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人物,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积极地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华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保护华工的过程中,各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李鸿章的相关思想不断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见解;对外交涉中充分展现出其在政治、外交领域的远见与才能.  相似文献   

2.
留澳Q&A     
《留学生》2002,(7)
问:子女赴澳留学,父母能否以陪读身份到澳洲? 答:不能。由于中国列为未被纳入宪报的国家之一,所以只有年满15岁以上,而且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才能到澳洲留学,但父母不能到澳洲陪读。只有攻读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位的学生的配偶才能到澳洲陪读。问:海外亲戚能否为留学澳洲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澳洲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放松以及移民政策对澳洲留学生的明显倾斜,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澳留学。那么,在澳留学的生活究竟怎样?日前,4名已经在澳的留学生亲口讲述了自己在澳洲的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4.
近日,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Michael Adams出席了由澳洲联邦政府投资局主讲、澳洲澳中工商会、双城国际咨询集团联合主办,双城时代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企业澳洲投资国际研讨暨项目推介会”,并代表澳大利亚驻华大使David Irvine发表了讲话就中澳两国开展经贸合作的历史和前景作了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后期华工因本国的生存环境恶化需向外寻求养家途径,而美国发展急需大量劳动力,因此部分华工到美国谋生。这些华工来源以广东为主,与在美国的华人会馆关系密切。虽然华工的规模相对不是很大,但他们却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关于鸦片战争后大批华工出国的原因,目前史学界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华工出国有四大因素,即沿海土地的开发和人口的激增,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阶级结构的变动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二是认为出国(特别是去美国)是由于“推力”和“拉力”的因素,即一方面在华南的广东和福建两省里,人口和粮食之间的日益不平衡使人们难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西方殖民主义者此时迅速发展,急需大量劳工,所以在“又推”“又拉”因素的促使下,大批华工出国;三是认为华工出国主要是列强侵略中国造成的直接结果;四是认为从总体来说,经济原因是华工出国的主要因素,而政治、军事等其它因素,均属于偶然因素。此外,还有人  相似文献   

7.
自2001年7月1日澳大利亚施行留学新条例以来,又有一大批学子成功赴澳留学了。然而,这半年来也有许多留澳签证申请者遇到了许多问题。为了消除疑问,使符合条件者更加顺利获得澳洲学生签证,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就赴澳留学签证一些最常见的问题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8.
晚清政府对华工的政策经历了由严禁到主动保护的过程。保护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制定相关章程,从根源上保护华工出国的自愿性;二是通过在招工国设置领事、与招工国签订条约等方式对华工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个留学生,在出国热潮涌动的九十年代初,凭着对神秘国度的向往,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他曾是一名使馆工作人员,凭着语言上的优势,快乐地充当着澳中两国交流的使者;他是一名商人,在商业大潮中涉足于中澳各个领域的合作;他也是一位创始者,为澳洲留学生搭起了广阔的交流平台——澳中同学联谊会。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动,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及澳洲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北美及澳洲的“现代教育制度”正向“后现代教育制度”转型。在后现代背景下。美、加、澳等国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分化,具有了“告别整体性和同一性”的后现代特征,体现了多元化、灵活化的后现代学校制度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动,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及澳洲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北美及澳洲的"现代教育制度"正向"后现代教育制度"转型.在后现代背景下,美、加、澳等国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分化,具有了"告别整体性和同一性"的后现代特征.体现了多元化、灵活化的后现代学校制度趋势.  相似文献   

12.
华工问题是晚清中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秘鲁早期积极从中国引进华工,但到了20世纪初,秘鲁采取一系列措施排斥华工、华侨。1909年,伍廷芳奉命赴秘交涉秘鲁排华事宜,经过多次会谈,伍廷芳以自禁华工的代价,换取了对方废除排华苛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华工、华侨的权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政府在澳洲设领是早期中澳关系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澳设领的迟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外交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本文以详细史料分期考察了清廷在澳设领的历史发展轨迹,论述了各时期的设领动机、侧重点与推动力及中澳关系的发展特点,并分析探讨了设领迟滞延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在过去晚清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起到弘扬民族意识的作用,成为记录华工反美运动的史料;现在,它是我们追溯美华文学文化身份和创作模式的源头所在.通过对早期华工旅美过程的描写,以及对华工形象的塑造,<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无疑开创了"唐人街写作"的先河;它兼有文献性和文学性的叙述也成为华工形象从歪曲走向辩证的根据,成为当代西方作家和美华文学不断开掘的话题.以往它只有在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中略带提及,但放置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它补充现代文学反帝这一主题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劳工的需求和清政府禁止华工出洋的传统政策发生了激烈冲突。英法等国迫切希望谋得在华招工的合法地位,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好为它们提供了契机,战争形势左右着华工问题的交涉。在英法等国的军事威胁下,合法招工权利首先被清政府两广地方官员所承认,随后的《北京条约》更是将招工合法化扩大到各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导致华工出洋合法化的主要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6.
南华工商学院,是广东省总工会于1993年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基础上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行政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总工会,业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南华工商学院现有天河、黄埔、清远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100多  相似文献   

17.
华工出洋,自古有之。虽然从明朝开始,政府就推行“海禁”,但仍禁而不绝。但因其数量极少,政府对此也疏于查验。真正大规模的华工出洋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诸国用坚船利炮为自己打开了劳动力供应的大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势更加颓败,清政府被迫以约法的形式正式将外国人招工出洋合法化,华工出洋的程序得以进一步完善。该文从清政府对华工出洋所持的态度及所实施的政策出发,对各个历史阶段华工出洋的程序逐一描述,从而厘清华工出洋从无序逐渐走向合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抓走了大批华工。在天津抓骗华工的机构,最早是在日租界福岛街(今多伦道)靠河沿处的“大东公司”。这个公司在日本总领事馆和驻屯军司令部的支持下,专门进行这一罪恶勾当。他们用诱骗与绑架等手段抓捕华工。在河东地道口,常有强行绑架之事。地道外的旅店,有的就是他们诱捕投宿平民的陷井,南开体育场和南市原大舞台那个地方,都曾做为华工的临时食宿场所。据储运公司老工人回忆,当年日寇仅在十一经路码头就抓走华工369人。据不完全统计,从“七七”事变到1942年7月,在天津被抓的华工有五万余人。从1942年到1945年,日寇抓华工最多,在华北各地抓捕的青壮年也运到天津集中,再转运到东北或日本,仅在1942年头七个月就达七十余万人。  相似文献   

19.
当去年萨马兰奇同志宣布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候,我开始了我的“申澳(申请到澳洲留学)”历程,到现在已经有一年时间了。这一年的经历真是让人感触良多,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聊聊“申澳”一年间的经历和感受,也算给“后来者”一个提醒吧。  相似文献   

20.
澳中关系经 70年代启动后 ,80年代便平稳地向前推进。发展澳中关系得到了澳大利亚两大政党———工党和自由党的支持。两国经贸合作也富有成效。只是在 80年代末 ,由于受中国“六·四”事件的影响 ,澳中关系一度跌入低谷 ,但不久便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90年代 ,澳中关系呈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