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代画家顾恺之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这是因为人的感情因素不易掌握,尤其是人的眼神和表情变化快,瞬间的典型形象难以捕捉。对于摄影来说,也是如此。人民画报记者孙毅夫拍摄的两个人物交谈的五张照片,仅用了半秒钟,可人物神态没有一张相似。由此可见,要拍好人物特写,做到形神兼备,是不容易的。《会心的交谈》这张照片,就是以人物的  相似文献   

2.
翻开现在的许多报刊,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看到的人物讲话,大多经过记者的加工整理,与人物原本活泼的口语相去颇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也许是多种的,但其中主要的是长期以来许多记者对新闻报道的口语缺乏认识,忽视了这一有力的报道手段。有些人一提起口语,就联想到过去一些所谓的“豪言壮语”以及那些充满记者腔的“排比句”。  相似文献   

3.
可以说,记者的责任感、使命感与记者的职业道德是紧密相联的。有较强责任感、使命感的记者,其职业道德必定是高尚的;而责任感、使命感较弱的记者,其职业道德观念无疑也会较淡。从时下新闻界有些记者表现出的职业道德来看,应该坦率地承认,有些人是已经忘记了记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久前,笔者和几位朋友聚谈,议论到新闻界,都有些感叹。有人谈到有几位记者因采访时吃、喝、拿、要闻名,而被群众称作“八大金刚”的情况,大家都觉得十分可悲。据悉,各地都有少数“金刚”型人物。他们逢会必到,见利就要,以手中握有的笔或照相机、录像机作资本,大搞有偿新闻交易。有利可图,他们就写、就拍,无利可得,他们就封笔、停  相似文献   

4.
南振中同志的《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又一次引起我对“成才”问题的思考。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热切地期待年轻记者早日成才。成才的人愈多,党的新闻事业就愈有希望。“成才”是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话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年轻记者成才的先决条件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人是第一位的,成才是第二位的。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才!即使成了“才”,也是“歪才”。我这一生中碰到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有些人的确是“才华横溢”,可惜最终未能成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做人的问题上没有过关。年轻记者在做人的问题上,必须…  相似文献   

5.
翻开现在的许多报刊,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看到的人物讲话,大多经过记者的加工整理,与人物原本活泼的口语相去颇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也许是多种的,但其中主要的是长期以来许多记者对新闻报道的口语缺乏认识,忽视了这一有力的报道手段。有些人一提起口语,就联想到过去一些所谓的“豪言壮语”以及那些充满记者腔的“排比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口语,绝不是那种“假、大、空”的语言,它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真话。的确,在过去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新闻报道语言同新闻摄影的姿态一样,存在着摆布的痕  相似文献   

6.
人物报道,是我们日常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在我们从事记者的过程中所做的人物报道有很多,但真正有影响力、感染人、打动人的人物报道却是凤毛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言说: 有些年青的记者问我:你写的人物为什么那么感人?我想,首先因为我爱他。记者爱他,读者才会爱他.……一个记者,不仅要到现场采访,如果有条件,最好能亲身投身进去,亲自去观察、体验生活.这样写出的稿件,要比间接谈的真切感人得多.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摄影中,人物是主要表现对象。怎样将新闻人物拍得生动传神,是记者们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在国内的报纸上,好的新闻人物照并不多见,感人、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照片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照片没有摄出人物个性,没有反映出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那...  相似文献   

10.
黎信撰文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借鉴西方记者人物特写的写作技巧: 一、记者要紧紧抓住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着力介绍。人物的个性与特点写得愈是鲜明,人物特写便愈成功。二、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及其心理活动,都要通过写人物自己的典型动作、行为和语言体现出来。而要准确地捕捉住这一切,记者就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三、每篇人物特写都应当是浑然一体。也就是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的主要对象是人。人的行动都受到心理的支配。记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采访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记者怎样摸清人的心理规律来指导新闻采访呢?这是一个重要课题。有人说,我没有学过心理学,没有研究过采访对象心理,也采访到不少新闻素材,写出了较有分量的稿子。是的,有的人没有专门研究过采访心理学,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观察人物心理的经验,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应用,取得一些成功。在采访中,由于不了解采访对象心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也不乏其例。下面是一位记者采访一名有创造发明的科技人员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2.
与直以来,副刊在热点新闻人物报道方面处于劣势.例如,副刊记者和政文记者同时发现一条新闻线索,两人都做了采访,政文的当天就可以见报,副刊的却因为版次靠后,有重稿嫌疑,只能放弃.此外,体育、娱乐类的明星人物也不能做,有踩线嫌疑.因此,副刊能做的人物报道很有局限性.如何在这种夹缝中做出新意呢?笔者调查研究了广东省的几家报纸,发现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在行业静态人物报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一年来,我们花大力气抓了先进人物的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体会主要有如下两点: 首先,人物报道要体现时代精神。过去,我们有些人物报道只局限于好人好事,没有写出矛盾斗争、人的精神,缺乏时代气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休会到,搞人物报道首先应该与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在落实农村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都否认电视纪录片有一个导演的存在,而事实上,电视纪录片不可能没有导演,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而已——导演、编导、编辑、记者,随便怎么叫都行,纪录片就是离不开一个统领片子全局的人。这个人(导演)是一个在选择人物、事件的现实片段  相似文献   

15.
写作拾萃     
记者通过观察,发现人物和现场的独特之处,以及一般人容易忽略,却恰恰具有新闻价值的细节。有的新闻学著作强调,记者从他到报社报到那天起,就要自觉地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比如说,过去英国有些报纸的主编要求每个新闻记者向他报到时,  相似文献   

16.
胡伟 《军事记者》2006,(6):60-60
军报记者部副主任刘声东在《记者,可以当得更好些》一文中写道:“严格地说,不会写人物就不配当记者。许多名记者都是善于写人物的‘人物’。写人物,在人物的相貌与心灵之间,重在也难在写心灵;在人物的事迹与思想之间,重在也难在写思想。在人物心灵和思想的描写刻画过程中,最见功夫的又在‘厚重’和‘神韵’四字上……”写活心灵,凸显内心,要求记者有颗敏感的心,先与采访对象心灵相通,“读懂”对方。记者不仅是受众的“眼睛”,更应通过自己的观察,“复制”出报道对象的情感世界。记者如果没有心灵上的感动、感悟,往往写不出“神来之笔”。有…  相似文献   

17.
从事记者工作已有多年,我认为,记者应有三气:骨气、才气和运气。缺一气就不是个好记者,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骨气徐悲鸿先生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以没有傲骨。”记者的职业特点要求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更要有骨气。否则,是不能干记者的,至少是干不好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不是抽象的,正是一个个具体人的经历,构成一个民族的历史。《雪域高原格桑花》录了50篇人物纪实,记录的人物从著名的学者、艺术家、将军到基层干部和普通的农民。应该说如何让听众去了解、认识这些生活在西藏的人们,着实让记者下了一番工夫。以事写人,以人托事,人物纪实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记者通过对一个个人物真实、生动、细腻的刻画,给世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西藏。怎样才能将这些特定的形象写得生动、有吸引力呢?系列报道《雪域高原格桑花》,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借鉴。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位哲人说得好,“要了解一个人的品格,不妨看看他周围的朋友”。这话是否适用于记者?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记者的朋友之多更非一般人所能比。新闻是发现的艺术,记者要到百姓中去,向人民学习,做百姓的知心朋友,反映他们的甘苦,迅速地发现最新的客观实事,及时全面地报道新闻。然而,目前有些记者爱跟领导转,乐跟“大款”玩。记者跟着领导转,未尝不可,有时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些领导的言行和活动本身就有新闻价值。但是,有些私欲膨胀、惟利是图的记者,并非完全从这点出发,而看重的是领导手中的权。干了几年记者,甚至都没有采访过普通的工人、农民,其作品离群众的距离可想而知。乐跟“大款”玩,也未尝不可,因为“大款”中毕竟有一些勤劳致富的典型,他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05年以来,河南出现了一系列正面人物报道,其中谢延信和李灵分别是2007年度、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二人身上有诸多相似元素,但对二人的宣传却体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的传播特点。对比二人的宣传历程,会让我们得到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