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语文学科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而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识字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板块对识字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为了达成这一要求,教师要从识字方法入手,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从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提升他们的识字趣味;要从生活实际入手,强化学生在实践中识字。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学段要求”中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样庞大的识字、写字量对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压力是比较大的,如何让学生快乐识字、轻松识字、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呢?《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明了方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3.
识字是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1》在识字方面对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了明确的学段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相似文献   

4.
付璇 《小学生》2022,(10):94-96
识字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小学低学段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通过识字写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低学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在字词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低学段学生的这一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培养、训练。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低学段字词教学中形象思维训练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写字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相似文献   

6.
杜静静 《广东教育》2009,(12):35-35
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面对如此大的识字量,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水平呢?  相似文献   

7.
<正>一、结合“新课标”,研读教材,设定大单元主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目标中指出应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识字内容,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8.
吴志英 《广西教育》2013,(41):47-4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汉字中形声字居多,在形声字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对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而言,我们要在课堂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第一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笔者觉得,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故事、动画,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一、利用多媒体导入生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一、目标定位 (一)课标对识字写字的要求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相似文献   

11.
为了落实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的目标,教师在生字纠错环节,要巧做文章,把单调乏味地对照课本为趣味纠正。具体可从研究学情,探究错因;巧借虚拟医院,纠错练功入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对汉字的记忆、理解、运用等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并要求实现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学习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的学习目标,同时指出识字教学要教给识字方法,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注意识字教学的策略。根据课标的要求,识字能力应从一年级开始培养,一、二年级要围绕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的要求进  相似文献   

13.
杨绘春 《考试周刊》2010,(43):65-66
自学校开展乐学课堂教学研究以来,我更专注于乐学课堂教学。我教学小学低年级,首先需要把握低段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并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也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评价建议中提到了“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我谈谈在日常的识字教学和课题实践中的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低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面对如此大的写字量,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打好写字基础呢?本人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巧妙使用形象化语言。不仅让写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版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识字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标又指出:“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基于此,笔者尝试建立学习小组,开发识字游戏,鼓励学生以合作识字的方式学习生字,让学生的识字兴趣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16.
<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并学会独立识字。面对庞大的识字教学任务,如何让学生既高效又快乐地识字,是值得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去探索的。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乐于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也就是说使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识字教育,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把生字分类,并把生字出现在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在上课前,教师出示象…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语文课的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郭沫若也曾说过:“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新课标中对识字教学也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文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改进识字、写字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一、关于“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的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就阶段目标中的“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来说,有以下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横向来说,每个学段都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三个维度,提出“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比较全面比如,第一学段(1~2年级),在…  相似文献   

20.
<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新课改后,低年级每篇课文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达到10个之多,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记得快,忘得快,混得快"。如何让他们体会汉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