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204期双清论坛"抗震韧性城市建设的关键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围绕城市抗震韧性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面对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建设抗震韧性城市势在必行,提高工程、城市和社会的韧性能力已经成为国际工程界的共识,是国际防震减灾领域的最新前沿。论坛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凝练了城市抗震韧性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重点研究内容:(1)韧性城市设计地震动参数及抗震设防;(2)城市单体工程结构的韧性体系与功能恢复;(3)城市工程系统功能恢复及韧性提升;(4)城市抗震韧性评价及设计。通过地震学、土木工程、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城市抗震韧性的研究必将助推中国土木工程由单一基础设施灾害安全迈向综合基础设施集群系统的灾害安全和功能韧性等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抵御冲击、快速恢复、持续增长的“韧性”非常重要。从熊彼特发展理论与有为政府理论视角出发,基于278个城市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等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创业发展与政府赋能对于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创新创业发展显著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城市经济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这意味着本地城市创新创业发展除了可以增强本地城市经济韧性以外,通过空间溢出还可以增强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创新创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具有空间联动效应和相同趋势;政府赋能对于创新创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也会增强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政府赋能的调节效应同样具有空间联动效应和相同趋势;政府赋能存在门槛效应,政府要以创新创业发展为突破口跨越门槛,才能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韧性理论研究的回顾,论述将韧性理论引入能源系统问题的研究价值;在此基础上阐释能源系统韧性的概念框架;从能源系统研究对象、能源系统的扰动因素、能源系统韧性的量化评价方法以及韧性提升路径等方面,构建能源系统韧性的研究框架;最后探讨能源系统韧性研究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分析发现,能源系统韧性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目前主要关注韧性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对于能源系统韧性的形成机制、动态演变过程、扰动因素的作用机理、韧性评价模型的验证与应用等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司文涛  戚伟  孟霖 《资源科学》2022,44(4):820-832
农民工日益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关注新时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有证据表明,心理资本能够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但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机理。本文将心理资本分为乐观、自信、希望、韧性4个维度,将城市融入细分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3个维度,分维度研究心理资本与城市融入的关系,同时辨析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能力即地方适应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探究心理资本对城市融入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①乐观、自信、希望和韧性对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信和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不显著;②地方适应性的中介效应表现为:首先,在乐观、自信、韧性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希望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其次,在乐观、韧性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最后,在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地方适应性在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的中介效应,为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拓宽了视野,亦可为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城市健康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目前大型城市安全管理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剖析了大型城市安全管理的理论内涵,总结目前典型的城市安全管理模式;基于城市韧性的概念,从城市防灾减灾、城市安全规划以及城市安全社区建设三面提出了韧性视角下大型城市安全管理理念与实施策略;根据西安市城市安全管理现状和问题,结合韧性视角下大型城市安全管理实施策略从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保障体系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作为传统城市安全管理模式的补充,以期为政府部门的城市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金鹤  孙红雪 《软科学》2020,34(2):72-79
基于多维视角下,运用熵值法、ESDA等方法剖析三大城市群内55个城市的城市韧性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查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2016年城市群城市韧性排名:长三角大于京津冀大于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等级结构:京津冀以京—津市为支撑呈双核心驱动模式,长三角呈橄榄型结构,珠三角呈金字塔式结构;长三角城市韧性呈正空间集聚,京津冀与珠三角城市韧性呈空间负相关;财政风险与金融效率对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本地效应整体影响为负,市场、技术、开放性因素及金融规模对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本地效应整体影响为正;各因素对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空间溢出特征差异化明显。  相似文献   

7.
麻学锋  胡双林 《资源科学》2022,44(11):2373-2385
旅游城市韧性与居民幸福水平的适配,极大地影响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居民幸福水平提升。构建旅游城市韧性与居民幸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典型旅游城市张家界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法、适配性量化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2002—2020年适配时空演化特征,并对其内外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旅游城市韧性与居民幸福水平的适配逐渐向高级别演化,经历了“不适配—较适配—相对适配—高度适配”的转变,时序演化态势总体向好,但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现出不稳定性和波动性特征。②内部要素驱动方面,旅游城市韧性系统中经济韧性和生态韧性,居民幸福水平系统中家庭环境和共建共享是影响适配的主要障碍因素。③外部环境驱动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公路通车里程、城市人口密度、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比重4项要素与适配度的关联较强,对适配的贡献较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旅游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幸福水平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第234期双清论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与决策方法"研讨成果,本文回顾总结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城市管理与决策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所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及研究趋势,明确了创建创新型城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的基础,强调韧性城市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针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管理与决策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服务于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战略需求,分析和凝练了该领域未来5~10年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以及关键科学问题,为我国创新驱动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智慧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8—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全面考察经济结构调整的多维因素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调整、城市经济韧性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性,呈现“一荣俱荣”的空间特征。(2)产业结构调整、要素结构调整以及消费结构调整对本地城市经济韧性产生“结构红利”,即对本地经济韧性具有显著增促作用;人口结构调整与本地城市经济韧性呈“倒U”型关系。(3)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调整对空间关联地区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间接效应;归咎于竞争效应,要素结构调整对相邻地区经济韧性产生消极影响;人口结构调整与空间关联地区经济韧性呈“U”型关系。最后,在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挖掘经济转型发展“结构红利”、构建“中心-周边”联系网络等方面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钱力涛 《科技风》2022,(4):157-159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学校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韧性的相关问题,然后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使用CiteSpace软件梳理我国中职学生心理韧性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中职学生心理韧性研究的发展现况和热点趋势,期望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智能制造正加速产业变革和产业链条重塑,为产业链韧性生成及增强提供了新动力。基于功能和过程视角,从补链、延链、固链、强链4个方面阐释智能制造对工业韧性的提升效应,提炼出工业结构多样化和技能结构高级化双重传导渠道。在此基础上,搜集了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识别智能制造对工业韧性的提升效应和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智能制造显著提升了工业韧性,且经过改用工具变量估计法、使用遗漏变量敏感性分析法、排除同期其他政策干扰等系列稳健性测验后,智能制造的韧性提升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智能制造对工业韧性的提升效应在大中城市、胡焕庸线东侧城市以及工业型城市更为强劲。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智能制造通过增进工业结构多样化和促进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进而提升了工业韧性。研究结论为厘清智能制造影响工业韧性的因果逻辑和传导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了新见解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淮南城市特征及面临防火安全问题的分析,结合淮南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构建了以城市功能化分区防火体系和火灾应对情景链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淮南市中心城市消防安全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韧性防火区域协调一体化和灾后恢复学习系统的规划思路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工程、生态和演进三个方面对韧性概念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将其与已有概念进行区分,并提炼能源系统韧性的定义;其次,分别从指标体系构建、评估工具选择和评估结果分析三个方面系统地总结韧性的测度方法;最后,对韧性应用于中国现实的研究进行探索,从韧性视角分析天然气"气荒"事件。研究发现,与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能源系统韧性的实证研究较少,因而未来能源系统韧性的研究不仅要进一步明确系统的边界,而且要在实证分析中取得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韧性理论、产业链理论研究现状的回顾,论述将产业链韧性引入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模型,并从产业链分布、识别扰动因素、产业链韧性评估与测度方面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评估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关键指标体系和韧性曲线的产业韧性测度是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评估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组织韧性是指企业在动荡变化中生存、适应和成长的能力。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综述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较缺乏量化分析。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组织韧性研究的242篇文献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和Gephi软件,梳理了组织韧性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过程,展现了组织韧性研究领域的基本现状,厘清组织韧性研究的演化脉络。结果显示:(1)学者们从能力视角、过程视角及结果视角解读组织韧性的内涵。(2)组织韧性已成为管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逐渐形成三大研究热点:组织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组织韧性的指标及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组织韧性的提升路径研究。(3)组织韧性的研究自2011年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引领了组织韧性研究的风向。最后,探讨了组织韧性研究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推动组织韧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有效发挥集聚经济外部性,是增强经济韧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03—2019年黄河流域5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相关模型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均有显著影响,且这一影响分别呈现出“U”形和倒“U”形的演进趋势;(2)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专业化集聚对黄河中游影响最为显著,多样化集聚对黄河上游影响最为显著;(3)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和政府政策支持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间表现为“U”形调节机制。因此,在新发展阶段,应重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如何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是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不断深化的区域一体化能否驱动科技创新以及如何提升科技创新?首先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和组织机制剖析了区域一体化驱动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并将经济韧性的中介效应纳入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2003—2021年中国28个省、直辖市和291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法对区域一体化影响科技创新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区域一体化显著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2)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显著提高了经济韧性,具体地:政策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表现出正向的区域联动性。(3)资源韧性对科技创新表现为倒U型结构,区域一体化要避免“资源诅咒”效应。(4)案例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京津冀城市在“区域一体化”政策事件之后,科技创新变动均值的差值显著为正。(5)分组检验发现,私营经济占比、东部城市、经济水平以及外商投资水平对科技创新回归系数为正,具有显著性,表明科技创新依托私营资本、外资资本的参与,在东部城市以及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利用CNKI数据收录的2008年至今在图情领域及其核心期刊选取的农村和城市主题的期刊论文为基础,采用excel进行词频统计并构建共词矩阵,并利用ucinet进行凝聚子群分析,最终以netdraw输出可视化图像。以此对近年来图情领域以农村为主题的研究热点进行共词分析,并与相关以城市为主题的热点进行比较分析,以窥探分析图情学科对于农村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运用可视化的方法对低碳城市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进行分析,构建了共现聚类树和共现网络。研究表明:低碳城市研究中,宏观研究占据主导地位,中观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微观研究需要快速起步。并在此基础上对低碳城市系统的若干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梳理韧性理论的起源发展,结合呼和浩特市近年来城市内部洪涝灾害发生的情况,在分析致灾成因的前提下,基于韧性理论提出相应的防洪减灾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