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赵翼诗编年全集>这个窗口,可以看出乾嘉时期诗歌创作的祈向以及诗学宗趣及其转变.通过诗风可以透视士风的变化,由士风又可管窥世风.反之亦然,乾嘉时期特殊的世风影响着士风的演变,而士风的转变直接影响着诗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二元对立理论,分析了简.奥斯于小说《理智与情感》中的二元对立项,比如理智与情感、爱情与金钱、金钱与亲情、优雅与庸俗、高尚与卑劣等等,反映出了作者的爱情观、婚姻观、人生观以及当时特定社会阶层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
通过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处理,来探讨农村妇女的解放问题。  相似文献   

4.
阿妮塔·布鲁克纳是当代著名的英国女性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多表达了对当代知识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孤独”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其小说《欺骗》中,作者同样揭示了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孤独处境,传达了深刻的孤独主题。小说中存在着信任---欺骗、梦想---现实、自由---责任这几组二元对立。这些二元对立因素不仅构成了文本的矛盾冲突,而且也是造成小说中女主人公安娜孤独处境的原因。作者通过这些二元对立项的设置,传达了深刻的孤独主题,表达了对当代知识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主派作家的老舍,他与革命的关系经历了由抵触到接受与认同革命的过程。他试图靠拢革命,衷心地迷恋革命,但革命主流仍与他保持着微妙的距离。老舍犹如游离于革命中心漩涡之外的"散兵游勇"。他对革命态度的变化以及因无法融入革命所产生内心的苦闷彷徨皆与他思维方式中的二元对立思维不无相关。  相似文献   

6.
张炜小说《海客谈瀛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方法。小说中人物大体可分为两个壁垒分明的阵营:一个是代表邪恶、伪善的位高权:童者和伪学者阵营,一个是代表正义和理想精神的知识分子阵营。小说中出现的诸多人物皆善恶美丑一目了然,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家的道德批判精神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高度的人道关怀。  相似文献   

7.
王统照四十余年的创作对新文学有着丰厚的贡献,其前、中期小说创作呈现明显的二元对立的结构特征。在探讨其成因的基础上概括为:"爱"与"美"的理想与现实罪恶的对立、生与死的对立,并从文本出发,研究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在课程与教学关系上有多种观点,主要有二元对立的观点和整合的观点。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整合的观点是未来课程与教学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9.
《废都》之废废在真实与虚幻、传统与反传统、时代的异化与变迁三组二元对立关系之中,而这三者又贯穿于世纪末人物心灵的挣扎与灵魂的遁逃这一二元对立关系始终。《废都》并非写性而写性的轻薄之作,它确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式的哀曲,但我们切不可专注于性描写,忘记了作者的深层追求。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在其生命的最盛之季(30岁时),亦即其生命的最后20多年里离群索居,独身不嫁,为后人留下诗稿1700余首。一个多世纪以来,狄金森隐居之谜与其诗作一样倍受关注。纵观诗人的一生及其诗作书信,不难发现诗人的精神世界里充满着梦想与现实、生与死、爱情与独身、宗教盛行与其怀疑主义等各方面的二元对立。而这些对立和冲突发展到不可调和之时,诗人毅然选择了隐居,从而解构并诗意地超越了这些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1.
中唐险怪诗派诗人孟郊以苦吟著称于世,而苦吟的结果使其诗歌创作吐奇惊俗新异崛峭,奇中见易平中见险,呈现出“尚奇”的个性与特色。这主要表现在其诗构思奇巧新颖,开合自如而出奇制胜;抒情奇特细腻 ,流畅自然而匠心独用;比喻奇妙传神,人情理而生动形象;语言奇峭练达,明白浅素而不落庸俗。  相似文献   

12.
孟浩然诗具有清与淡的特色。清是清雅和清旷;淡是思想感情的淡、诗意表现的淡和语言色彩的淡。  相似文献   

13.
"诗的孟浩然",是指孟浩然人即是诗,诗就是人,人品与诗品高度统一。孟浩然"诗意地栖居"在唐代开元盛世有佳山秀水与先贤胜迹的襄阳、"先人留别业"的涧南园,使生存变成真正的生活,人的生活成为诗。孟浩然的一生,是人生的诗化,诗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从孔子至汉儒建构的"儒家诗教",搭架起了中国传统文理之主要框架。诗教重委婉规讽劝刺政教,强调诗歌社会功能,奠定了两千年来的中国诗学主流思想,影响巨深。唯历来学者多聚焦论述唐诗之审美特色,冷落了其对诗教观念之接受。现依据诗文本,论析诗教对孟郊创作的正负面影响,并重估诗人之复古诗教观。从中唐险怪诗派者对诗教之接受角度,论证诗以教化非元、白之专利,亦窥探了中国诗学主流话语对后世诗歌创作之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历经乌台诗案的生死劫难,被贬黄州的苏轼惮于做诗为祸,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他视为“小词无碍”的创作中,致使其创作发生了由诗而词的重大变化。但因为那场文字狱给苏轼太深的精神创伤,即使是“小词”的创作,也明显地表现出苏轼词学风格由前期的外张向内敛、昂扬向悲壮、积极向悲凉的重要转换。  相似文献   

16.
对于《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一诗的诗体,程俊英先生界定为联句诗之祖。从诗歌的内容来说,此诗由男女对话组成,其形式乃对话体,已无可争议。但并不能因为它的对话性质就认为它是联句诗。对于联句诗,古人大都认为其源头是《柏梁诗》,现代有学者认为最早的联句诗是《庚歌》,除程俊英先生外,从未有人将《女曰鸡鸣》和联句诗联系在一起。从联句诗的特点看,《女曰鸡鸣》完全不符合联句诗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诗歌的对话形式,将此诗定义为联句诗之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诗体繁富复杂,依次嬗递,各具特点,但格律化趋向是诗歌体式演进的主要特征,在诗体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时代和民族审美心理结构和文化精神结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文学观念,审美观念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是它萌生衍化的因由。  相似文献   

18.
韦应物的人格转换和诗风的形成有多重因素和渐进过程。其表现为吏隐的生存方式及诗美追求;人生境界的诗性表现与山林隐逸的审美范式。胎息于陶,佐之以二谢和王孟;属于陶谢—王孟—韦柳—姚贾隐逸诗人系列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小说追求率真、执着的人物性格,注重营造单纯而富于情绪化的意境, 描摹自然与民情交融的风俗画,从而表现出了独特的诗化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陈子昂的“风骨”说与唐代诗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子昂的“风骨”说意在提倡力的美 ,刚健的美 ,以呼唤具有盛气壮采的文学 ,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陈子昂倡导的诗学理想 ,由于得到他的创作实践的体认 ,益发产生了深广影响。有唐一代 ,崇尚风骨美 ,一直是诗学的主导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