我感悟自主体验,忽视学生阅读个性发展的偏向。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面貌开始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三文学类文本复习课存在着"题海战""填鸭式"的乱象,激活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能够让高三复习课教学回归本位。激活认知结构的复习课教学,提倡以学生为本,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重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阅读价值最大化,使高三复习课形式多样化,使复习效果显著化。  相似文献   

18.
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类试题的考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命题规律】1.体会词句含意型。一般情况下,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词句含意的考查.重在对那些包含在文中具有指代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词语的含意深奥的句子的考查。常见命题形式有:①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某句的深刻含意;②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③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如2011年高考四川卷第14题:怎样理解第1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恸)提出了实用类文本的概念,它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而广泛的。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有些课堂“对话”中出现了为求生成,淡化文本价值;追求形式,弱化文本内容;盲目拓展,虚化文本意蕴的倾向,对话变了味,走了形,值得引起重视。本文试着就课堂“有效对话”要立足文本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