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化事业的贡献李阳1872年8月,中国政府派出第一批赴美留学生30名,从此,中国近代史上的留学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有19世纪末的赴英、法、德留学热潮,有20世纪初的留日高潮,"五·四"运动前后的留法高潮,还有20年代初的留苏高潮。迄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日本教习、留学日本、日译出版物三个方面对近代日本对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将以前有姓名可考的在四川的日本教习由77位补充至93位,并提出清末在四川的日本教习应在100位以上,四川是聘用日本教习较多的省区.本文中提出清末在日本教习进入四川前西方教育在官办学校的影响十分小,而留学日本的留学生数量相对较大,故日本对四川文化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比其它地区更明显.文中最后提出日本对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四川的政治军事社会各个层面,在历史上强弱交往的"失权规律"和"得益前提"的背景下,提出要区别日本政府的主观企图与文化传播的客观影响、日本文化人的个人情怀间的关系,以客观公正而历史地评价日本对近代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百日维新运动以后,随着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的加速化,中国出现了风云际会的变迁时局.妇女问题被推到时代前沿,爆发了“废缠足、兴女学”的运动,出现了女学创办热潮.在四川地区,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开明士绅与留学归国人员兴办的女学以及留学教育,促进了女性觉醒与解放,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四川近代教育的发展,而近代教育的发展了又推动了四川辛亥保路运动的爆发.  相似文献   

4.
陈鹤琴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由于其思想本身的魅力,近年来已有14个省、市相继成立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掀起了陈学研究的高潮,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但对陈鹤琴教育思想进行完整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近读黄书光教授新著《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上海教育出...  相似文献   

5.
《滇中文化》2007,(4):53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戏曲艺术正处在第四个高潮之中。 元代的杂剧是第一个高潮,这个高潮之所以形成,首先是文学艺术本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唐诗、宋词这一系列韵文的光辉成就,是元曲之所以产生的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6.
留姓史话     
杜晓波 《寻根》2010,(5):123-126
<正>留姓是我国的稀姓之一,现全国留姓人口约有1.5万人。留姓主要分布于浙江青田、衢州衢江区、兰溪、松阳,福建永春、晋江、同安、泉州、大田、仙游,江西上饶,广东增城,台湾云林、彰化、台北等地。留姓得姓历史悠久,奉留因为始祖,以会稽郡为郡望。大型聚居地随宗族迁徙而产生变化,东汉两晋时期金华兴盛,唐代以降泉州渐强,均出现留姓巨族。闽系  相似文献   

7.
四川书院的发展与改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是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又是传播文化、进行教化的重要场所,为中国历史上教育的发展繁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衍续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书院一词最早见于唐代。五代十国期间,南唐境内已有几所书院。北宋时,书院普遍兴起;南宋时,书院有了很大发展,确立了书院制度。元明清时期,书院继续发展,书院制度日趋完善,直到清光绪(1875-1908)末年书院制度废止。 同全国书院的发展进程相一致,四川地区的书院也有上千年的历史①。历代四川都有一些闻名全国的书院,如沧江书院、鹤山…  相似文献   

8.
8月中旬,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首届四川客家学术研讨会。来自香港、广东、陕西、北京、重庆以及四川省内的近200名代表、来宾,云集蓉城,共同讨论有关客家学研究的话题,极大地改变了四川客家研究长期寂寞的状况。大会共收到20余篇论文,现将有关学者在大会发言及论文中交流的学术观点作如下综述:一、四川客家源流研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四川客家人90%来源于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移民的主要输入地为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在这次研讨会上,有一些代表对四川客家人移民四川的时间、源头、原因以及数量等问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9.
现代四川的文化具有浓厚的"盆地意识"和"酸化"特征。现代四川作家以个体的生命之力进行了"精神的突围",从而从文学角度突破了四川文化发展的瓶颈。现代四川作家的"精神突围"主要表现在创化传统、对外开放和文化融合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文学和文化如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现代四川作家给我们提供了正反面都有的经验和教训。从文学的视角来讲,当代四川的文化建设应该很好地总结现代作家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0.
四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姿。巴蜀文化是四川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发展的源泉。本文初步分析了四川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业、艺术业、音像影视出版业开发。  相似文献   

11.
李映发 《寻根》2010,(3):42-46
<正>民间传说故事过去,乃至现在,四川民间十分流行"张献忠屠四川"、"八大王剿四川"的故事。四年前,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封面黑底白字,赫然印上"张献忠剿四川"等字样。故事内  相似文献   

12.
一种地域文化必有其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符号,四川方言和川剧就是四川地域文化的两个重要符号表征。二者同为四川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四川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四川方言可以认识川剧文化乃至四川文化。在川剧文化中,四川方言是富有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其说多唱少、浓郁的地域性和生活气息、以及诙谐幽默等可以说是川剧在语言上的亮色。不仅如此,川剧中的四川方言还折射着四川文化的方方面面。四川社会生活的民俗风情,四川人的精神风貌、性格特征、语言风格等,都可以借助川剧及其语言得到全景展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作为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中的一位,将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教育是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初始教育、民族意识培育方面肩负着重任。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深入挖掘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民间游戏、民俗节庆和民间艺术为载体,积极探索和实践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总结出系列经验。  相似文献   

14.
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国初年建立的一套新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分水岭。成立于1912年的四川国学院正是众多传统学校中的一个代表,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它选择了一条颇具特色的道路,力求寻找国学教育在西方学制下的融合之路。国学院的发展历程从具体而微的角度揭示了传统教育的艰难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是四川酿酒业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抗战时期更是四川酒业发展的巅峰,1944年产量达到民国时期的最高峰。四川酿酒业的发展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文章考证了抗战时期四川酒类的产量,分析了川酒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灾后四川大禹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大禹的出生地,四川的大禹文化包含了大禹文化遗址遗迹和抗灾文化、羌文化、水文化、巴蜀文化等内涵。在四川旅游灾后恢复重建中,要整合多项大禹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大禹文化旅游圈。  相似文献   

17.
正唐林先生的《四川美术史》煌煌三册,是西部文化大省四川省的第一部美术史著作。作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四川美术史》体大思精、全面融通,填补了地域美术史的空白。《四川美术史》写作范围从史前时代直至晚清,其内容涵盖了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五大领域,探索了历史发展进程中四川美术的风格流变。《四川美术史》2015年8月出版了上册一百万字,2017年8月出版了中册一百万字,厚重的成果展现  相似文献   

18.
清末四川边地社会情况,绝少记载,手写本《玉津阁日记》保存了不少西昌的档案,是难得的四川地方文献。本文着重介绍其记载的当时土官、差头、乡绅、恶霸的横行作恶,和四川官场的陈规陋习,李助于对四川边区社会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民间文化受损情况的分析,并参照国内外民间文化保护的经验,对灾后四川民间文化保护的数字化、网络化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谈“文化品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5月在成都四川联合大学召开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的闭幕式上,周远清先生提出高校文化品味问题。此后不久由教育部高教司召开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编委及主编会议上,周先生在讲话中又指出,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有三个层面:1.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