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艳 《教师博览》2023,(24):26-29
建构“立学课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链接学生的生活、助推学生“探索”、指向学生“应用”、回归学生“创造”。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用问题来引领,通过创设“问题场”、设计“问题链”、刷新“问题域”、提炼“问题核”,来夯实“立学课堂”建构基础、引领“立学课堂”建构实践、优化“立学课堂”建构品质、落实“立学课堂”建构旨归。  相似文献   

2.
“问题导学”是基于以学带教、动态教学基础下的 一种高效课堂模式。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兴趣教 学,时刻关注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从而带动学生学 习的自主性,开展课堂问题探讨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并解 决问题。“问题导学”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课堂与实 践相结合“走出去”和“迎进来”。教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教 学,思想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荣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教学,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师就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营造课堂“问题空间”,引起学生主动思考。但是,教师很多时候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只需回答“是”、“不是”,“对”还是“不对”或者简单说出答案。  相似文献   

4.
活力美术课     
传统的课堂是“大课堂”,踊跃回答问题的往往只有几个学生,而大多数学生是“沉默的羔羊”,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更有少数学生滥竽充数,不懂装懂,甚至人在曹营心在汉,游离于课堂之外。这样的课堂,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相似文献   

5.
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问题解决理论认为思堆是起源于问题的.而问题却是数学的“心脏”。新课程下的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应以“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帝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打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设置高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创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堆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中,指向文本理解的问题设计,是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力量.问题设计应坚持“三有”原则:其一曰“有文”,在文本的细微之处品咂,才能设计出让课堂因之增彩的问题;其二曰“有人”,问题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情境聚焦,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逐层深入,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对接碰撞;其三曰“有纲”,问题应该指向教学目标,问题理应带动课堂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7.
“问题导学”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创设阶梯型问题,引领思维发展;关注“问题导学”过程,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打造有思想的课堂,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问题设计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历史课堂中,有意义问题的预先设计与适时提出,既是引发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主动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学生建构知识、理解历史、保持探索历史兴趣的关键。课堂观察结果表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是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的理想途径。然而,笔者在日常听课、公开课观摩中发现,一线历史教师采用“问题教学...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 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是教学的载体,它推动着课堂教 学的进程。然而,目前的很多课堂仍然呈现所谓的“假课堂”, 满堂提问的现象还是存在,留给学生的只有狹窄的思维空间, 课堂教学“肤浅”,缺乏“深度”。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避免这 些现象,就必须在“问题”上下功夫,用“真问题”组织数学课堂 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借助“问题卡”可以捕捉学生预习的问题和课后或单元生成的问题,解决课堂的互动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时空得到延伸,促进学生的问题化学习。课前“提问卡”是抓课堂起点问题,可以概括预估问题;课中“任务卡”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解决互动问题;课后“答疑卡”是知识的巩固深化,可以解释再生问题;单元“问题本”是知识的积累反思。可以深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问题学生”是当下教育领域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现实的建构性和过程性,因而提供了研究“问题学生”的新的视野。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课堂问答、课堂朗读、目光交流等方面的“问题学生”的社会建构过程探析,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转变对“问题学生”固有观念的独到见解:对“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本质主义转向建构主义、对“问题学生”的认识方式从类属性转向个体性。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课堂上教师的问题设计就很重要。教师可抓住课堂有利时机提问,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可不拘泥于“标准答案”及时地设疑质疑,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自己的独特性;可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逗”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可准确搜寻出问题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可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总之,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假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思维含量较低的问题、指向不明的问题、思维难度过大的问题。“真问题”的设计,要把握好问题的梯度,调节好问题的密度,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引领学生的自我反思,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思维的激发有重要作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问题链,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让课堂“活”起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目前,如何巧用问题链激活高中物理课堂,成为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问题驱动下的数学课堂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的机械和沉闷,使教师“教”得更有效,学生“学”得更积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真实的、递进式的多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充分发挥问题在“教”与“学”中的价值,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稳固的、全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学贵有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保持活跃的思维,教师做学生的启发者与提问者,提前设计好设问点,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与均衡性。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是当今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而“创新能力”来自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应从课堂教学开始,怎样才能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呢?我觉得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开始.  相似文献   

18.
五环问题导学,即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生本课堂”为理念,课堂由“教”向“学”转变,以“问题“为中心,围绕“中心问题”,递度设置若干个子问题,运用聚焦问题、激活旧知、展示新知、应用新知、拓展迁移的“五环节问题导学法”,搭建积极的心理意向和学习意义,不断激发学生探知“问题”的“自觉”,通过系统化的知识“建构”,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中课堂问题设王是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它有很大的作用: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主要有类比式,矛盾式,渐进式。数学教学中课堂问题设王应做到:“脑里有教材,心中有学生;以动求活,以活促思”;“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课堂上,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真问题”?翻阅字典,发现字典上对“问题”的解释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可见,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必须有一定的困难,没有任何困难、对学生没有任何挑战、不会产生矛盾的“问题”绝对不是好问题!前不久,笔者执教“可能性”一课,便经历了一次“孕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