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题】100×99+100×102 解法一:原式=100×(99+102) =100×201 =20100 解法二:原式=100×100×2+100 =20100 笔者在我县农村一所中心小学听了一堂数学课,授课教师出示上面这道题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绝大部分学生按照老师的意图,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按解法一),唯独学生A根据自己的思路采用了“解法二”这种算法,而老师在进行练习评介时,却认为“解法二”无算理,不正确。当时,着实让我感到意外和惊讶。难道“解法二”真的是无算理吗?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推敲一下学生A的解法,就会知晓,这种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数学考试及平时作业评分标准,因受传统记分法的束缚,一般只看“两对”(列式对,得数对)就给满分。这对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我在这方面作了些改革尝试,现将我的作法简介如下。首先制定新的评分标准,把解答每题的评分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最佳解法,这种解法思路独特,列式简明,得数正确,除给满分外,另加奖励分。第二类是一般解法,这种解法思路一般,列式对,得数对,给满分。第三类是烦琐解法,这种解法思路呆板、  相似文献   

3.
直觉思维是指对问题未经逐步分析而迅速对其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顿悟的思维。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由于它没有逻辑思维的那一套推理的模式和按部就班的思维形式,因此,当学生在应用直觉思维回答问题时,教师有可能一下子悟不出其中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呢?下面请看一个可供借鉴的课例。在讲完分数应用题之后,教师出示一道思考题:学生们参加野营活动。一名学生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入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吃饭的是多少人?课上,大部分学生都用分数除法列式:“55÷(1+1/2+1/3)”解答。但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还有一种解法:6×(55÷11)=30”。顿时,全班学生哗然,惊奇地睁大双眼等待老师评断。这时,老师不急于让这位学生讲算理,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待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列式有一定的道理时,老师再请那位学生讲一讲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算得这  相似文献   

4.
“扩展语句”是2000年全国语文高考中新出现的测试样式,对此类试题评分标准的准确把握,还处于探索阶段。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诸位批评指正。一、对“扩展语句”类试题评分标准的把握如何把握“扩展语句”类试题的评分标准,是语文教师及命题者需要研究的问题。北京市东城区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试卷中有一道扩展题:“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思念’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4分)情景一:教师节师生相聚我思念;情景二:中秋节家人团聚我思念。”(以下简称东城题)现以此题为例,结合东城区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对评分标准的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师要有耐心,认真地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1)不管学生提问题好与坏,不泼凉水,应予激励,并努力维护这种积极性。(2)对较难或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冷静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旦难住老师,老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实事求是地说明或解释:“这个问题我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下课我们都找找资料研究研究它”。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恳态度同样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全国名师支玉恒在做报告时说到这样一个例子:在讲《草地夜行》一课时,一生问:金寨暴动是怎么回事?“对这个问题,老师课前也…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我读了端木的《“我以生命担保她行”》这篇文章,文中涉及的关于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问题,确实令人深思。同一学生,中、美教师对她的评价竞然差异如此大,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章大致的意思是:端木女儿进入高中时,学校要分文理科班,她报了文科。问何故,女儿答:“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老师这样一句评价,使她对理科失去了信心。接着,班主任老师提出一大堆“必须及时改正”的缺点,对她做了“全面”的评价:缺乏理科方面的才能,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不够努力……此后,女儿理科成绩明显下降。最后,曾是一个快乐、不甘人后的女孩…  相似文献   

7.
一、欣赏学生的“亮点” 学生总是期望被老师欣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这快乐,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的。在教学用语里,教师经常使用欣赏的语气,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例如当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以欣赏的语气赞叹:“答得多好啊!多么富有独创性!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学生作业取得某些进步时,老师说:“我很欣赏你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解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要求学生在掌握“凑十法”、熟记加法的基础上,想加法做减法。这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常常因其记忆不准确而导致在计算时不知如何算。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分解法)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具体做法如下: 教学时,我摆出两盘梨,一盘10个,一盘5个,要求学生从这两盘梨中拿出8个梨给我。有的学生先把  相似文献   

9.
张玉群 《教师博览》2022,(35):50-51
<正>“您如何看待您和学生之间的代沟,您是如何应对这种代沟的?”“每天都做很多学生的情绪垃圾桶,您会不耐烦吗?”“人工智能越来越厉害,老师这个职业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您会不会失业?”……这是一堂职业生涯访谈课中学生们对心理老师这个职业的访谈问题。当我依次回答完学生的问题后,我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在时代发展瞬息万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生视野可能已经超过老师的今天,如何做不被替代、有价值感的心理老师?我想到了很多关键词:初心、专业、热爱……它们能让我坚守,但它们能让我在时代的浪潮中不被替代吗?直到有一天,看到李政涛老师关于教师好奇心的一段话,我豁然开朗。李老师说:“好奇心是教师创造和教学智慧的源头活水,更是教师精神生活和精神宇宙成长、扩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我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些很美的青草,不过…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道思考题:“一本书有132页,小英3天看完,小勇4天看完。小英比小勇每天多看几页?”大多数学生这样解答:132÷3-132÷4=11(页)。教师问:“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学生甲说:“我是这样解答的:132÷(3×4)=11(页)。”教师问:“你能说出这样解答的理由吗?”甲说:“我说不清楚,我觉得好像应该是这样。”教师问其它学生:“这种解法对不对?”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的老师上课时坐着给学生讲课,而有的老师对这种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见。请问:教师到底能不能坐着讲课?此致敬礼孟连县景信公社中心完小张继成张继成老师:关于教师能否坐着讲课的问题,我谈点个人看法,供你参考。首先,从教学效果看,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一、借故推脱法。“课堂时间不够,咱们暂时不考虑这儿问题好吗?等到自习课我再来与大家共同研究。”其实,教师这样说也不完全是借“故”推脱。课堂教学时间是按教学内容有计划安排的,如果在一意外问题上花费的时间过长,势必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这样处理较好。二、直言不讳法。尽管教师上课前做了充分准备,可是几十名学生中总会有人提出一些意外的难题或怪题,特别是爱动脑筋的学生(他们手中的各种学习资料比较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直言不讳地说:“这道题老师没见过,等老师想出解法再告诉你好吗?”…  相似文献   

14.
老师们普遍反映 ,每次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总会看到一点“假货”。所谓“假货” ,就是学生作文时从别的刊物上抄来的现成的文章。这是作文教学中最常见的 ,也是最难消灭的不良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教师应做到 :博览群书 ,明辨真假。学生作文中的“假货”来自各种报刊杂志 ,有的甚至是“进口洋货”。教师如何识别学生的作文是“自产货”还是“假货”呢?这就要靠教师的识“假”能力。这种识“假”能力来自教师的阅读面和对学生的了解。当今社会 ,学生手中掌握着各种书刊 ,一些不自觉的懒学生从中原原本本抄来应付老师布置的作文。阅…  相似文献   

15.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首先在于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既不能一问三不知 ,也不能包办代替 ,而应该“随机应变” ,不妨来个“顺水推舟” ,把学生的思维推上一个“台阶”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案例一 :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课中 ,学生正在按照教师的要求 ,非常好奇、非常兴奋地观察着蚯蚓。突然 ,一位学生提出问题 :“老师 ,我观察的蚯蚓怎么没有环带 ?”听到后 ,我心里一震 ,备课时我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我立即到这位学生的实验桌前观看 ,果然如她所说那只蚯蚓没有环带。看来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16.
1 拉近距离课堂上我要求自己做到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过错 ,尊重与自己不一样的意见 ;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你说得真好 ,老师想学学行吗?”“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同意吗?”这样的话语使孩子与我的心拉近了 :“老师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我认为……”“老师你说的我还是不理解 ,我还是觉得我有道理!”真高兴 ,孩子们成了“教师式的学生” ,而我成了“学生式的教师” ,课堂实现了真正的互动交往。如上《小猴子下山》一课 ,在讲完课文后我出了一道扩展题 :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他应该怎…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 :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 ,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老师独立读书作文。那么 ,我们语文教师 ,又该怎样实现这一最终目的 ,如何引导学生去读书、作文呢 ?简单说来 ,这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 ,为学生展现出一片浩瀚无垠的知识的海洋 ,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语文教师的责任 ,主要在于把学生领进这个世界 ,并教…  相似文献   

18.
董叶 《甘肃教育》2020,(5):156-156
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是老师的职责。作为老师能否有效地抓住课堂时机,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呢?一、和谐的师生关系1.平等互助。学生是课堂中的学习者、参与者,老师是引导者、倾听者。老师提出问题应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如《索溪峪的“野”》这篇阅读课文,我仅提出几个问题:(1)课题为何写索溪峪的“野”?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浙、苏\吉三省高考理科综合的压轴题,是一个无源三角形网络电阻的测量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用测量值表示网络中的电阻值.这道题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旨在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检验学生的科学素质,对素质教育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但就题目本身及其评分标准而言,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能否采用这种题型更有效地检查学生的能力,能否采用新的评分标准更确切地衡量学生的能力,本文就该题的几种答案,浅析该种题型的命题效度和评分信度.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学生太不懂事了,一点都不能体谅我们做老师的心,整天打打闹闹的,说了也不听。”一位教师这样埋怨道……相类似的抱怨声常不绝于耳。我有时也有这种感慨。每当这时我就反问自己“:学生们为什么就不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难道是老师讲得不够真诚、不够感动吗?”俗话说言为心声,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为何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呢?我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学生这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的交谈,我感到可能是学生无法体会老师的苦心、真心,他们认为老师说的只是安慰他们罢了,谁知道老师内心在想什么?于是,我想能否通过一种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