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逢     
喜欢晴天,喜欢和华肩并肩坐在秋千上,久久看着天空上飞翔的小鸟,和那些游荡的白云;喜欢夏天的夜空,喜欢和华躺在干净的草地上,数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干净的天空,苍郁的大榕树,还有那副来回摇摆着的秋千。我们的童年似乎单纯地定格在这里,那一年我们十岁。直到有一天,由于父母的工作需要,我只得跟随他们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去,于是便有了我和华八年后的约定,依旧是在那棵苍郁的大榕树下……当我再一次踏在这座既让我熟悉又让我陌生的城市里时,我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激动和遐想。那一晚,我很早便来到那棵胖了八圈的榕树下,但此时的榕树已经不再苍…  相似文献   

2.
对于企业文化,是作为专业教师的我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专业文化要对接企业文化"这句话,每逢大会小会,每见长文短章,都要被拿来灌输;说陌生,是因为企业文化是什么,我一直很朦胧.企业文化是那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厂房吗?是那一座座被高高举起、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的奖杯吗?是那一条条忙碌而有序的生产线吗?企业文化又怎么对接专业文化呢?带着这样的疑问,2012年6月底,我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项目,走进了常州武进新区的江苏新誉物流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淙淙     
她真的去过这座城市的边疆 荒凉的高楼沿着道路爬开 像一条一条柔软的虫类 那虫子蔓延到遥不可及的远方 远方又远方啊  相似文献   

4.
认识父亲     
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给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  相似文献   

5.
围巾庄园     
《中学生博览》2012,(8):33-36
是不是你也和围子姐姐一样.醉心于文字。见到漂亮的本子挪不动步。把那些小心情,逐字逐句抄在漂亮的本子上,静静聆听,仿佛那是来自远方的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朋友的倾诉。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电脑》2008,(2):12-15
南遥,一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幼缺少家庭关爱的农村孩子,在某一天去大城市里求学。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父母,面对养尊处优的城市新同学,他能应付新环境中各种层出不穷的变化吗?他将怀着对城市的无比失望而离开还是满心欢喜地继续融入那个城市中去呢?  相似文献   

7.
你熟悉自己的城市吗3月来了,此时的你是在窗前凝望漫天飞雪,还是在郊外欣赏花红柳绿?祖国幅员辽阔,不知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看尽每座城市的四季,吃遍每座城市的美食,再听当地人讲一讲,这座城市的故事。课业繁重的我们,时常为不能出门旅游增长见闻而感到遗憾。只是,我们对自己出生、成长的这座城,又有多少了解呢?“你熟悉自己生长的城市吗?”  相似文献   

8.
延安行     
受延安大学的邀请,2014年9月14日在蒙蒙的秋雨中我第一次来到了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延安火车站,宏伟而气派,由于旅客不多显得格外敞亮。从车窗向外望去,那些熟悉的名称“清凉山”、“宝塔区”、“杨家岭”乃至“志丹××店”,一晃而过,仿佛匆匆掠过历史的荧屏。  相似文献   

9.
南遥,一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幼缺少家庭关爱的农村孩子,在某一天忽然必须得去大城市里求学.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父母,面对养尊处优的城市新同学,他能应付新环境中各种层出不穷的变化吗?他将怀着对城市的无比失望而离开还是满心欢喜地继续融入那个城市中去呢?  相似文献   

10.
南遥,一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幼缺少家庭关爱的农村孩子,在某一天忽然必须得去大城市里求学。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父母,面对养尊处优的城市新同学,他能应付新环境中各种层出不穷的变化吗?他将怀着对城市的无比失望而离开还是满心欢喜地继续融入到那个城市中去呢?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座熟悉的城. 我时常抱怨它阴雨连连,冷冷清清,雨声滴答混合几声孤寂的车鸣,不懂何为爽快.离开这座城时,脑海里回荡的只剩下那纷扰繁杂的雨落声. 来到另一座陌生的城,这里有年复一年的雾霾,每天要面对劈头盖脸的国际新闻和拥堵的马路,街道混合着人们吵吵嚷嚷的声音,让人头脑发胀.奇怪的是,人们从不抱怨什么,默默忍受着一切.直到有一天,闺蜜分享她的城,那是一个人少却对她来说最舒适、安逸的地方,我才突然忆起,我的城,和那因熟稔而生的牢骚——雅安的雨声.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不顾老师和父母的劝阻,14岁的花季女孩李晓(化 名),懵懵懂懂地一头扎进了自己居住的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 市喧闹的洪流中。 李晓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人,靠打工维持 生活。家里经济不很宽裕,但父母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总是尽  相似文献   

13.
从前     
从前,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眼。自己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个词的呢?那是小时候,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从玉梅姐嘴里知道的。那时候父母工作忙,就请玉梅姐到家里做保姆。晚上我睡不着觉,玉梅姐就一边拍着我一边给我讲自己编的故事,每次故事的开头都是:从前……  相似文献   

14.
朝阳笛 ,哦朝阳 ,女孩 在熹微的清晨中洒下一串 悠长的笛音 给陌生的大地涂满 金色的辉光 你昭示生命 ,昭示岁月的流徙 让我在期待的早晨 感受你温暖而亲切的光芒 为了不再流浪 ,哦女孩 请跟我走向远方 远方的太阳已冉冉升起 远方的小鸟在轻轻歌唱 那里有我青春的种子 那里是我生命的故乡 我渴慕那山泉 ,那棵树 , 那镰刀状的小村 ,还有 如小村般质朴厚重的劳动 为了不再流浪 ,哦女孩 请跟我走向远方 让我们在远方扎根 让我们在远方生长 让我们播种幸福 让我们收获希望 让我们 ,让我们住进 小村东头那露珠般的绿房子…  相似文献   

15.
求学梦圆     
曹玉莹 《下一代》2008,(Z1):26-27
岁月流逝,转眼间我小学就要毕业了。回想起哺育我6年的母校,真的有些难舍难分。忆起初来沈阳那段时间的情景,我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由于家境贫寒,从小随同父母离开家乡农村,"转战南北",最终来到沈阳这座陌生而美丽的城市。  相似文献   

16.
<正>有时候,短暂的拥有也能带来长久的温暖。十岁那年,我对父母的渴望空前强烈起来。在那之前,父母就是每年过年才会候鸟般归来的、陌生又熟悉的人。对当时的我而言,只要有奶奶,我就是安稳幸福的。但是,那段时间,奶奶总是觉得年迈的她对我日渐照应不力,得让父母回来。奶奶的念叨里有深深的担忧,我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熏陶下,开始渴望父母,我幻想着妈妈用巧手为我梳漂亮的发型,爸爸用强有力的双手护住我学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17.
遥远     
我们这样一步步远离 ,远到连遥远也无法形容我们的距离 ,当我一次又一次回望 ,只看到那束熟悉而陌生的目光。我知道 ,那是因为差距。———题记我又看到那一片田野 ,天边火一样的云霞 ,我想起那个远方的孩子 ,此刻是不是也在看同样的残阳如血。从前有这样两个小小的孩子 ,她们一样的单纯、快乐 ,一样爱极了那片绿色的田野 ,尤其爱黄昏被染成火红的田野。一个孩子是我 ,一个是姐姐 ,比我大半岁。从出生到六岁 ,我在这里 ,在田野边 ,和姐姐一起。姐姐是堂姐 ,她是家庭中的长女。她那样的疼爱我 ,我们整天形影不离。她是那样勤劳能干 ,小小的年…  相似文献   

18.
【教学片断】(学完《十三岁的际遇》后,有个学生举手提问。)生:老师,作者在北大不是已经整整生活了两年吗?为什么说"我望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北大呢?"既然熟悉为什么又会陌生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惊讶学生阅读如此之细心,如此之敏锐,我乘机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究竟矛盾不矛盾。)  相似文献   

19.
熟悉与陌生     
有时走在街上才发现,在一个熟悉的城市中竟然有那么多陌生的角落,就像人一样,你以为对他很熟悉,但其实你了解的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他不为人知的一面则会在你不经意时突然出现,我们就在既熟悉又陌生的情况下,重新审视那个他和这个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网缘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三个月前的今天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来到这座城市刚刚五个月。对这里十分陌生,能够认识他真的很幸运。我出生在北部的一座小城市中,父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