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十一年(1922年)清明节,我随双亲第二次回家乡.父亲在日记中有记载:“四月三日午后三句钟回海盐省墓,挈眷同行,赴海宁谒父忠公墓”.四月十七日记“四月十五日午后七句钟自海盐返沪”.这次返乡共十二天,日记中没有详细记录,其实事情不少.  相似文献   

2.
第六章 生活琐记 堂兄树源结婚 树源哥与无锡刘冠昭女士于民国五年十月二十日结婚。父亲为树源侄完姻,告了假(见《张元济日记》上册第133页“天头”)。婚礼在极司非而路寓所举行。几天前,大伯母偕冯氏姑母从海盐来。我们让出卧室,请两位长辈住。我睡在母亲床上,姊姊大约上三楼统间。 大客厅拉门拉开,与中客室打通,作为礼堂。请伍廷芳(秩庸)证婚。父亲主持婚礼,刘姻伯书勋亦到,是坤宅主婚人。贺客不少,大都是张氏族人和至亲。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与胡适,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一个是著名作家,一个是著名学者,其实,两个人的祖上就有过交往,据张爱玲在文章中回忆说,有一回,胡适去看望张爱玲,“他(指胡适)讲他父亲认识我祖父,似乎是我祖父帮过他父亲一个小忙.”张爱玲的爷爷就是清朝末期名臣张佩纶,当年,还只是一名秀才的胡适父亲——胡传找到他,请他写了一份推荐函,去吉林、黑龙江边境找钦差大臣吴大澂,想得到他的关照.胡适指的就是这件事.  相似文献   

4.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遍体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那满床爬满的臭虫和我…  相似文献   

5.
相传,我国某地有一老翁为儿子娶了个聪明贤慧的媳妇。消息传到县城里,县太爷又是羡慕,又是恼恨,决意前去找老翁的碴儿。有一天,县太爷来到老翁的家,气势汹汹地对老翁说:你的媳妇不是聪明绝顶吗?现在我有三件事你得在三天里为我办好,如办不好,拿你是问。这三件事是: 一,给我找到一头公牛生的牛犊来; 二,给我把整个大海都灌满青油; 三,给我扯一块遮得住整个蓝天的黑布。老翁一听就傻了眼了,这些根本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6.
我父亲袁长瑞1911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铜山县敬安镇东梁集村一个地主家庭.1934年的一天,父亲从报纸上看到税警四团在南昌招考两名准尉司书的通知,当即决定投笔从戎.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南昌时,招考时间已过,父亲便直接到税警四团访问孙立人团长,当面激切地表达了投笔从戎之志和追随孙团长的决心.孙立人听了他的陈述,颇为感动,当即特批他入伍,"补编外司书,支上士饷,试用三个月". 在试用的三个月中,我父亲工作勤恳,把伙食办得很好,所以顺利地通过了试用阶段,转为正式的准尉军官.就在他转正的这一天,发生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跟主持人聊天是件轻松的事,不用你费尽心思,他就会很善解人意地讲出你想要问的内容。任鲁豫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愉快的采访对象,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我父亲是语老师,他从小就培养我的表达和朗诵能力。”  相似文献   

8.
1933年,刚满12岁的徐生财(实为徐盛财),因家中生活所迫,离开家乡湖南省慈利县五雷山脚七根纵,跟着贺龙军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当了他的警卫员.从此,徐的大半生涯都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下面是徐生财讲述他在贺龙麾下的红军生涯当中的三件事.  相似文献   

9.
姑婆王会悟是我父亲孔另境方面的亲戚.我父亲的姐姐,我叫姑妈,而姑婆要比我姑妈和父亲长一辈.我们都是浙江桐乡的乌镇人.其实,王会悟(1898-1993)比我父亲大不了几岁.在家我经常听父亲孔另境讲到王会悟,那么,她究竟与我们是什么亲戚?我很想搞明白.直到1984年,我和同事应湖南文艺出版社之约,写作《茅盾的早年生活》,有了请王会悟写序的期盼,我与母亲金韵琴说起此事,才知母亲与她有过交往,还清楚地记得在抗战胜利后,有一次与父亲回乌镇扫墓、省亲,见到在家乡养病的王会悟.母亲说他们还一起玩耍,有过踢键子比赛,或两个人一组,或者单独比赛.有时还拉根绳子在中间代替网,好比排球比赛.还有人自告奋勇当裁判喊比分,不能耍赖.键子踢累了,他们用气球玩,用吹气或头顶,规定不能用手碰,这个玩法更有劲,为了使气球过网,什么姿势都使出来,大家笑痛肚皮.母亲说着说着还用手比划着,好像回到了那段时光,可见印象非常深刻.知道我的期望后,母亲和我都先后给王会悟写了信.不久收到了她的回信.并且,为这件事我们前后写了三封信.  相似文献   

10.
赵蘅 《中国档案》2006,(6):63-63
做下面这件事时,我们之间尚没有越过纯洁的同学关系。一天,下完晚自习他又约我去四楼。看来他是有准备的。他带来他的父亲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匕首,说现在加勒比海危机,美帝侵略古巴,我们作为团员该做点什么。我和他在一起从来是只会点头、摇头,在我心里他的主张总是对的。这会儿,他率先做出榜样,先往自己的左手背卜划一血口。我随即,也是长这么大第一回勇敢地拿起了匕首。  相似文献   

11.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之前,盘踞故都,俨然是一方之霸。当时,北伐军旌旗北指,势如破竹,而济南方面的日军,从中阻拦。张作霖乘此机会,表白他无负于国民党,派人到南京去游说,希望得到谅解而休战,并准许他周参政事。国民政府曾讨论过这个提案,被蔡元培(孑民)否决了。关于国民政府讨论张氏参政这件事,人们很少谈论,因为知道的人不多。而我当时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以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一些内幕;并且由于我的采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件事的发展。现在回想起来十分有趣。这也可算是一件秘史罢!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我拍摄的一组照片“辛苦了,寒冬里的户外劳动者!”。这组照片表现的是平常人平常事,拍得也很一般,却被评为人民日报当月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 一、动机 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是去年春季一日,我去外地讲课归来,坐的是软卧。同车厢是某设计院党委书记和他的女儿。书记在外地出差期间因车祸不幸受了重伤,经医院治疗多日,伤愈出院,20岁出头的女儿是从北京专程迎接、照料父亲回家的。一路上,父女俩有说有笑。女儿撒娇说:“爸,这回跟您一起坐软卧还行。从北京出来的时候可受罪了,硬座!周围全是‘土老冒儿’,臭哄哄的!”我听了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我想,对面这位年近花甲的党委书记一定会开导女儿两句:“不能这样说。没有‘土老冒儿’,你就没吃、没穿、没住。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但事实令我失望,书记竟然一声没吭!  相似文献   

13.
1929年4月,在父母结婚后的第六年,我出生了。三个月后,父亲离开了家乡,从此音信渺茫。母亲带着我,在家乡苦苦等待着他的归来。直到我上高中的那年,才从老师口中得知,我们母女俩日夜牵挂的亲人,早于18年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一件快递寄到四川省档案馆利用处,拆开看,是一位利用者寄来的锦旗和感谢信。信中写道:"你们不愧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谢谢你们的热心帮助,让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跨越65年,在贵馆中查到我父亲历史真实面目,现在我已读懂我父亲,了解了他的全部历史……"这位利用者是居住在北京的杨女士,她的父亲在解放前被国民党拉壮丁离开了家乡,早年已经去世。为了解父亲历史,2013年,杨女士曾通过电话向四川省档案馆查询  相似文献   

15.
待捐     
贵州4岁男孩邱成灏突发恶性脑瘤之后, 父亲想到了捐赠孩子的全身器官,作为留住儿子的一种方式。 开始时,父亲邱培亮的想法很简单,孩子病到这个地步, 他只图两样,一、捐献成功;二、孩子走得不痛苦。 可他没想到,两件事竟然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16.
父亲王骏远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年已八十。几十年来,他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同家人叙谈,离休后,他才断断续续跟我们谈一些亲历的往事。宗宗往事中,有三件事我感触很深,且有教益。(一)先说第一个故事。1944年冬,日寇从南阳西犯,家乡吃紧,人心惶惶。就在这国难当头之时,国民党当局却趁机抢掠,发国难财。一天凌晨,一阵急促的枪声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男女老少乱作一团,呼爹喊娘,拖儿带女,挤挤扛扛拥出村外,奔向河滩树林中避难。挨到日升两竿时分,枪声停止,紧张的气氛慢慢缓和下来,乡亲们开始试探着先后回到了村里。一打听,响枪的原因是,乡长带着…  相似文献   

17.
王淼 《云南档案》2012,(10):20-21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说的话虽然不一定句句是真理,但有些话确实是真理。如他说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话就千真万确。就在伟人的家乡湖南省,民国13年有一个后来做了不少大坏事的人做了一件大好事,当时惊动全省、全国,  相似文献   

18.
才女张充和     
我认识苏州赫赫有名的九如巷张家是缘于书刊《最后的闺秀》、《水》、《顾志成纪念册》,而我最初了解的张家人物则是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内的张树声——张充和的曾祖父。张树声历任晚清江苏巡抚、山西巡抚和两广总督,使张氏家族成为与李鸿章家族并列的合肥五大家族之一。1918年.张充和的父亲张冀牖由沪迁苏,并变卖家产创办私立乐益女子中学。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父亲翁祥初和母亲朱世清都是长征亲历者。依靠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他们拖着虚弱的病体支撑着走完了长征的全程。同样,在日后的路上,这样的信念伴随他们终身,成为指路明灯。二老生前经常在家里给我们讲述长征往事,可以说,我是一路听着长征史长大的,从小学一直听到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不过,有的事,我父亲却很少提到。比如外界熟知的"泪洒湘江"的事,我是偶尔才听到的……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王耀南将军来到我家,他是为写回忆录专程前来的。在王耀南面前,父亲母亲两位老人缓缓道来,共同回  相似文献   

20.
1949年,我五岁. 进入4月以来,我已经很长时间未见到父亲靳以了. 自1946年来到上海,我一直跟着母亲住在蒲石路(今长乐路)的外婆家.虽然父亲在那年夏天也随复旦大学的大队人马回到了上海,虽然我们在江湾学校教师宿舍庐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家,但我一直没有住过去.而父亲是每星期都来蒲石路的.我还记得父亲一来,我们在外婆家的那间不满七平方米的小屋只能在床上加一块木板,父亲母亲和我就挤睡在木板上,我睡中间,母亲睡里边.父亲轻轻一动弹,木板就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这时分我感到幸福极了!因为包围在两个亲人之间,尤其是父亲.我枕着父亲宽大的手臂,安然入睡.因为,自我在重庆的嘉陵江边出生,我就一直没有离开过父亲.无论朝起暮落,我都能听见父亲爽朗的声音.尤其是他每每下课回家,都要抱着我踱到江边,去看江水,去看船只,去闻那江边潮湿的风,去听船夫们长长的拉纤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