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余恨 《传媒》2003,(7):30-31
一提到南京报业,业内人士便会想到刺刀见红令人不寒而栗的价格战.南京报业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报业市场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南京报业,业内人士便会想到刺刀见红令人不寒而栗的价格战。南京报业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报业市场的一个典型代表。 作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城市其实并不算大,人口也并不算多,加上流动人口也不过六七百万左右。然而,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仅日报就有十几家,而争夺几乎同一读者人群的早报就达到六七家之多。尽管这几年来现代快报等一战成名,算是杀出了一条“血路”,但如果回  相似文献   

3.
2004年可以称作是南京媒体的“资本运作年”。一方面,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集团)“疯狂”投资南京媒体;另一方面,各家媒体也对巨额的业外资金抛出了“橄榄枝”。在电视领域,南京电视台体、生活、信息3个频道都已名花有主.其中信息频道被中外合资企业深圳金棕榈影视有限公司买断;在报业市场,先后有8家报刊引入社会资本.投资金额近2亿。  相似文献   

4.
5.
1999年,对中国的报业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继成都、南宁、西安、武汉之后,南京又爆发了报业大战。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的这次报业大战持续时间长(从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竞争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年中,南京的报业经过激烈的“震荡”和“洗盘”,“状况惨烈”。南京的报业竞争虽然是当今报坛的一朵浪花,但它带给新闻界的思考却是多方面的。 “ 0、1、2、3、4、5、”── 由报纸价格引起的思考 价格战是南京这一轮报业竞争的主要特征。早在1999年3月,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改…  相似文献   

6.
周钢  张顺军 《新闻前哨》2007,(11):28-31
报业同质化,也叫报业趋同化,是指"具有不同起点和不同特点的报纸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市场竞争相互吸取对手的优势和特点,从而逐渐形成相似特征的动态过程"。说到底,报业同质化就是指报纸的竞争性趋同现象。翻阅、梳理当前对于报业同质竞争的研究资料,笔者发现,虽然自都市报产生不久起,报业同质化便成为学界和业界不断探讨的话题,但对"竞争为何会引发同质化现象"这一问题,即同质化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却缺乏必要的理论阐释。本文从"报业  相似文献   

7.
报纸,作为一个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广东,经济繁荣,报业活跃。中央级、省级、地市级的报纸纵横交错,“抢城掠地”:党委机关报和都市类报纸、综合性的和专业性的报纸、日报和晚报短兵相接.“刀光剑影”:“抢”新闻、“抢”广告、“抢”订户更是令大家枕戈待旦,精神高度紧张:同质竞争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新媒体及广电媒体对报纸的冲击了。  相似文献   

8.
陈翔 《传媒观察》2007,(8):12-14
成都报业市场竞争在中国报业市场化转型的格局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自1995年《华西都市报》首创都市报模式以来,原本沉寂平庸的成都报业市场瞬时风云俱生,在短短一两年内,跻身中国报业竞争前沿,甚至引领中国报业竞争风向标。也正是在《华西都市报》的崛起和办报模式的带动下,成都报业市场成为中国都市报的发祥地,成都报业市场竞争代表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业竞争的一面旗帜。在以都市报竞争为特色的成都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9.
10.
万波  谢炎午 《今传媒》2004,(1):18-19
问题一、《阳光报》2月21日更名改版,这意味着过去一直表面“与世无争”的《经济新报》以主动的姿态加入了西安报业竞争。这对西安报业意味着什么?思考:值得少部分人骄傲,但却是大部分人的不幸。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数量和质量失衡,谈笑有商人,失意尽骚客。有些问题不是钱能完全解决的,比如智慧的问题,比如文化的问题,比如思想的问题。所以,赚大钱的报纸,未必是树立精神标杆的报纸,未必是攀上智慧高地的报纸,未必是尽展文化魅力的报纸。我认为,西安缺一张报纸形态的城市文化名片,它体现西安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制高点,能够引领人,提高人,激励…  相似文献   

11.
12.
13.
持续八年之久的报业大战,2003年明显地沉寂下来,就连《新京报》这样的重磅炸弹似乎也撼动不了市场几分。报业大战会不会持续下去?新一轮媒体竞争热潮是否到来?透视这场报业大战,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15.
南昌报业现象 近年来,南昌的报业可谓群雄逐鹿、全面开花,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都市消费报、经济晚报你追我赶,尤其是2002年8月江西商报与成都商报的合作并改版杀入南昌市场,使得原本不太平静的报业竞争更是波澜迭起,出现了“火爆”景象,显示出令人欣喜的局面。但随着市场竞争带来的互相学习和模仿,一种现象在报业竞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在激烈的报业经济竞争、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报业高层管理者把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了关注具体的经营战术上,而忽略了对报业经济的整体战略研究,然而不能回避中国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赖正斌 《传媒》2006,(12):70-7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报界过了十几年的"太平日子".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报业的平静被打破,竞争的激流开始汹涌起来.一批完全市场化的报纸迅速崛起,比如名扬中原的《楚天都市报》、《大河报》,声震西北的《华商报》,称雄西南的《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横跨珠三角的《南方都市报》等,在报业市场上掀起一浪又一浪的竞争波澜.  相似文献   

18.
皮传荣 《新闻界》2005,(6):89-90,117
《重庆时报》总编辑柳祖源在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的发言《挤掉一切水份坚硬生存》中表示:“现在,都市报必须以核心竞争力进入市场的特定位置,满足受众的特定需求,新的游戏规则开始了。”柳祖源找到的这个新的游戏规则,笔者理解就是做出特色,就是差异化竞争。柳祖源进一步提出:“必须确定市场边界,确定各自深度耕耘的范围。谁的边界越清晰,谁的市场控制能力就越强。”,“新一轮的都市报竞争,首先是发掘自身的优势。”他强调“必须把我们自己的优势极端化,以此来确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挤掉一切水份,坚硬地生存。”山柳祖源讲话的核心点,就是差异化竞争策略,依靠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庆时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以其30多万份的发行量跃居重庆各报之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应"报业消亡论"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衰落论,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报纸"拐点"的常态化,以及新媒体介质更迭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未来,并指出所谓转型不能规避衰落的论断根源于转型的"技术化"和"利润化"误区,只有抓住"报纸—读者"关系这一本质,转型才找到了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20.
缪围琴 《传媒》2008,(8):36-38
新兴媒体形态的高速发展,正在影响和催化着传媒业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的变革。未知与变数,挑战与颠覆,已经成为传媒市场竞争的关键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