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阅读链接”“资料袋”是统编教材课后的补充,它是链接、补充与文本相关联的一种辅助性材料,同时也是语文实践活动可利用的丰富资源。蔡可认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特征就是“整合”。任务群学习活动的重要指征是“整合资源”,资源从何而来?一部分来源于课外的资料搜集,另一部分就是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袋”。课外的资料虽丰富,但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筛选、甄别、提取等,  相似文献   

2.
“阅读链接”作为统编教材新增的一个版块,均出现在每篇课文后,处于并不显眼的从属地位。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入理解编者介入阅读链接的意图,没有理清阅读链接与课文的关系,从而未能充分发挥阅读链接的实效性,难以实现从“教课文”到落实语文素养的转变。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链接为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搭建起了一座稳稳的桥梁,将学习引向深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理解性学习落地,让学生“学会学习”。[1]合理利用阅读链接,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如:前置,激发阅读期待;揉合,助力文本理解;迁移,落实语言实践;比较,提升阅读思维;延伸,拓展阅读边界。使用时教者要分析其教学价值,发挥其有效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习向深度进发。  相似文献   

3.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新设了一个栏目“阅读链接”。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中年级教材为例,分别从阅读链接,链接“习作指导”;阅读链接,链接“实践活动”;阅读链接,链接“思维提升”;阅读链接,链接“单元要素”等四个角度实施阅读链接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的“阅读链接”板块属于助学系统,通常呈现为课文练习后的语段或语篇,立足于教材内容,拓宽了文本的外延。教师应借助这一板块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表达方法的理解。“阅读链接”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广阔。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任务为基础,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利用好“阅读链接”,在比较中落实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5.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是连接课内外阅读的重要通道,是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语言储备、开启学生阅读世界的重要工具。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阅读链接”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立足语文教材,借助“阅读链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整合阅读资源,深挖阅读素材,让教师看到阅读的深度,体会到文字中的情感,在对文章的总结与升华中,实现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内拓展阅读的主要载体,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发展学生阅读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明确“阅读链接”类型及其作用,并依据“阅读链接”与课文的联系,精心选择阅读策略,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吴长虹 《小学生》2023,(5):22-24
“阅读链接”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这一板块的内容和结构,发现其具有人文性、科学性、完整性等编排特点。将“阅读链接”板块作为补充教学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深入探究和学习,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和促进学生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对此,本文简述了小学语文“阅读链接”板块的编排特点,并围绕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策略、阅读活动等多方面展开研究,以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统编语文教材在部分课文后面设置了“阅读链接”板块,目的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一课,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理解编者设置“阅读链接”板块的意图。课堂上,教师可采取概括内容、联系背景、对照课文等策略,引导学生借助“阅读链接”深度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阅读链接”作为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置于课文之后的一个阅读补充板块,将学习引向了深度。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资料”在与教学活动和学习互动的交轨上常常存在“断裂”现象,难以实现从“教课文”到免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转变。合理利用阅读链接,以课标和学情为教学立足点,将“结合资料”的教学策略合理链接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发挥“阅读链接”的有效作用,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习走向深度。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统编语文教材中设置的“阅读链接”板块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认知资源,是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托,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推手。教师应积极探索“阅读链接”的使用策略,充分利用“阅读链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语文学习任务群,有三个学习任务模块:走近四大名著、走心四大名著、亲近四大名著。每个任务群安排两个实践活动,即研究性阅读与情境性表达。这是围绕单元主题,整体建构学习任务群,基于现有语文教材的一次单元学习突破。其具有四层意义:一是阅读兴趣激发;二是单元整体建构;三是阅读与表达相得益彰;四是学习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让阅读与生活精彩链接。  相似文献   

12.
王菊香 《学周刊C版》2019,(23):127-127
新课改提倡“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以其内容丰富,联系广泛,对中小学生学习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注重选择正确的阅读材料,注重提高教师引导学生们“群文阅读”的意识,不断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教材中的助学系统包括单元导语和阅读提示,以及课文中的插图、注释、批注、泡泡语、课后的思考练习题、资料袋、“阅读链接”及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等教学资源。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编排在童话阅读单元,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了不少的童话作品,这些童话有的是以单篇的形式进行编排的,有的是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的。教材中编排众多的童话作品体现了编者对学生童话阅读的重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习得童话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会自主阅读童话呢?借助助学系统辅助学生阅读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高三语文教师的自得与困境 从事了多年毕业班教学的语文教师都会“深切她”认识到,在高考的“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作文”等几个主要板块中,复习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有的立竿见影,有的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5.
彭靖 《湖北教育》2023,(10):34-35
<正>整本书阅读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但在推进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材推荐的很多经典作品,有的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有的折射出的文化理念与学生认知的文化理念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的篇幅较长、内涵丰富,小学生很难长久保持阅读耐心,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保持积极性呢?笔者认为,依据“供阶语文”教学主张,为学生适时提供学习台阶是关键。“供阶”就是为学生提供阅读台阶,即教师阶梯式地设计和呈现整本书阅读目标,让学生拾级而上,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读什么、如何读”,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教材阅读只是阅读范例,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阅读的示范作用,依托教材阅读引领学生开展主题阅读、延伸阅读和拓展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语文主题学习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阅读链接”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着重围绕单元人文主题编排,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延展。文章以五年级教材中的“阅读链接”为例,以“助在课前”“助在课中”“助在课后”为阶梯,从多个维度探析教学路径,建构多元化且有探究性、思辨性、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言语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在阅读教学 中“阅读没 有读”的倾 向还相当严重:有的教师侧重烦琐的内容分析,不善于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语言文字;有的教师倾心讲语文知识,不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还有的教师直接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有关人物形象的“结语”等抄下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课堂教学的共同点,就是丢掉了“读”字,把阅读课上成“听讲课”、“抄背课”、“问答课”。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语文学习样式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大板块。课程改革之后,又多了“综合性学习”。在循文课程标准》里,“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五大板块。因为它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打开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之门。它的出现受到了师生们,特别是学生们的青睐。所以大家都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称之为新课程的亮点,最绚丽的光彩,最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正>“快乐读书吧”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新增板块,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让学生通过“快乐读书吧”的学习,习得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在实施过程中,“快乐读书吧”并没有带给学生真正的阅读快乐。有的教师只是依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缺少具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和相应的阅读评价措施,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被动阅读,还有的教师,因为学校没有把“快乐读书吧”作为考试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