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收录南阳师范学院作者论文的情况,为科学研究管理提供参考.通过Web ofKnowledge数据库,以在地址词段选用"Nanyang"或者"Nan Yang"作为检索词,在检索结果中选择"CHINA",在单位机构名称中选择"NAN YANG NORMAL UNIV"、"NANYANG NORMAL COLL"、NANYANG TEACHERS COLL"以及"NANYANGNORMAL UNIV"进行年度收录量、国际合作度、作者单位、被收录论文来源、作者以及被引频次等检索.结果表明1998年以来,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收录南阳师范学院作者论文234篇,其中被引频次≥1的论文有131篇,被引文献数量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55.98%.最高被引为27次.收录论文最多的作者是GUO Ying-chen,有30篇论文被收录;收录最多之年是2011年,有62篇论文被收录;合作最多的单位是河南师范大学(HENAN NORMAL UNIV),合作论文21篇;来源最多的期刊是《无机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有17篇论文被收录;研究最多的学科是化学(CHEMISTRY),有98篇论文,其中无机化学与核化学(CHEMISTRY INORGANIC NUCLEAR)38篇.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收录南阳师范学院作者论文中有44%的论文未被引用,被引频次≤3次的论文有78篇,占被引文献总数的59.54%.因此在重视论文收录数量的同时,应该将提高论文质量列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被清代学者章学诚称为"体大而虑周"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周密体系的文艺理论专著。而在这部从总体把握文艺理论的著作中,只有一个作家被单独成篇并且集中笔墨来论述,那就是在《辨骚》篇中被作者充分肯定和褒扬的屈原。本文将从作者的楚辞观来论述其奇与艳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3.
简帛文献《五行》篇出土后,国内外各界学者对简帛《五行》篇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在诸如简帛《五行》篇的创作时代、作者、学派归属问题;简帛《五行》篇的比较研究;思孟"五行"与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关系;荀子为何对思孟"五行"学说进行批判等问题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学界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思孟"五行"说,也得以知道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所批判的"思孟学派"是于史有征的。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语篇教学"为主。而语篇"是指文本教学中所表达的完整语义,"语篇意识"则一种基于"语篇教学"之上的教学引导,其引导学生理解特定语境下的语篇信息。在语篇中,教师建立知识的框,从而使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但是,数年的教经验,笔者发现"语篇教学"中存在"教师与学生提问"的学难题。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但是,学生在自主思考时难免会有一些肤浅问题存。这时,教师正应去引导学生重拾"语篇",善于引导学生问,设计一些有价值而有意义的问题。倘若,教师忽略了学生提问"的实效性,而"学生提问"的重要性就不能促进学成果高效生成,以及及时了解学生学情。这篇文章从四面谈及教学中有效"提问"。  相似文献   

5.
文章由辨正学界对《原道》篇中"文"、"道"、"德"、"自然"等基本概念的不同意见入手,探索《原道》篇的精义。作者认为,刘勰在《原道》篇中所说的"文"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形象或符号组织,这比以往文论中本来就属于广义文学观的"文"的观念外延更大。但由于刘勰将"文"与"道"结合起来思考,认为"文"是"道"所派生出来的万物的属性("德"),实际上便是从形而上的意义上思考文学艺术的本体,体现出深刻的反思意识。而刘勰立足于"文"、"道"、"德"三个基本概念的论述逻辑更是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尝试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集中体现了中国文论步入了自觉时代。  相似文献   

6.
《草木篇》及其作者流沙河,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受到批判,二十年后才得到平反。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草木篇》这首诗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艺术特色:一是虚构与真实的统一,二是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刘伟林的《秘密》是篇很有意味的小说。《秘密》的真正意味并不在"秘密"本身,而是"秘密"背后的女性心理。母亲和姐姐的冲突,并非简单的家庭伦理冲突,而是隐含着特殊的女性心理。作者讲述母亲的"秘密"是假,真正的用意恰恰在于表现姐姐心理的成长过程,而这个过程既是独特的,又富有一般性意义,因此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元功能出发,以情态取向及其量值为理论依据,选取大学英语教学语篇作为分析语料,借助情态取向评价分析,使读者从对情感从单纯的"是"和"否"的理解,上升到了有高低轻重的层次之分。通过运用人际功能的情态评价手段,对某些情感较强的文章进行语篇分析,可以帮助读者融入到语篇的具体语境中,挖掘作者的情感起伏,促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刘春 《文教资料》2011,(13):6-7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苏轼的《石钟山记》,作为北宋游记散文的代表,两文都是通过记游以说理的上乘之作。文章通过"同中求异"、"辨异求同"的比较研读,指出了两篇游记在实践作者的文学主张、表达方式、主旨阐发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旨趣和特色,在古代游记散文中各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笔者认为要深入细致地品味、分析作品的语言,从品味语言途径来了解作者,分析作者的感情,以此获得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情感体验。试以两篇教材为例分析作者情感,提升学生的认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1.
黄国君 《教师》2011,(2):51-51
一、借"文本"的修辞手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文本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和联想的余地,抓住其中的契机,可以让学生兴趣大增。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相似文献   

12.
《同学少年》2010,(6):52-52
在某篇标题为《灯火阑珊不夜城》的报道中,作者怀着美好的意愿,展示了该市灯光璀璨、雍容华美的除夕夜景。但标题却误用了"灯火阑珊"一词。"阑珊"共有五种含义。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而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是人性的试金石。作者又用春秋笔法"寓褒贬,别善恶","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写出真实的人物,至今人人还是可以"取以自镜"的,因而,《儒林外史》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卜磊 《考试周刊》2012,(52):31-33
培根是英国文艺时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论说文集Essays是英国文学中的经典。其名篇"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被多次翻译成中文,其中水天同的《论结婚与独身》和何新的《论婚姻》两篇译文却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将从语篇和语体的视角对这两篇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讨论翻译中影响作者翻译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适时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能够客观而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就是研究、了解和理解作品的作者;"论世",实际上是要研究作品与它产生的时代的关系。文言作品《人琴俱亡》,讲的是东晋王子猷和兄弟王献之的故事,表达的是兄弟之情。但如果把这篇短文的主题仅仅定位在"兄弟之情"上,则不免显得肤浅而缺乏深度。教学时,可通过"知人论世",客观而准确地解读这篇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二拍"中的婚恋小说有25篇,其中有12篇认为故事中男女之姻缘是前世注定的,约占所有婚恋小说篇目的48%。这些宿命婚恋小说虽明言宿命,实际上都表现青年男女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时代主题,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宿命论思想是作者制造悬念的一种方法,为故事情节制造巧合、删枝削蔓的提供了观念支持。  相似文献   

17.
邵凤森 《成才之路》2010,(17):44-44
《听听那冷雨》是台湾地区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浓浓的乡情、乡愁都注入了这篇优美的诗化散文中。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细细读来,文中的每一个字词无不浸透着作者的乡情、离愁、别怨。  相似文献   

18.
《金钱的魔力》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笑"进行描写,采用了极其夸张、讽刺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把裁缝店员工托德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刻画出来了。教学中,我抓住"笑"字,引导学生积累语言,领悟情感,体会写法,让"笑"声飘荡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9.
Halliday关于语言教学三个层面理论对于采用语篇分析方法组织"高级英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三个层面所设计的"三读"教法可以帮助我们读出语篇的"能说"、"能表"和"能做"。通过语篇分析《潜水鸟》,我们采用从语言的表层逐步深入到作者的心理和对其心理产生影响的社会和文化,从而揭示出造成故事主人公皮格特悲剧的种种因素: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己的无知造成了她心灵的扭曲,这一扭曲又加重了她的自我封闭,并最终导致了她心理的崩溃而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特别是Martin和Rose的评价理论从语境、及物性、评价系统等方面对"联合国秘书长2004年新年致辞"进行积极语篇分析,探讨语篇作者如何利用语言资源,特别是评价系统的资源,在隐含中明确地传达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