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克稳 《天津教育》2014,(23):47-49
学校的特色发展源于学校对教育本质的不懈追求,即把握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区域文化特征和学校实际,不断求索,长期坚持,最终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我校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以服务引进科技,以科技发展经济的典型移民区域,差异群体构成了区域多元文化环境。学校根据这一特征,加之对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本着“以生为本,优质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多元开放教育”的学校特色,并将其阐释为“学校要创设一种对已有文化差异的学生间相互尊重、包容,并能持续发展的内在及外在的环境,学生通过在此环境中的学习和成长,在使其思想和能力得以适合发展的同时形成鲜明的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2.
美好的课程改革愿景,必须与学校的文化相结合;理想的课程方案,必须与学校的特点相融合。因此,课改理念、课程方案校本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学校课程领导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的存在有其特殊的国情和土壤。在我国,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激发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和教师发展的必要性等。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人们重新审视校本课程时则提出另一概念: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相比,课程校本化更具专业性质,学校自主权的空间也更大。在此专业空间内,学校中有关教育主体与学校外教育主体各司其职,形成尽可能大的教育合力,是课程校本化的关键,也是我国学校课程开发自主权在现实中得到落实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只有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细胞,才能转化为师生的自觉意识与行为,而这个浸润转化的过程就是课程化过程。新课改引发的学校教育转型,要求建构素质教育新图景,必须以学校教育课程化为根本途径和着力点。七年前我校从企业办学的阵痛中改制而来,校园还是“下雨一身泥。刮风沙尘暴”的破烂环境,一种似乎看不到希望的迷茫在大家心中蔓延。伴随七年课程改革,学校走上了课程化建设的发展新路:着力课程系统建构和内涵发展,形成了课程化引动学校整体变革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深层次变革:育人环境大为改观,师生在丰富有效的课程实践中主动、快乐、有个性地发展,课堂效益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而这一切.皆源于学校多年课程化建设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校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提升了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5.
从学校实践的视野考察,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可以理解为校长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校长成功的课程领导需要构建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在实践中认真处理学生对课程丰富性要求与学校提供条件有限性、学校承载的升学压力与通过课程领导彰显个性、课程领导期望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匹配、课程领导与各类领导角色之间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蔡骏 《现代教学》2006,(1):42-43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促进学校的错位发展,确定独特的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与个性。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秩序将对学校发展的重大影响,于是我们选择以建立新秩序、建设新课程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2002年9月,我们开始启动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才能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要促进学校发展,关键要提升课程的领导力,其主要途径有:要以学校课程方案研制为前提,提高课程规划的科学性;以生成性教学研究为重点,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以特色课程的完善为突破,提高课程建设的全面性;以教育教学环节优化为关键,提高课程管理的适切性;以教师队伍整体发展为保障,提高课程改革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8.
蒋志明 《上海教育》2009,(21):37-39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校长必须明确课程领导力的意义、学校课程实施的现状、课程改革的思路。校长只有具有课程领导力,才能增强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效应,从而促进轻负担、高质量课程改革。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是进一步推进二期课改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当前课程改革深化有困难的大背景下,校长必须整合学校政策、环境、人员等各项资源,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以有效推动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领导力是创造性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校长只有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才能深层次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所以,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高,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使命,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笔者在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也生发了一此思考。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建设和管理,是国家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学校把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交给教师,为教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同时,学校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本文从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价值追求和具体的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从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内涵、高职院校定位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两个方面指出,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开发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构建学校特色、弥补分科课程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独特性原则、综合实践性原则和先进性原则。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时要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渐进式推广策略。循序渐进;同时,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变化性。一般不固化成带共性的稳定的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付出很大的工作量。因此要建立长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文萱 《现代教学》2006,(12):52-53
学校课程包括同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对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部有统一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只能是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几乎不可能照顾到各地各类各级学校的具体特殊性,也很难满足当今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价值观和办学宗旨。我校在全面、科学地分析校情的前提下,明确了学校的课程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黄马福 《生活教育》2012,(13):57-59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更是学生素养能力培养的基石。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校本课程就应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国家课程虽然体现了国家意志,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进行校本化改造,实现由理想课程向实践课程的转化。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既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又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几年来,育才课程文化围绕“爱阅读,爱运动,爱劳动”三个核心习惯的培养,以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为目标,追求“六年影响一生”的精神价值,通过全员全程的参与,以“完善和丰富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围绕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这一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核展开实践,形成独有特色的育才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以下简称“课程领导力项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在《基于问题解决——上海市提升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实施回顾》一文中详细阐述了项目背景、顶层设计、实践探索、特色和成效等。学科课程建设是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的九个子项目之一。本文重点阐述学科课程建设与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笔者所在的浙江省诸暨市浣江小学教育集团共两校一园,其中浣江小学是诸暨的百年名校,创办于1916年;行知小学、行知幼儿园是2011年9月建成的新校。目前,两校一园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为指导,整合艺术教育、国学经典、口才教育等传统项目优势,正扎实开展省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中教师课程意识的建立》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多基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往往忽视了教师群体的整体提高,致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个体行为。同时,学校教育往往聚焦于显性的学生课堂。其实,学校除了有显性的学生课堂,还存在隐性的“教师课堂”。“教师课堂”是支撑学生课堂,促进学生发展的支点。为此,我校通过构建“教师课堂”,努力把校本研修课程化。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是经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通过的上海市重点课题,也是贯彻落实《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抓手。该项目于2010年启动,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校本化建设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建设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满足个体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形成学校特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学校教学管理要积极研究并解决教师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发挥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校本课程建设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仅靠政策的推动,而忽略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就有可能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或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点缀。  相似文献   

20.
课程是组成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完成学校各种教育目的、任务、工作的有效媒介。但是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性格的个性差异,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又一个媒介。这也是教育改革深入的产物,不过校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