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库切在其小说《慢人》中采用了作者闯入、框架叙事与嵌套叙事、文本的不确定性等典型的元小说叙事策略,使小说模糊了现实生活与虚构世界的界限,同时也赋予了小说人物更大的自主性,让读者参与小说的创作,丰富了小说创作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先锋小说是小说叙事形式的冒险或革命,先锋小说家的创作是进行自觉的文本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他们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将人物的深度内涵取消,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形式符号而存在;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使叙事结构零散化。因此,叙事的虚构化、人物的符号化、结构的空缺化方面表现出新的叙事观念,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先锋小说是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创作实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的作品为例,探讨在多元、包容、多样化的后现代语境中小说叙事策略的运用及意义:作者现身文本,进而从小说与现实、虚构与世界关系角度进行"自我拆台";互文性策略的运用,指明文学作品的总体意义总是超出本文范围变动游移;拼贴与戏仿,使作品变得滑稽,从而否定小说的现实模仿性、颠覆传统小说的意义之维,从而使读者在阅读中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4.
反讽叙事在萧红的小说中是进行国民性批判的主要叙事策略,这种对反讽的自觉运用使作者以一种更具审美性的方式含蓄而诗意地表现国民批判的意图,同时也是萧红小说语言诗化特点形式的原因之一,反讽机制的运用使萧红的小说叙事实现了对现实世界和人性世界的深层揭示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叙事可以分为背景叙事和故事叙事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两个叙述层,与此相应的叙事者分别是"作者"、"在下"、石头以及故事叙事第一叙述层中的部分人物.故事叙事是<红楼梦>叙事的主体,背景叙事则为故事叙事提供了背景与框架,为小说的叙事虚构世界提供了存在的依据与合理性.而从叙事逻辑的角度看,背景叙事的第二叙述层与故事叙事的两个叙述层又构成一个叙事连续体,三个层面互相依存又互相支撑,共同完成<红楼梦>叙事的任务与目标.  相似文献   

6.
论文拟从小说<一把尘土>中的叙述者、叙述视角和叙事结构进行分析,旨在展现作者伊夫林·沃的叙事风格.在这部小说中,沃将外聚焦与异故事叙事者综合的运用,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他的反讽艺术,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感受.而小说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更把作者的叙事技巧推向又一个高潮,这对揭示沃独特的人生感悟,进一步探索沃的作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韦薇 《文教资料》2014,(30):111-113
《密室中的旅行》是保罗·奥斯特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实验性的代表作,本文主要以对这部作品的细读为基础,解析作品中呈现出的元小说叙事策略,主要体现为“戏中之戏”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的频繁转换,虚构人物的“穿越”而形成的虚实并置的效果。借用这些叙事技巧揭露了故事的虚构本质并展现一个荒诞破碎的后现代社会,以及作者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和隐忧。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代以来女性自传体小说,不再以自传的真实面目而是以小说的虚构名义,在纪实与虚构中展开对原生态故事的展示,呈现出女性自传体小说叙事的多样性。叙述可以使故事的讲述千变万化,不同的讲述可以达到不同的叙事效果。有了叙述层,才有故事展示赢得的意义。可以说,叙述的引入,是1990年代以来女性自传体小说叙事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文本话语需要具体的叙事策略来表达。叙述人的设置,叙述视角的安排,叙述结构的组织,语法句式的选择都可以看成是叙事策略的运用,恰当的叙事策略能促进话语意识的正确表达。所谓故事外叙述即叙述者不是虚构世界的参与者,他与虚构人物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什么的问题自古就引起许多人的兴趣,本文认为小说是"虚构的事实",之所以说小说是"虚构",因为:一、虚构是小说的重要的创作手法,具有结构功能和叙述功能,二、小说的故事人物是虚构的,三、小说是心灵世界的主观投影.小说同时又是"虚构的事实",因为小说中的故事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小说的故事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理性,人们认为小说中的故事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