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以锦 《新闻前哨》2007,(10):34-36
传媒教育的所谓"学",就是传媒学问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术",就是从事传媒工作的技艺,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对"学"和"术"的理解不同会引起这样那样的争论,两者结合得不好也会引发学界和业界的非议。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10,(7):56-56
何建新在2010年第5期《新闻战线》刊文认为,纸媒在常变常新的传媒生态中应做到:需要改变的,当机立断;不能改变的,仍须坚守。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行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互联网与传媒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对传媒经济的影响,明确了"碎片化""个性化""注意力经济"是互联网经济下影响传媒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用户需求和传媒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客观地分析了传媒经济的发展趋势,为构建传媒经济新生态奠定了基础。坚持注意力经济为核心,打造满足市场碎片化需求的内容,满足用户个性需求;构建适应碎片化发展的矩阵传播模式,适应用户多元需求;实现大数据精准分析,增强市场把控能力,营造传媒经济新生态,大力发展传媒"眼球经济"。  相似文献   

4.
“新闻寻租”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新闻界》2005,(1):82-83
在传媒及传媒从业者逐渐在市场化环境生存的今天,“传媒腐败”已经不能用传统语词意义上的“有偿新闻”来涵盖和解释。理由有二:其一、传统“有偿新闻”一般等同于“红包新闻”,而在新的社会现象中,“红包新闻”只表现为“传媒腐败”中最为普遍、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二,传统“有偿新闻”一般只针对新闻从业者个体的个别违规现象,而如今发展到传媒以单位行为进行的有偿违规新闻操作,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在报纸上已经很难看到不熟悉的生字和生词了,广播中,许多现场直播自然的口误让群众喜闻乐见。主持人的口头语和大白话也是听起来那么顺耳:电视新闻类节目除了中央和地方的新闻联播以外,我们都很难看到正襟危坐、一板一眼照提词器播报新闻的场面。说也好,播也好,都是传媒与受众对接的一种方式而已。怎么样对接好,就怎么对接,群众是评判的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三农"知识的传播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建设新农村传媒生态的关键所在。数字出版作为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其所包含的现代化数字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媒体置于市场竞争中,这是中国媒体在这十年中经历的最为惊心动魄的嬗变。很多东西都变了:大环境变了——对外,中国加入WTO,跨国传媒巨头各显神通抢滩中国;在内,媒体断奶了,新闻体制改革让中国媒体成为自食其力的经济实体。行业环境变了——报业集团的竞争硝烟弥漫;受众环境变了——人们更加理性,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卓越人才的前沿阵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社会推进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而在媒介革新与平台盛行的环境下,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实践形式在“双创”理念引领中焕发新的思路。建构融媒体时代卓越传媒人才“双创”平台生态需要把握大学、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间关系,三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作用并生成了传媒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的四重维度,分别是:产学研一体的理论指导平台;跨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平台;技能实践的创新服务平台;双创成果的综合转化平台。不难发现,从课程教育模式到社会实践应用,“双创”平台的体系建构融通了理论与实践的互构导向,为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瓶颈、提高传媒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经验方法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正>“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几百年前《三国演义》里的这句古话似乎早已参透了当今新闻传媒行业的“合”与“分”。“合”,即“融合”、“整合”,而“分”,即“分立”、“分化”。从传媒形态的角度来看,所谓“融合”是各种传媒形态之间的融合,比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这是外在的融合。而从传媒个体的角度来看,“融合”则是各传媒个体自身资源的融合,比如传统的报业、广播电视媒体自身各种信息资源的融合,这是内部的融合。外部融合只是融合的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21世纪新闻传媒业至少需要专家学者型、媒介融合型、经营管理型、新闻(传媒)策划型、技能应用型等五类新闻传媒人才。然而,以系科单面化为主导的传统新闻传媒教育模式弊端凸显,所培养的单面化人才难以达到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在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背景下,通过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增设“经典原著”课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等途径,有望培养出“体”(通识)“用”(专业)融合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的运营方式使得不同类型的媒体包括广播电台的竞争不断增大,再加上人们需求的改变,更是增加了广播传媒的发展难度,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广播传媒培养主持风格的作用以及意义,阐述何为"雅""俗",来分析在广播传媒当中"雅""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远距离现场直播是广播电视传媒的一种“无距离”传播手段。无距离障碍,无认知障碍,无接受障碍。远距离现场直播正是对电视快速边界传播优势的利用和发挥。采用远距离现场直播满足了观众对异地信息的开放性和选择性需求,同时也顺应了当前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与发表在今年三月《传媒天地》上的《省委书记与新闻记者的“君子协定”》一文,是同一个作者写的两篇文章,题同文不同──是我们在看到作者的那篇文章后,特约作者补充内容、重新写出的。发表在这里,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的一个礼物。   同时,在文后附载《传媒天地》发表的《省委书记与新闻记者的“君子协定”》一文和《传媒天地》的编者按语,除了给读者留下一点资料外,还以此表示对同业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网络社会中风行着各路以"哥""姐"为称号的人物,引发公众和传媒的热议,其中典型的如"犀利哥"、"凤姐"。本文认为,无论是否出于炒作目的或存在网络推手助推,这些"哥""姐"们接受的是大众狂欢式、围观式的消费。在传媒消费主义视域下,"哥""姐"现象之热背后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式微,人文精神和传统消费文化价值的沦丧,以及大众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弱化。  相似文献   

15.
《新闻导刊》2005,(5):48-48
温家宝总理提醒我们的新闻记要懂一点“穷人经济学”。新一届中央领导将“穷人经济学”纳入科学发展观,引为“执政为民”的新理念,这对我们新闻传媒保持清醒头脑,正确深入地研究和处理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纠正和弥补新闻传媒在“舆论为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偏差和缺失,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青 《军事记者》2003,(12):46-47
“三贴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是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要求。我国传媒要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关键在于坚持“三贴近”。“三贴近”思想为当前我国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的新闻改革提供了总体方向。认真领会和贯彻这一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是新闻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坚持“三贴近”,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任何传媒都是一定阶级、政党利益和意志的代表。世界上没有任何超阶级的传媒。我国传媒是党领导下的宣传舆论机构,是党的耳目喉舌。当前,加强党对传媒…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媒行业不断取得发展的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浮出水面。其中,"有偿新闻"的不断出现,值得传媒行业和机构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予以杜绝。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谁掌握了下一代传媒人,谁就掌握了下一代传媒;谁掌握了传媒,谁就掌握了未来。承担着全国80%的新闻宣传工作任务的地市报人,更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中坚力量。引导报社记者、编辑甚至经营人员走入新闻行业的第一任老师,一般都是记者部主任。选好记者部主任,用好记者部主任,对报社的未来发展、对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人才队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地市报社记者部主任,要树立五种"意识",当好五大"员"。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谁掌握了下一代传媒人,谁就掌握了下一代传媒;谁掌握了传媒,谁就掌握了未来。承担着全国80%的新闻宣传工作任务的地市报人,更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中坚力量。引导报社记者、编辑甚至经营人员走入新闻行业的第一任老师,一般都是记者部主任。选好记者部主任,用好记者部主任,时报社的未来发展、对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人才队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地市报社记者部主任,要树立五种“意识”,当好五大“员”。  相似文献   

20.
罗晓雯 《新闻世界》2004,(11):67-67
建国以来.我国的传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党政机关的一部分.因而记采访工作也是党政工作的一部分.任何人接受采访亦被视为责无旁待的“任务”。现在情形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去年的报刊治理中.行政权力退出了较为广泛的传媒市场,传媒从编务到经营.均需自主管理.但由挂靠机关任命主要负责人、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舆论导向。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使用的是“监督”概念.不是直接干预。这种新情况下讨论“采访权”.应注意记和传媒“权力”背景的弱化,采访成为记职业的一道工作程序.不再是特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