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东湖高新区")于1988年创建成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区。30多年弹指一挥间,从我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到第一款商用存储芯片、全球首款128层闪层芯片……一大批高技术核心产业在长江岸边蓬勃生长,催生出了518平方公里的"中国光谷"。如今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谷光纤光缆占全国市场的66%、国际市场的25%,销量世界第一,培育出中国信科、长飞光纤、华工科技、华工激光等全球知名的行业领军企业,成为全国10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之一,是享誉世界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和宜业宜居之城。  相似文献   

2.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3,(20):1-4
"中国光谷"释放创新能量打造创新创业乐土[导读]作为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以领先全国的科技创新活力,激发无数人的"光谷梦",并让梦想落土生根。——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作为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以领先全国的科技创新活力,激发无数人的"光谷梦",并让梦想落土生根。"光谷标准"凸显"创新驱动"高度"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这是当今国际产业分工的流行趋势。能否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是衡量企业和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尺度,也是实现企业和地区效益最大化的现实途径。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已经在很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光纤光缆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武汉东湖高新区,自1984年开始筹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重要使命之一是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30年来,光谷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之路,从"一条街"到"一座城",从"一束光"到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聚格局,从一颗创业种子到4万家企业聚集……武汉东湖高新区选择集中有限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叫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取得一定发展,但仍需提高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探讨了产业集群对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促进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集群,优化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5.
1 科技园概况 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座落于“武汉·中国光谷”,是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1000亩,计划总投资6亿元;2001年4月一期工程已全面开工,整个园区3~5年建成。园区的规划、建设、企业孵化、招商引资和物业管理由武汉理工大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由武汉理工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四家有实力的社会企业组建而成,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1999年底由多家法人单位共同出资成立的专业性风险投资公司——武汉东湖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伴随着武汉·中国光谷新秀喜玛拉雅、天喻信息、弘元股份和科地光通讯器件等企业的不断壮大逐步成为东湖之滨的耀眼明星,武汉光谷的新能源。东湖创投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的风险投资管理机制,始终以光电信息和生物医药为产业重点,不断完善融资和退出渠道,加强对投资企业管理和服务,在风险投资领域做着自己不懈的探索和追求。在业界,武汉东湖创投以“出名牌风险投资人,创典范风险投资企业”而盛名。  相似文献   

7.
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以1992~2004年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通过其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区域发展特点。分析和研究武汉东湖高新区区域发展演进过程说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区域发展对“中部崛起”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5):1-2
武汉全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11月在东湖国家高新区(中国光谷)注册成立。是一家专注于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显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全球化运营的高科技企业。近几年,围绕LCOS显示核心技术,公司在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共申请发明专利15  相似文献   

9.
2003年11月2日,第三届武汉中国光谷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隆重开幕。创立于2001年的“武汉·中国光谷”知识产权保护论坛是武汉国际光电子信息技术博览会暨“中国光谷”论坛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0.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坐落在美丽的东湖之滨,是中国的光谷,创业者的乐园,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武汉人文科技新城。东湖周边,集聚18所全国知名学府,56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机构,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湖  相似文献   

11.
"武汉·中国光谷"自2000年确定为中国光电子发展基地以来,在结合自身产业技术优势和和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作为一个高科技园区,与美国的"硅谷"、印度的一些高科技园区以及国内的一些光谷相比,发展的速度还不是很快,对影响武汉光谷快速发展的一些内外因素做了一些分析,并且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策略,使高新科技园区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本文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例,深入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并结合中德激光产业发展中的异同,就下一步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激光技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一项前沿技术,国内目前已经发展了数百家激光设备制造企业.其中"武汉·中国光谷"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也是武汉市光电子技术领域在国内领先起步而形成的激光产业区域.但中国内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积极开展专利分析评价研究,对于加快推进我国激光领域的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领导小组日前提出,将全面推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建设与环境创新,促进武汉·中国光谷“二次创业”。 一段时期以来,武汉·中国光谷按照“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目标要求,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郑州高新区"),1988年启动筹建,是河南省第一个开发区、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1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区域管辖面积99平方公里,下辖5个办事处,总人口35万,拥有各类市场主体4万余家。30年沐风栉雨,辛勤耕耘,郑州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中部颇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知识产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协同创新的绩效。应当制定专门的高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工作指引政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在高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大力强化产学研结合的高新区知识产权合作创新机制,积极支持高新区重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知识产权产业化,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简称"宁波高新区")成立于1999年,2007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进入国家队仅14年,2013年扩容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面积也仅55平方公里,在2020年169家国家高新区评价中排名跃居第15位。与中关村和上海张江、深圳、苏州、广州、武汉工业园等诸多"三十而立"的"老大哥"比肩,宁波高新区犹如一位红日初升的少年,洋溢着自信和朝气,稳稳居于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8.
正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成立于1998年,是武汉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提供全程孵化服务的专业机构。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成立18年来,已成为区域最具影响力的海归人才创业摇篮。园区植根武汉最具创新发展活力的区域——光谷,目前已建成光电、软件、集成电路、生物中心四个专业园区,孵化场地面积61000平方米,在孵企业近200家,涵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成立于1998年,是武汉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提供全程孵化服务的专业机构。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成立18年来,已成为区域最具影响力的海归人才创业摇篮。园区植根武汉最具创新发展活力的区域——光谷,目前已建成光电、软件、集成电路、生物中心四个专业园区,孵化场地面积61000平方米,在孵企业近200家,涵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相似文献   

20.
刘善琨 《学会》2010,(9):41-43
<正>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依托高校和研究所建立的激光学会如何融入其中,更好地发挥学会的组织、桥梁与纽带作用,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