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前出塞》 这首诗歌选自《杜少陵集》。《出塞》是汉代歌曲的名称,是歌唱边塞战争生活的军歌。诗人借这一旧歌题,前后写了14首诗,先作9首,题为《前出塞》,后作5首,题为《后出塞》。本诗是《前出塞》中的第6首,它借戍边战士的口吻,表明了对战争的看法,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战争政策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2.
熊菲 《教育艺术》2007,(2):72-74
[教材赏析] 《出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  相似文献   

3.
《前出塞》(六年制小语第十二册第21课)是唐朝杜甫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出塞》本是汉乐府歌曲的名称,是歌唱边疆战斗生活的军歌。杜甫大约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了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他在这些诗中,借用一个战士的口吻,通过他对从军情况的诉说和思想感情的抒发,描述了从出发远征、练兵作  相似文献   

4.
《前出塞》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组边塞诗。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年间用兵吐蕃之时。诗人先写过《出塞》诗九首,后又写了《出塞》诗五首,因此加"前"、"后"以便把它们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5.
昭君出塞图     
理解这首诗,要知道昭君出塞的意义与《西京杂记》的观点相悖。为化解国家民族的危亡,增进民族的友善,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昭君出塞、“和亲”之举是正确的,进步的;《西京杂记》将罪贲推到受贿的画工身上,言昭君不得志,成为了牺牲品,二者的观点和态度大相径庭。我们应以正确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6.
大家一定知道《出塞》这首唐诗吧?但你知不知道围绕着这首诗,还曾发生过一个小故事呢! 从前有个皇帝,他有一把心爱的扇子,不仅扇面上画着秀丽的山水,就连扇肋上也刻着精美的图案。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孩子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中间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走进诗歌《出塞》。(板书:出塞)  相似文献   

8.
历岗 《小学语文》2007,(4):53-53
问:《古诗三首》(义务教育六年制12册10课)中有王昌龄的《出塞》诗,我们在古诗中还见到《入塞》《塞下曲》等诗题。请问《出塞》《入塞》等诗题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9.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七绝诗堪称唐边塞诗中"神品",尤以《出塞》为冠,明李攀龙赞《出塞》为唐七绝压卷之作。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  相似文献   

10.
选入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十一课中的《马》、《塞下曲》和《前出塞》这三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这三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苍凉寥廓的边塞风光;表现了渴望驰骋沙场,建立勋业的昂藏不凡的抱负;歌颂了边塞将士强兵精武,杀敌擒王,以保国泰民安的英雄气概。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又各有特点:《马》以写景为主,托“马”言志;《塞下曲》以记事为主,以事写人;《前出塞》以议论为主,直抒胸  相似文献   

11.
一、引《出塞》,激诗趣 (课前让学生猜名字中带“龙”字的明星,如释小龙、李小龙、成龙,引出明代诗人李攀龙) 师:(出示明代诗人李攀龙的画像)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真正的“明星”,因为他用一双慧眼发现了一首唐诗,而且为这首诗写下了感动中国的评语“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这首诗就是咱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出塞》。(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2.
昭君出塞的线路,史书没有记载,所以难以确认。昭君出塞路线需把握五点:一是把握汉匈官方交往的线路。昭君出塞是官方行为,如果《汉书》记载中确有一条官方交往的线路,那么,这条道路就有可能是昭君出塞的线路;二是昭君出塞之前,匈奴曾处于分裂状态,匈奴分裂和一统的历史时期是重要的历史背景因素;三是《汉书》中对朝贺西汉的匈奴右皋林王东渡黄河返回匈奴的这一记载,确认为汉匈官方交往线路的重要节点;四是《汉书》关于奉车都尉班伯到定襄护卫昭君夫婿复株絫单于入境的记载,作为推论的重要线索。五是根据昭君于正月出塞的时间背景,认为东渡黄河的线路海拔较低,相对温暖,可以避开春寒料峭的气候。  相似文献   

13.
杨琴 《云南教育》2015,(Z1):62-63
古诗是我国浩瀚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多少文人墨客以诗明志,以诗传情,以诗写史,成就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大诗人。教学古诗,要让学生会读古诗,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要让学生能正确书写诗句,借助工具书了解诗意,初步了解诗人表达的是什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古诗的审美趣味。教学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出塞》这首古诗时,笔者按照  相似文献   

14.
岑参先后两次出塞到陇右地区,期间在凉州停留半年多时间,创作了《登凉州尹台辛》等9首诗歌。其诗既不同于首次出塞时的困顿、乡思之作,叉不同于二次出塞时的写景作品,体现出“辞意清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昌龄《出塞》诗,仅短短四句,但秦汉以来边患不已的历史状况和百姓渴盼良将保卫 家园的现实心情都溢纸而出。  对于战争,人类并不陌生,也有对战争的种种看法。《出塞》在形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抒 发中,也透示出王昌龄这位古诗人的战争观。  首先是厌恶战争。  在诗的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诗人的情思溯望远古,跨越时 空 ,道出了绵延千古战乱不休的史实。是的,战乱频仍是翻阅古代史时无法回避的触目事实, 文学作品也早有描述:《诗经·采薇》以战士的口吻描绘了远古的战争生活,表达了渴望返 回家园的焦…  相似文献   

16.
《昭君出塞》这一历史故事家喻户晓,经曲作家王志信,词作家刘麟加以谱曲写词,谱写成了一首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艺术歌曲《昭君出塞》。它的内容丰富动人,创作手法新颖独特,词曲结构严谨规整,旋律悠扬婉转,抒情与叙事相结合,恢弘大气和婉约凄美完美融合,运用两种乐思,勾勒出丰富、耐人寻味的旋律曲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王昭君。下面是我对演唱《昭君出塞》这首歌曲的分析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王维在凉州创作了六首诗,《双黄鹊歌送别》、《凉州郊外游望》、《使至塞上》、《出塞作》、《凉州赛神》和《灵云池送从弟》。其中《双黄鹊歌送别》与《出塞作》两首诗,人们对它们的解说,颇多异词。对此,我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王昌龄诗传边塞情 ,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 ,《闺怨》和《出塞》是诗人激愤于时代的阴阳篇  相似文献   

19.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是古代一种军歌的名称。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军队常常齐声高歌鼓舞士气一样,古代的战士们在行军打仗时也有雄壮的军歌。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就是其中之一。自古以来,国家对边防都是十分重视的,从秦汉时期到王昌龄所生活的中唐,900多年间,十几辈的戍边将士久别亲人,风尘万里去守卫边关,这一去,或许就战死沙场,或许就病死在边疆,一辈子就再也不能返回故乡了。虽然天上高挂着的还是那个月亮,月光下的关隘也还是那样森严地耸立着,但守关的人啊…  相似文献   

20.
王禹偶《村行》是宋诗中的名篇,全诗如下: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养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诗的颈联在对仗上存有瑕疵,要说明这一点必须先弄清楚“雪香”一词的来历。钱钟书《宋诗选注》,金性尧《宋诗三百首》都没有指明颈联中“雪香”二字的出处。王延梯《王禹诗文选注》只谓“雪”字状棠梨之色,也没有论及“雪香”。雪是否有香,雪香是否为一种香呢? “雪香”二字连用,据宋人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和王明清《挥麈后录馀话·卷一》记载,最早是出现在阴铿的诗里,但是这首诗的名字现在无从考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