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跨文化教育的"第三空间"理论强调外语学习者通过学习另一种语言和文化,重新审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主动建构自己的文化系统,从而超越原有世界观,最终形成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人格。在缺乏文化接触的语境下,跨文化教育的"第三空间"可通过网络交互工具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3.
张蕾 《文教资料》2021,(3):222-223
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跨文化人才,我国外语教育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问题,不利于文化走出去。在外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第三空间,有助于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交融,实现跨文化人才培养,需要教师转变理念、教材内容升级并创新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中美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中美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项目的进展,分析目前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的评价方法,以及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数据分析的方法,在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美国历来重视对社会多样化与化多元化的研究,这与它的多种族多民族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二战后至今,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反对种族歧视、追求民主平等的呼声愈来愈高,对异化的交流及社会的多元化走向逐渐形成潮流,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这其中既包括对国内不同种族与民族身份认同、人口迁移问题、族际通婚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取效行为这一言语理论角度出发,通过探索一些能顺利地实施取效行为的相关策略,帮助交际者在跨文化这样一种交际语境下构建有利于交际双方达成交际目的的一种文化氛围即第三文化。从取效行为的发展过程及其概念与主要特征的视角,研究跨文化的含义以及取效行为理论的运用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合理性,阐释第三文化的内涵以及在构建第三文化过程中运用取效行为理论的必要性。针对取效行为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取效行为策略,以营造更加适合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文化环境,从而在实施取效行为的策略上丰富取效行为理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7.
编辑的作用主要在于对信息的加工。现代大学生应当具备这样的能力。它作为语言、计算机这两个工具之外的第三工具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习自主性研究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学习自主性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第三空间”理论是后现代理论体系中的显学之一,爱德华·索亚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这一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重建了空间理论的认识向度,丰富了空间理论的思想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乃当今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从空间概念切入,实施“三校联合教研”,用“第三空间”的视角审视教师的学习与成长,也许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第三空间理论是后现代理论体系中的显学之一,爱德华·索亚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这一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重建了空间理论的认识向度,丰富了空间理论的思想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乃当今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从空间概念切入,实施三校联合教研,用第三空间的视角审视教师的学习与成长,也许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由网络文化所构成的“第三空间”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生在这股文化力量的牵引下思想道德呈现二元分化的特征。针对此,学校应先实现传统的德育观向现代德育观的转变,才能有效牵引这股文化力量,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网络文化所构成的“第三空间”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生在这股文化力量的牵引下思想道德呈现二元分化的特征。针对此,学校应先实现传统的德育观向现代德育观的转变,才能有效牵引这股文化力量,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网络学习空间的实际需求,利用Html语言和Flash工具,以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作为实际案例,介绍了相关软件在设计和构建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具体应用,并对网络学习空间的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基于Wikispaces构建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协作学习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以培养大学生个性化学习为宗旨,以专业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充分结合网络互动、协作、开放性平台——Wikispaces的使用特点。在教学设计理论和乔纳森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从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两方面进行分析与设计,构建出基于Wikispaces的网络学习空间结构图。并具体分析基于Wikispaces的网络学习空间在应用实现过程中的教与学行为活动情况,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而积极尝试新的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走出去”企业在本土化过程中面临跨文化经营与管理理念不足、跨文化管理与技术技能人才缺乏以及跨文化政策信息掌握不足等掣肘。职业院校作为面向“走出去”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供给方,存在着跨文化教育理念匮乏、跨文化教育教学水平不高、跨文化教育研究和咨询服务能力不足等挑战。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院校需要坚持系统思维,优化跨文化教育顶层设计,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加强跨文化服务需求研究,整体提升跨文化教育水平,高质量服务“走出去”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以其开放多元的视角、杂合动态的特性以及平等包容的本质引发了学界广泛关注。通过解读“第三空间”的概念与特征,可以探寻将其植入区域红色文化译写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第三空间”视阈下,沂蒙红色文化译写呈现出以下特征:地域文化异质性凸显、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政治意识形态鲜明、信息动态对等明显以及跨文化传播方式多元等特征。“第三空间”改变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为区域红色文化翻译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项目式学习作为学科实践的新型学习方式,积极回应了时代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迫切需求,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第三空间理论视域下,项目式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问题为驱动,唤醒各类学习经验;以合作为路径,凸显知识的协商性质;以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科知识实践;以创造为导向,构建自我身份价值。第三空间中的学生相关经验被激活,新旧知识重新整合构建新认知体系。知识在共享中构建意义协商,在迁移应用中实现知识多样化应用,在参与自我评价中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呈现出第三空间视角下项目式学习应然的学习序列。教师可从解构项目课程的文化形态、发挥教师主体功能及提供专业学习文化境域的路径进行自我提升,为项目式学习中第三空间的构建提供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第三空间"美国学者爱德华.索亚在其所著的《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与想象地方的旅程》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第三空间"的重要理论,使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在此之前,人们对空间的认识还局限于二元区分的模式,即"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划分。(一)"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所谓"第一空间",是指空间形式物质性的具象,它是可以通过经验进行描述的事物;"第二空间"是指人类认知形式的空间性,它是通过空间的观念进行再表征的。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全世界普遍关注,同时也对国内的跨文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在解读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和途径,以期对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有所启示,进而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对此,可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围绕日语专业学生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深度分析并探究如何提高互联网+环境下民族地区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