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甫《秋兴八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州的秋日萧瑟,诗人晚年贫病缠身,孤舟飘泊,关切国家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其间又穿插对长安宫殿、昆明池水的追述,表现诗人时而孤独、时而悲忿、时而欢快、时而兴奋、时而豪情满怀、时而沉郁不安的心情。表现手法各不相同,又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乐章。  相似文献   

2.
钱谦益于明末著述的《读杜小笺》对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了笺注,入清之后,《钱注杜诗》又更为详尽地为这八首诗作了注解.两次笺注侧重不同,方法各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钱氏在“天崩地解”之后,于笺注《秋兴八首》中,以史证诗,寄寓其对前明的忠诚,满怀遗民之痛.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97):16-17
《秋兴八首》中的时空不仅仅是对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在诗人杜甫述怀抒情的过程中,它表现为一种历史观念和宇宙意识。《秋兴八首》中的每一首诗都展示了一个不同的空间,或历史,或现实,或想象,或真实。它们以独特的画面感组成了一个无比壮阔的时空和完整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4.
杜甫是七律诗写作的集大成者.七律组诗是他的独创,其代表作<秋兴八首>在结构上相当完美.本文就其艺术结构作出细致分析,认为该诗由线状结构和网状结构组合而成,是中国古代七律组诗艺术结构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5.
钱谦益对杜甫《秋兴八首》的结构解读具有学术超前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钱氏的《钱注杜诗·秋兴八首》对此组诗结构作了细致全面的分析解读。第二钱氏《后秋兴》成功的创作实践为人们展示了《秋兴八首》精妙的组诗结构和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知,钱谦益对杜甫《秋兴八首》的结构解读达到了理论与实践双峰并峙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长安是杜甫生活了近十年的地方,在那里,他满怀“安社稷,济苍生”的远大抱负.后因战乱四处漂泊,颠沛流离,对长安的依恋愈发强烈.因为长安在他这样的文人眼里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它已内化成了皇权的象征.所以诗人这样一种对故土家园的依恋不舍其实也是一种忠君思阙的情感体现,这种情感在他的《秋兴八首》中体现尤为强烈.  相似文献   

7.
写作于夔州的《秋兴八首》是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评论《秋兴八首》者大多从思想、艺术两方面入手。夔州时期是杜甫论诗思想的深化、成熟期。考察杜甫此期论诗思想的转变轨迹以及这种转变对律诗创作所产生的思想、艺术的影响,就可以从诗论的角度深刻探讨《秋兴八首》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清初贾开宗的《秋兴八首偶论》是杜诗学史上第一部专论杜诗《秋兴八首》的著作。该书首次较为明确地指出《秋兴八首》的文学渊源,并将这一组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析,在论析中体现出较强的体系性和系统性。贾开宗还将比附经典的论诗方法贯穿了对整个组诗的解析,表现出较明显的经学倾向。此外,他在解诗中倾注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国家倾覆的悲叹,有借杜诗之杯酒,浇自己之块垒的意味。不过贾开宗解杜有时求之过深,时有穿凿之处。总之,该书论析透辟,新见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其论杜特色和文献价值应引起治杜诗学史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鉴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功利化倾向,笔者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鉴赏古诗词,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必修3)的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为例,利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鉴赏这两首古诗,体会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杜甫是唐代成就斐然的诗人之一,《秋兴八首》是杜甫七律组诗中的翘首之作。利用文学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法来探究作品中各种空间元素的设置及其组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以及艺术表现方式。作者在《秋兴八首》中写到了很多地景、人事、典故,并运用艺术之笔将这些元素巧妙融合,通过地理要素的构建和时空要素的组合变换来伤时恤己,抒发自己客居他乡的飘零无依之感和对故都的眷恋、对国家兴衰的慨叹以及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垂死低吟的悲凉。  相似文献   

11.
杜甫在夔州所作的《秋兴八首》多被认为是感慨国事的佳作,其实老病交加的他在《秋兴八首》里还委婉地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凭借着"意象"的多义阐释和"色彩词"情感表达,他将"感慨国事"这一条明线和"愧念妻子"这一条暗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秋兴八首》是杜甫七律的代表作,欧美、中国港台、日韩等都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他们在声韵、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来自大陆、台湾的华人学者对欧美《秋兴八首》研究的推动功莫大焉。欧美学者喜从大处着眼,从诗体发展演变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港台的《秋兴八首》研究者众多,学术成果丰硕;日韩学界多喜欢做注释、考证、翻译等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名师一课,一个小时左右中浓缩的可能是一生的积淀。若能用心体会积累,语文学习与考试将不再是难点。若你有特别喜爱或难懂的课文,尽管对我们吐露,名师的心血结晶将让你洞悉课文的奥妙。“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便工”,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了无数灾难,却也让上悯国难、下痛民穷的杜甫,在人生的暮年,用离乱的血泪,写出了许多沧桑精工的律诗名篇。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选用的律诗  相似文献   

14.
戴敏 《语文天地》2012,(11):23-24
一位好教师,其优秀之处,往往在于他的精彩点拨、积极引导,从而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使课堂充满情趣、机智、创造,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重新定义了教学模式,赋予了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本文以《鸿门宴》的教学为例,以"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及"课外延伸"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就如何将翻转课堂模式科学、合理地运用在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之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推进,作为基础学科的初中生物学科,已经成为当前整体教学体系当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身为初中生物教师如何能够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有序的进行,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师备课、课堂中的问题设计、情景教学的组织、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思维的有效延伸五个方面,详细地阐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乐学生物,但乐学并不等于会学,教师应不断探寻生物高效教学策略,以打造生物高效课堂。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以教促学,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学习及讨论探究,进而实现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18.
19.
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巧妙地借用团队合作的力量进行思维攻克,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本文结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实践,浅谈在此过程中合作学习的应用,以实现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和高效课堂的构建。一、问题式激发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有目的、有意识地合作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巧设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给予学生具体的问题和任务,使学  相似文献   

20.
《古诗十九首》有多重意蕴,我们今天就是要讲它意蕴的丰富。不知作者是造成《古诗十九首》多义性的第一个原因,因为你无从比附,这使它的意思反而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