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士国 《现代教学》2015,(Z2):143-145
100元饭费到底该由谁来赔呢?这看似小问题,实则考验着我们的教育大智慧。如果由生活委员丁琳承担,可能会引发班干部的心理不平衡,打击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班级管理。目前,班级管理的难题之一就是缺少能力出众的班干部,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竞选班干。有一位班主任让全班68名学生写纸条告诉老师自己希望在班级中担任何种职务,结果令他很意外:只有38名学生提交了"答卷",而其中只有5名学生表示愿意担任一定职务,其他33名学生均表示不愿意当班干。  相似文献   

2.
开学初,我班决定竞选班干部。班主任宣布这一消息后,却只有几个不起眼的学生报名,老师不由得吃了一惊。过了一天,竞有这样的话传到老师的耳里,有几个原班干部说:“班干部还竞选呢?除了我们还有谁当班干部?我们大家都不报名,等班级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看老师怎么办?”言下之意,他们原来是班干部就应该是,不然的话,班级工作肯定搞不好,到时  相似文献   

3.
何卫东  王岚 《家长》2009,(6):11-14
班干部竞选永远是学生的热门话题,孩子都希望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家长也期望孩子当班干部得到锻炼,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如愿。竞选班干部当选了该怎么做?落选了又该怎么办?在这几年中,我们的双胞胎儿子健健、康康,他们参与了班级的每一次班干部竞选。这其中有成功后的喜悦,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必须改革现在的班级管理模式.对此,我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改革班干部选举办法 以前,班干部通常由老师指定,或老师提名学生选,或者直接由学生无记名投票产生,虽然后面两者也属民主选举,但学生头脑中有一种定势,即老师经常表扬的一定是好学生,是班干部,形成了每年选出的班干部总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好学生.学生刚入初中.我采用了每个学生的值日轮流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经过两个多月的彼此了解,接着,我采取了学生竞选的形式,只要自认为哪个职位适合自己即可参加竞选,然后由学生投票决定正式人选.  相似文献   

5.
潘英惠 《班主任之友》2022,(Z1):105-106
<正>非常心疼这个一开始就主动找老师要求退出竞选,却被老师“推了一把”,最后又以落选告终的小女生。这个瘦瘦小小的女生,确实很理性,她知道文静而柔弱的自己不适合当班干部,她接纳了自己的柔弱。这个时期的她,并不自卑,所以敢于主动找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却被老师暗示“如果不参加竞选,就是不愿意为班级服务,就是自私……”她终于鼓起勇气走上了讲台,最后的结果呢?这一结果,没有滋养到她的自信,却让她那幼小的内心再次受伤,再次认定:“我不适合当领导……我的能力不够……我就不该……”  相似文献   

6.
又接一个新班,为锻炼孩子们自我管理能力,我在班级实行班干部竞争上岗,除一名督导班长外,其余班干部还要进行轮换。这一想法在班级一公布,大部分孩子都欢呼跳跃起来,一些平时沉默的孩子都跟着喊“老师英明。”为了给他们一个酝酿时间,第一周由我和副班主任坐班,同学们则全部投入准备之中。同时,我的设想也得到了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有的同学请人做参谋,有的同学还搞民意调查,有的同学请爸爸买来一些怎样参加竞选的书……看到他们都在积极地准备,我感到很高兴。可就是不见做了五年班长的小伟有什么动作,我…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九、十月份,一些中小学的班级都会酝酿选举班干部或改选班委成员。老师任命、学生竞选,一些学生连续任职,全班学生轮流上岗,班干部的产生可谓五花八门。一些孩子甚至连同他们的父母想出各种办法参选。对此,老师、学生  相似文献   

8.
曾有一位第一次作班主任的年轻教师问我 ,应如何看待处理这样一个问题 :该班有一位同学因意气用事而违纪 ,被学校警告处分。事隔一个学期后 ,该生非常积极地准备竞选班干部 ,可该校管德育的一位领导说 :连处分还没撤销的学生没资格当学生干部。看到这位年轻教师左右为难 ,我坦率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这位学生完全可以竞选班干部 ,而且 ,无论他能否竞选上班干 ,都将是一个教育引导他的良好契机 ,为师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意大利的学校里 ,是不设类似于中国中小学这样的班干部的 ,该国的学生认为 ,同学之间是平等的 ,谁也无权管谁。而在美国的中…  相似文献   

9.
合江县袁霞:我是班干部,最近班里非常乱,大多数男同学都拉帮结派的,课堂纪律相当差,许多科任老师不愿意上我们班的课,而且对我们班的学生很鄙视。我们虽然是农村孩子,可是也有很强的自尊心,怎样才能改变老师对  相似文献   

10.
谁知我心     
眼看就要开学了,我面临着一个“特大号”问题——竞选班干部。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一直都是班干部。五年来,由于深得老师的帮助,我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承受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上学期,我班被评为区优秀集体。面对这样的荣誉,我是激流勇进还是见好就收?我实在拿不定主意,真的很苦恼。我现在很犹豫下学期到底还参不参加竞选班干部。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鼓楼区一位读者来电话问:我的女儿因为老师批评她几句,她就闷闷不乐,不愿意听这位老师的课,连这位老师留的作业也马马虎虎地对付。请问,有没有方法帮助孩子缓解和老师的对立情绪呢?主持:老师在对待学生的问题时,无论宽、严,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进步。但同一种方法,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孩子会在心里产生对立情绪。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听听南京市部分家长的建议吧。观点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的孩子有一次对我说,他不喜欢班主任老师,因为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太严格。乍听孩子说这话,我心里一惊,因为我知道,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是位很优秀的…  相似文献   

12.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能够有“一官半职”,其目的是想让孩子平时多帮老师做做事,协助老师管理班级,锻炼孩子的能力。可班级的“官位”毕竟有限,由于僧多粥少,“跑官”就潜流涌动。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一是使有些孩子觉得不公平。如果班主任是为了锻炼所有孩子的能力,而采取轮流当班干部的做法,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接受的,大多数家长也能理解。但是,如果这中间因为某个学生的家长位高、权重,或者送的礼多,而当上班干部,哪怕是临时增设的并没有多大“权力”的虚职,也会让那些在“台上”的班干部感到不…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学生有一个很矛盾的特点,那就是一方面思想活跃,现代意识强,另一方面自管自理能力差,不会办事。这种“君子动口不动手”型人才,是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为此,我在培养学生“自管”能力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让学生在自己管理自己中培养“自管”意识。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中,班干部一般是按班主任的意图产生的。班干部整天被动地贯彻班主任的意志,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管理。学生缺乏当家作主的意识,严重影响了他们培养“自管”能力的自觉性。为此,我把竞争机制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来,让每个学生参加班干部竞选,唤醒他们的“自主”、“自管”意识。我先从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 田淼从上初中以采就是班干部,他担任过班长,也担任过课代表,他从心里觉得这样的身份让他很自豪. 但是这个学期,班里重新竞选了班干部,田淼落选了.他心里特别难过,觉得全班同学都不认可他.虽然老师积极地开导了田淼,告诉他,正好去感受一下做群众的好处,而且,也能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复习功课上,但是田淼依然想不开,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平时不愿意与新竞选的班干部交往,甚至有时候,都不想去学校了.他说:“我从小就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干什么事情都爱赢,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雪花姐姐:您好!我是七台河市北兴场直小学的一名小学生,我叫李梦迪。有一个问题一直苦恼着我:为什么我学习好就不能当班干?而有些人学习不好也能当上班干部?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李梦迪李梦迪同学:你好!一个班级必然要有班干部,而班干部只能由几个人来担当。这几个人常常是由老师指定的,有时也是同学们选出来的。虽然产生的方法不一样,但选出的人一定是能胜任班干部这个工作的。很多班级干部都是班级里学习方面的尖子生。因为学生以学为主。如果你的主要任务学习你都没有很好的完成,作为班级干部便会有许多人从内心里不服气的。所以即…  相似文献   

16.
左右 《家庭与家教》2005,(10):54-55
我女儿上小学六年级,非常懂事,是个热心肠,而且组织能力很强,在班级里的人缘也好,所以从上小学开始到现在一直担任班长,班级的活动给她组织得有声有色。明年就要升初中了,可最近我发现她的学习有所退步,我认为是她当班干部影响了学习,想让她别干了。我这种想法对吗?云南昆明潘娅敏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有所退步,就让他们放弃做班干部及参加课余活动的机会。许多学生逐渐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升学书”的“小夫子”。当班干部就一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前途吗?许多学生是学习尖子、工作能手,在老师家长的赞扬声和同学们的羡慕眼光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们班的人才"猛涨",汪老师不得不宣布一场"战争"即将到来,也就是竞选班干部。今天,"战争"的第一炮就要打响了。基地:班级;挑战者:全班同学;项目:竞选演讲。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打一场漂亮的仗!老师做了简单明了的开场白后,竞选就正式开始了。同学们一个个走上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位老师性格内向,做事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善于复制过去,不善于超越自我和现状。他接手了一个新班级,就利用大量的时间了解班级状况、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前任老师的工作思路、管理风格。他掌握全盘信息以后,开始了对这个班级的教学与管理。他的管理思路,甚至授课风格几乎全部沿袭了上任老师,不曾越雷池一步,班干部也是原班人马,班规也没改变一条。这位老师以为这样做,是尊重了前任老师,也尊重了学  相似文献   

19.
韦莉 《快乐阅读》2011,(18):143-144
案例背景十四年的教学历程中,八、九十年代的学生特别听话,老师的话就是圣旨。那时只要老师是为学生好,打两下子家长是不会说什么的,所以老师管理起来也是较轻松的。如今学生个性极强,特别是我去年带的一个七年级班,有的学生学习上不愿意帮助别人,有的同学在生活上不愿意帮助别人,有些班干部在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途接班,有风险,大部分教师都不太乐意,其主要原因是怕两任班主任的磨合会有难度;学生对新班主任的适应要有一定时间.一旦磨合或学生适应不尽人意,势必影响班级和学生.案例中"我"产生的接班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做一番探究.一般而言,如下理念和工作,有助于接班的教育达成. 一、把接班看作班级发展的加力 除非原班主任不合格,一般情况下,接班,最要不得的心态是"取代",哪怕你的前任不够优秀.因为每个班主任在其任职期间,都会有相当多的教育倾注,如确立班级发展目标,制定班级常规,设定班级岗位,培养学生干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