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恰当的专利组合价值测度是国家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制定合理产业技术政策的必要保障;是企业技术合作、交易等得以顺利进行的前置条件。本文以复杂专利组合价值测度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分析视角出发,在选取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综合比较与统计相关的方法判断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接着研究不同专利组之间的价值组合,运用结构方程竞争性比较来确定专利组合最佳分组;利用组指数套索回归找出关键变量组和关键变量,构造双层复杂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模型。在以药品为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药品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以几何平均为佳、组间则按照专利性质分组为优,并得到药品专利组合价值公式。进而将不同方法加以对比,分析本文方法合理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复杂双层专利组合为研究对象、使用结构方程竞争性分析获得专利组合最优分组形式、选择组指数套索回归以确定专利组合定价模型。模型符合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现实数据特点,同时将组合结构分析与组合价值评价相结合,能够有效捕捉专利组合的内在价值。本文丰富了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拓展了专利组合价值与评价维度的测度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基于专利寿命视角,探究潜在高价值专利识别方法,快速精准识别早期高价值专利。[研究方法]结合已有专利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构建潜在高价值专利评估指标体系;以无线网络通信技术领域为例,构建潜在高价值专利识别指标数据集;采用Lasso回归对指标进行约简,构建潜在高价值专利识别特征集;采用机器学习生存预测算法构建专利生存风险预测模型,根据设置的生存风险评分阈值,实现潜在高价值专利识别。[研究结论]构建了基于专利寿命视角的潜在高价值专利识别模型,并且以无线网络通信技术领域专利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证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识别早期高价值专利,有利于企业和决策部门较早进行高价值专利的定向培育。  相似文献   

3.
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科技项目成果中的技术专利群为研究对象,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了专利价值评价流程。运用基于数据挖掘的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得到可以操作的专利指标值,并使用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评判法的专利测评模型,对整个专利群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专利资产的价值分布特性,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专利价值评估的关键指标和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用于专利价值的“二元分类评估方法”。该方法采取定量指标评价和专家打分的主客观相结合方式分别得到专利定量指标价值度和定性指标价值度,两者结合得到专利综合价值度,这可综合评估专利价值高低,进而为知识产权管理和专利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专利资产的价值分布特性,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专利价值评估的关键指标和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构建用于专利价值的二元分类评估方法。该方法采取定量指标评价和专家打分的主客观相结合方式,分别得到专利定量指标价值度和定性指标价值度,两者结合得到专利综合价值度,这可综合评估专利价值高低,进而为知识产权管理和专利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文献基础上,从专利价值、企业经营状况和外部融资环境三个维度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间的模糊性、存在依赖和反馈关系,运用模糊网络分析法构建专利融资能力评价模型,得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权重并以某上市公司的某项发明专利为例,进行专利融资能力的测算。该模型有助于从量化角度衡量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融资能力,促进专利融资相关参与者的运作,有助于企业研判影响质押融资能力的关键要素,形成优化专利组合、提高专利质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专利指标评价研究基础上,构建专利实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对我国专利实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实证应用分析,验证评价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并对我国专利实力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更加突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作为知识产权运营的先决条件,是知识产权商业化运用的前提。本文在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检索行业核心技术相关专利,采用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研究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模型,评估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的价值,帮助挖掘核心技术专利,并验证评估指标体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专利运营服务对支撑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成果市场化、资本化与构筑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35家战略性新兴企业专利运营活动进行梳理,归纳出支撑性、基础性和保护性三大类专利运营活动以及专利规划、研发与专利获权、专利保护等八小类专利运营活动;以“中介条件”作为专利运营过程中断裂点识别依据,明确数据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代理服务和贯标服务五类专利运营服务需求;建立专利运营活动、潜在断裂点与服务需求匹配框架,发现一项专利运营活动存在多项细分服务需求、不同专利运营活动间存在共性服务需求;提出企业专利运营活动过程断裂点动态识别、基于服务需求建立和完善专利运营服务架构、单一服务或组合服务的灵活服务模式等建议。本研究可为基于用户需求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专利运营服务供需匹配精准度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合理定价与精准评估价格是专利交易服务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用于评估无形资产的传统方法已不适用于专利价格的评价。为此,从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3个层面选取8个二级评估指标,通过专利各指标权重来反映专利间的可匹配性,利用熵权法构建专利价格预测模型,基于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场所联盟2005—2021年的320件单件专利成交价格,引入市场已达成交易形成的实际成交价作为估值基础,运用专利评估指标综合权重匹配法构建专利价格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稳健性检验定价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基于熵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赋值合理,基于专利价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专利价格预测模型有效,且在随机样本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加入预测价格影响因素后,专利价格预测模型的解释力度提升36.5%,能够为专利及其衍生权利交易市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面对海量的专利数据,如何构建有效的专利可转让性评估方法,筛选出具有转让可能性的专利,对于发现潜在高价值专利、提升我国专利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专利可转让性评估方法。[研究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指标约减算法对从技术维度、法律维度、经济维度和主体维度构建的专利可转让性评估指标进行约减,以去除掉冗余指标;然后根据约减后得到的评价指标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对专利可转让性进行评估。[研究结论]人工智能领域专利可转让性评估案例结果表明,当剔除掉冗余指标后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均值提升了0.56%;基于机器学习的专利可转让性评估模型的分类准确率达到72.36%,可以较好地对专利的可转让性进行评估。案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为专利可转让性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郭剑明  王婧怡  周云峰  袁润 《情报杂志》2023,(5):162-168+191
[研究目的]综合考虑专利节点度数及其邻域专利节点对(node pair)间的相似程度,定义并计算专利节点在网络中的结构重要性,从网络科学视角完善专利价值评价与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研究方法]基于专利四种基本引用关系构建专利综合引用网络;利用网络节点度数及其邻域节点对的相似度量化表征其局部网络结构重要程度,以此为依据提出专利节点重要性评价指标PNII,进行核心专利识别;从复杂网络视角,利用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SIR)计算专利节点的实际传播影响力,以此为判据比较PNII和其他网络中心性指标在不同传播概率和不同节点比例下的识别效果。[研究结论]结果表明,基于专利网络节点重要性的PNII指标相较一般的网络中心性指标更加科学,核心专利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基于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核心专利识别结果评价难题。  相似文献   

13.
高价值专利培育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重要内容,而企业作为高价值专利创造和运用的主体,企业专利的价值评价有助于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增强核心竞争力。首先从法律、技术和经济三个维度,筛选出一套能够突显企业专利价值的指标;之后选择熵权法TOPSIS模型对企业专利进行评价,搭建评价模型;再以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上市企业作为评价对象,依据专利数据和企业财务年报数据,应用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计算结果来看,基于熵权法TOPSIS模型的评价模型适用于企业专利的价值评价,并对企业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能够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探讨——以药品专利组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晨  胡元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174-177
目的:以药品专利组合为例,构建基于Lanjouw-Schankerman专利价值评估模型与Parchomovsky-Wag-ner专利组合理论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方法:以在美国上市的82个药品的610项专利为样本,通过整合单项专利的综合专利价值指数(composite index of patent value,CIPV),进而构成专利组合价值指数(patent portfolio value index,PPVI),并与对应药品的销售额进行相关分析来检验其显著度水平。结果:CIPV值算术平均数分块加和模型最适用于专利组合价值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现阶段我国科研机构专利管理存在高价值知识产权数量不多、储备不足,主要采取无差别管理方式和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产业转化率低等突出问题,探索建立一套符合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发展阶段、体现其自身特点的专利管理体系,为科研机构开展全生命周期专利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改进以往过多依赖客观数据和主观评价不足,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和整体性原则,关注和彰显科研机构支撑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实现的功能和贡献,围绕战略、法律、技术和效益4个维度构建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分层进阶评价方式构建专利综合价值和分项价值评价模型,按照专利申请人自评、知识产权专员进行法律价值评级、专家确定最终综合价值和等级的流程进行评价。最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基于评价结果对专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其中分类包括划分、自评、标引,分级则运用专利综合价值和分项价值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高校是推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对高校高价值专利进行探测和识别,对提升高校专利运营效率,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产业界转移,实现校企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从保护范围、研发水平、市场前景、主体特征4个维度出发,选取11个专利指标;然后,结合熵权法与突变级数法,从指标计算角度进行高校专利价值评估;最后,运用Doc2vec模型对专利摘要进行向量化表示,并结合局部离群因子算法(LOF算法)识别离群专利作为高价值专利,从内容分析角度评估高校专利价值。[结果/结论]以“云计算”领域的高校专利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实证,通过对基于指标计算和内容分析的评估结果进行融合获得了高价值专利,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高校专利运营和企业探寻高校高价值专利提供了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专利组合的国内外文献,对企业专利组合的19个特征进行厘定,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构建核心特征的递阶模型。专利组合的特征存在5个层级的结构关系;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后向引证技术范围是影响企业专利组合的基础因素;专利组合的规模、范围、多样性与专利相关性和技术独占性是影响企业专利组合的根源性因素;专利组合质量与核心专利价值是企业专利组合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在激烈的企业专利竞争中,率先在指定技术领域进行有效的专利组合布局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专利组合价值的准确评价对现有专利组合布局的有效性判断及未来技术战略的正确制定尤为重要。[研究方法]基于防御战略的视角,在专利组合理论和专利组合布局原理的指导下,对企业的专利实现专利组合划分,从核心技术实力和战略价值两个维度对专利组合价值进行评价,并使用BP神经网络得到最终的评价模型。[研究结论]以寒武纪专利数据为实例的分析表明:由该方案设计得到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说明基于防御战略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方案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冯仁涛  余翔 《情报杂志》2021,40(4):109-118,91
[目的/意义]通过计量分析模型探讨专利技术范围是否适合作为专利价值的指标,对专利范围与价值的关系作出新的解释,有助于专利范围指标的合理使用。[方法/过程]通过1985-2014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数据,构建基于专利IPC分类号的专利范围指标以及技术、法律、经济三个维度的专利价值指标,运用Probit和Poisson回归模型研究专利价值与专利技术范围的关系。[结果/结论]专利技术范围与不同维度专利价值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技术范围与专利技术价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专利的法律价值显著负相关,但是对专利的经济价值没有影响。因此,在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范围不是合适的专利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从企业专利权人实力和专利技术两个角度,构建企业专利价值评价体系;核心指标包括专利申请量、施引专利计数、引用专利计数、同族专利数和权利要求项数。目的为揭示专利权人和专利权人前后引证关系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并以美国苹果公司公开号为US7233318B1和US7827568B1的专利为例计算其专利价值,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