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略定力是推进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坚持战略定力贯穿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是对党的建设的历史规律总结,是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体现出党坚持战略定力的历史逻辑。坚持战略定力体现在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把握中,体现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中,体现在对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正确认识中,这是党坚持战略定力的理论逻辑。坚持战略定力利于党提升自身的能力建设、保证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这体现了党坚持战略定力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强调增强和保持战略定力.战略定力的核心要义和根本要求是增强“四个自信”、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六大领域的重大战略抉择之中.习近平关于...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发展是事物永恒的选择,动态发展应放在首要位置;事物发展需要寻找“关注人性”的始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事物发展重要的战略道路。科学发展观的蕴意在“理念”层面给予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启示是:要把动态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把“成人性”作为其转型与创新的始基;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认识论和政治论冲突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支配、政治论服从是符合高等教育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认识论哲学的坚守是高等教育自身的逻辑,是高等教育场域存在的根本。另一方面,政治论哲学遵循的是场域的客观关系结构,是高等教育场域存在的形式,必须接纳政治论的服从地位,树立为国家政治、经济服务的理念等。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等教育的本体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等教育“为何存在”、高等教育“如何存在”、高等教育“何以存在”三个问题着手,对高等教育作本体论意义上的思考。认为高等教育本体论是:高等教育应坚持“人主义”的理念,以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必须定位于化领域,坚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在社会发展和自己内在的逻辑发展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6.
“不变”是“变”的演绎基础,“变”是“不变”的发展升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最新成果,是“变”与“不变”的统一。其出场情境在变,历史条件不变;目标定位在变,谋划原则不变;内涵范畴在变,价值功能不变;推演步骤在变,进阶方法不变;行动方案在变,执行策略不变。新征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需要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坚持居安思危,基于历史条件运筹时代变局;坚持守正创新,基于谋划原则创新发展方式;坚持知常达变,基于价值功能塑造内在优势;坚持稳中求进,基于进阶方法再造演进机制;坚持破立并举,基于执行策略升级行动质效。  相似文献   

7.
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高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最本质特征、最鲜明特色,是制度逻辑、政治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要围绕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发展、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等原则,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各环节,着力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要以党的全面领导统...  相似文献   

8.
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是中国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王克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这是符合我国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特点的正确的战略选择。在此,谈谈笔者对这一战略选...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表征着国际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认可程度,也反映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是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之源,也是为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的必然之举,还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支撑。然而,当前中国尚未掌握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与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与提升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夯实国内根基、布局发展中国家和着眼发达国家“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  相似文献   

10.
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本为,坚持以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高教强国战略;坚持“三个面向”,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万万不可忽视美育的作用。可以这样说,缺少了美育的高等教育,不可能是科学发展的高等教育。无论是以人为本、全面素质教育,还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谐校园的建设,都不能离开美育。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师作为人才资源,其市场有它的特殊性:高等教育机构和大公司是供求双方的主体。大学教师流动正趋于国际化。大学教师流动对于大学的发展来讲是把“双刃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师资人才战略思想应当坚持的理念是:人才战略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高校的发展战略,“互生共荣、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建高等教育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政治论”、“人本论”高等教育哲学观都是哲学智慧的体现。但从哲学与教育的原始意义上考察,从高等教育的普适价值着眼,高等教育应以开发人的智慧、教人追求“大智慧”为最高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李化树党的十五大指出,把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正确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过程中 ,人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若干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丰富内涵的概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就是其大众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包括规模特征、多样化特征和不平衡性特征。面对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所面临的新变化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1)树立“求优、求特、求新、求活”的高等教育办学新理念 ;(2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内在协调的运行机制 ;(3)瞄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趋势 ,改革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超前地做好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工作 ;(4)适应“大众化”需求 ,以新的人才观、质量观为指导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两个全面” ;(5 )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监督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就要坚持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定向导航,以新格局布局谋篇,以新本领积能蓄力,努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培育时代新人,服务和支撑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之后要把好高等教育质量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了“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完善高等学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朱钅容基总理也提出“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确保办学质量。切实加强对各类学校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抓紧建立健全教育评估、督导、检查体系和制度。”战后各国大学纷纷走向群众化,过去仅为少数青年垄断的学府一变而为众多青年深造之地。美国大学标榜平等主义,认为享受教…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的演进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基本逻辑是,人才观从重视知识传授,到强调能力发展,再到全面素质提升;价值观从服从政治需要,到服务经济建设,再到主动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发展观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改革观从单一局部改革到全面综合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思想的演进带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思想的引领,坚持思想解放,坚持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坚持集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人民性是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最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和本质属性,其内涵表现为人民共有、人民共治、人民共享和人民共同发展。面向人民群众办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实践指南和目标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高等教育政策的人民性,具体体现在办学方向、招生对象、办学主体、办学目的等方面。展望未来,新时代高等教育政策人民性的彰显,必须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牢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从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对当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反思。从办学的理念、制度和技术等三个层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只有更新办学理念,变“学历型”教育为“能力型”教育;变革办学制度,变“普教化”模式为“成教化”模式;丰富办学技术,变“一元化”体系为“多元化”体系,才能重新构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成人需求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同步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成为“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作为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寻求体系化的创新。文章主要针对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中的一种创新组织形态——高等教育集群进行研究,重点对其有效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并从顶层逻辑、核心逻辑、底层逻辑三个层面对推动高等教育集群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