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交往、升学、就业等问题,以及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与考验,会严重影响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者必须关注和身体力行的事.本文将根据笔者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师教育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在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上,我国教师教育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上的分离、理论学习与实践上的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意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实现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全程培养;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训练相结合,提高完善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对策,将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逐步深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更是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态度。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教育者们逐渐认识到,如果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会使德育理念走向人性化。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会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本文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教育形式,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异同,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极为密切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人的心理品质,德育的主要作用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讲,是一种发展与升华。如一个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正常交往,恰当地表露与控制自己,就更易于形成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心理不健康,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遇到挫折怨天尤人,其道德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  相似文献   

6.
边婧 《华章》2012,(31)
开展“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了培养一支具有较高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体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它是我院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新探索、新途径,提高了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加强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7.
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一切教育进步的前提。如果把音乐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也许更助于音乐教学工作,音乐教学也会变得更加健康、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8.
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一切教育进步的前提。如果把音乐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也许更助于音乐教学工作,音乐教学也会变得更加健康、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9.
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将历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会学习、会创新、会与人合作、积极进取、真诚善良、有着健全人格的人才,是历史教学研究的方向,也是新的历史教学大纲所体现出来的新目标特点。一、历(?)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这是进行心理健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的教师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熏陶感染学生;会以博爱的胸怀赏识学生;会处变不惊,以娴熟的艺术技巧驾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是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大思政"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一种全新育人格局:要求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之中,在各学科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于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具有目标同向、教育效果相辅相成等特点,心理健康教师通过提高自身思政素养、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以及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青春发育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生理上出现“三大巨变“的时期,即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中学生生理上的迅速发育对心理发展会产生全新的影响,会带来许多心理矛盾.因此,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处理好多方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但在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在教育目标中,明确制定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教育目标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教育目标一样,是教育目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制定学期或学年教育计划时,应设计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如:对于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设计为:培养学生适应初中生活环境,克服对数学形象思维的依赖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及纪律习惯,从而培养出自立、自强、自信等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生命教育,学会珍惜生命;渗透情感教育,学会关爱他人;渗透挫折教育,培养自强精神;渗透得失教育,培养乐观精神.通过这些途径,相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会不断提高,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更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应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具备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教育知识是教师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必要条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以培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程顶 《文教资料》2008,(5):109-110
自主创新本质上属于积极适应,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属于维持性适应,而当前的学校心理教育多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这虽然是必要的,但并不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和谐创新型人才.而和谐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维持性适应心理与积极适应心理的均衡发展.即在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注重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创新素质的发展.学校心理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心理教育课要成为培养和谐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课程,要能够把主体教育、探究学习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整合起来,避免单纯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其思想,进而指导其社会行为.两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相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和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场所,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幼儿对幼儿园会产生依赖心理和归属心理.在幼儿园里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方法和途径尽管多种多样,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始终是课堂教学.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建构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心理健康课堂,是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课堂需定位于学生积极品质的开发与培养,具备追求积极的课堂价值取向,活动导向的课堂教学思维,直通生活的课堂教学内容,正向多元的课堂反馈机制的课堂特质.  相似文献   

20.
能够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复合型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高师要完善和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并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及教学规范.对此,后现代课程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