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典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化璀璨的瑰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缔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绪,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经典文学阅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阅读建议:以教材经典为依托,以教材拓展为重点,以师生交流为关键,以活动渗透为手段,以践行经典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当前,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体系当中的关键维度,使得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渗透意义,并将其融入于经典诵读当中,使得小学语文教育更加凸显文化传承价值,本文就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传统文化使用思路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教师》2019,(23)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柱是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文章阐述了语文课要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实际,课内外结合,渗透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载体和工具,需不断改革以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但它的改革不能超出民族文化本质所能存在的限度.语文教育是借助语言文字使人在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最基本的手段,是推动文化发展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具.  相似文献   

5.
对联,兴起于唐宋之间,盛行于明清之际,千百年来,已经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成为我们民俗的一部分。尽管它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还不能与唐诗、宋词、元曲等相提并论,但是,如林则徐等名家撰写的名联,丝毫不比诗词曲逊色。况且,对联比诗词曲等文学样式更普及,更实用,至今还活跃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考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经典文化,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奠基。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复杂的词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组成要素。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是人类中某个民族所创造的。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探讨它的成败得  相似文献   

8.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社会对语文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重要一点是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所以,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党海珍 《考试周刊》2014,(52):40-40
<正>诗词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可谓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它经典的语言、深沉的内容、格调的美妙,古往今来,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文人雅士。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不断受西方文化强力冲击的当代小学生来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能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里,让他们置身于诗情画意般的氛围中,爱上传统文化,爱上语文。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一、注重积累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在传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高等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作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高等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接着阐述当前高等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最后论述了高等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以便可以更好地使我国高等语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不断深入和深化的阶段,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育人功能,充分体现课程优势,为立德树人做出积极贡献。本文所做的传统文化形成高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思考,有许多值得人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典型语文课程资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进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目标,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结,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孙汉青 《现代教学》2015,(Z1):14-15
"语文"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语言和文字",二是"语言和文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不言自明,即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并能灵活运用,同时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写作能力,这是其工具性的一面。而人文性的一面则是希望通过语言文学的化育和熏陶,以养成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有涵养、有知识、有品位、有思想的人。语文教学的内容自然是语言、文字、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优秀的文学作品,范围很广,包括古今中外,历来语文教材的编排也大体遵循这一思  相似文献   

15.
吴玉华 《考试周刊》2010,(22):47-48
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应试教育的牵引、众多媒体的干扰.经典阅读令人堪忧。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经典阅读势在必行,它是提高个人素养和民族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江旭华 《考试周刊》2014,(55):37-3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是中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诵读经典美文、阅读经典名著、生活中继承传统文化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些做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促进其身心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确保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活动。语文,作为人类特有的工具,不仅是取得物质文明的必要工具,而且是获得精神文明的必要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在不断加强,尤其是在一个人的小学年龄段根植传统文化的意识和思想,才能使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赋予时代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以语文的形式存在,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本位思想。基于此,首先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随后从四个角度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此仅供相关人士进行交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33):2-3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又兼诗人身份,他的诗歌创作中多带有儒家义理精思的表达。朱熹一生多从事学术交流与教育活动实践,在他以这些活动为中心创作的诗歌中,可见他对性情中和、情通理得、尽性成德等儒家传统教化哲学思想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教师》2019,(36)
中华民族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在发展中孕育了不少文化的瑰宝,支撑着民族的精神体系,古诗词便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一方面能够由浅入深地接触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让文化自信根植在心灵之中,同时,古诗词也是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文章将以小学语文教育为基础,探讨传统文化融入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