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倾听、串联、反刍”是佐藤学教授提倡的创建学习共同体的三大课堂操作策略。它是以“倾听”为核心,借助串联、反刍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课堂中营造相互倾听的氛围,从而重构课堂。如何打开学生串联学习的通道,帮助其把握知识经验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让他们获得功用性的语言能力和非功用性的言语素养?笔者以《女娲补天》为例,分析如何运用“串联”这一操作策略确立教学目标,预设教学板块,从而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2.
<正>基于备学的“学为主导”课堂是针对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而言的,这种课堂注重让学生的已有经验、已有知识、已有经历参与,学生既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教学活动的推动者。让学生课前先收集学习材料,课上先交流学习材料而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继而进行活动。学生的活动主要不是获得“鱼”,而是学会“渔”。“备学”,顾名思义就是为学习作准备。备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三种经验,即: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思维经验。教师把将要学习的新知内容以备学指导题的形式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3.
大学“金课”之“金”,不在于课程资源的丰富或者是满足某些外在的评价标准,而在于能够让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深度的学习。深度学习需要重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即课堂“感知”,只有让大学生“感知”良好的课程,才能称得上“金课”。要实现大学生的深度学习,大学教师应提供高质量的课堂讲授,“讲得好”既是学生对大学教师提出的起码要求,也是大学“金课”的重要特征。大学生需要理解学习的过程,从而在新学知识和原有经验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使知识不是被教师从外部“灌输”的,而是从自身经验中生长出来的。同时,要让学生收获到未来学习或研究的基础,而并非片面地强调“过程重于结果”,只有当大学生在课堂获得有效知识的同时,才能获得良好的主观感知,认可这门课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生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充分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融为一体,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理想课堂.然而事实上,很多时候老师都难以走出“教材”和“教案”的教学预设的羁绊,致使一次又一次的教学生成时机在眼前悄然溜走.怎样才算是“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5.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运用自主性、探究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自主探究学习”以变教师“教我学”为学生“我会学”为核心目标,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改革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策略与评价标准,让学生走“自主探究学习”之路,使课堂充满朝气,焕发出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正>一、以“探究方案”为支点实现以学定教——明晰学习目标“探究方案”作为预习的手段,是一种前置性小研究。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提出相应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困惑。这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为课堂学习做了充足的准备。例如在教学《古人谈读书》前,教师先将课前探究方案发给学生提前预习。“探究方案”共分三个板块,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运用所学知识多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应用知识,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觉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传统课堂教学应注入“研究性学习”这一时代活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教学充满探究的乐趣,因此立足课堂,深入挖掘教材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何宝宏 《甘肃教育》2009,(21):22-22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大量涌现,这为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与新课改理念不和谐的现象,如教师继续扮演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依旧没有摆脱“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的学习地位等。这让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挫伤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这一现状,教师还需要运用科学、  相似文献   

9.
王玉霞 《天津教育》2023,(11):183-185
<正>“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课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完成新知的学习。学生只有高效、充分地完成前置学习,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学习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优化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一、以概念学习为目标的前置学习单概念学习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前置学习单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打好概念知识学习的基础。在前置学习阶段,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地完成学习,找到重难点,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他们具备现代化科学文化素养 ,这将成为衡量面向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 ,我深感责任重大。下面 ,想结合自己的化学教学实践 ,就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些初步的思考。一、转变观念 ,努力帮助学生消除“思维界限”1、要确立“学生为本”的观念。课堂是双重主体型的构成 :学生是学习主体 ,教师是教学主体。在课堂这个半封闭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受教”具有客观被动性 ,教师理应站高…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聚焦数学本质,抓住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将复杂问题回归本源,让静态的数学课堂走向动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经历操作、想象、推理、验证等一系列数学学习过程,让课堂呈现素养生长的勃勃生机。文章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为例,阐释指向素养生长的教学思考与具体实践,探索从“教材重构”到“活动重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进行了改革。经过一段时期的实验,初步总结出了“预习引读法”的课堂结构。所谓“预习引读法”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再一次认真读懂课本,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亦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心理规律及有关学习手段,并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自觉主动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现以教学五年制统编教材第七册“小数加减法”第一课时为例,说明运用这种方法的课堂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获得这些基本知识,可以为今后适应现代化生活、学习相关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从而具有与现代化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基本的物理文化修养。因此,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教会学生新的学习方法作为重中之重。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点呢?要让物理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愿学、  相似文献   

14.
赵战锋 《考试周刊》2011,(60):196-196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与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现在的课堂应是一个互相“对话式”的课堂,“对话的过程即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展一种“对话”关系,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情感的相互碰撞与启发。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本文拟就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途径及方法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目前科学课堂中的实验已经基本走出了只讲不做、仅重视“知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开始更多地让学生“动手做”,这样的结果是:课堂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但现实中的课堂,比较多见的仍然是“跟我学,跟我做”,具体表现为: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提供材料,学生按照步骤操作。这种“动手做”的实质,是让学生将记忆提取再现后转化为行动,这固然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并体验实验过程,但仍然是“直接教授”的结果。换言之,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但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也不知道怎么做。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不仅“动手做”还要“动脑想”,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保持得更持久,也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11],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操作演示,学生默默观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抑制,主体地位无从体现。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在课堂上动起来呢?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学习与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 ,“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现在的课堂应是一个互相“对话式”的课堂 ,“对话的过程即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 ,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发展一种“对话”关系 ,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情感的相互碰撞与启发。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 ,主动地学 ,让…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科学课堂是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2013,(4):70-71
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精神;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一条“脚踏实地,探求知识”的途径,体验探究学习,提升科学思维。天文学是一门极其古老的学科,也是一门极具活力的现代学科,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宇宙、寻求新知。南汇中学的“会学习,能发展”,就是立足本源,把握“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追求发展,在此基础上以探究无限苍穹为载体,确立了天文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理念——仰望星空,探索宇宙,脚踏实地,探求知识。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精神;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一条“脚踏实地,探求知识”的途径,体验探究学习,提升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20.
张鸿勤 《天津教育》2023,(24):161-163
<正>科学深度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与基础的科学技能,最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获得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真学、真研、真做,是实现深度学习模式的有效探索。一、什么是“真学,真研,真做”真学,即关注学生对探寻经验的科学真味。学生要进行科学探究,就需要发现问题以及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唤起关于自身实际生活的经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