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的禅境,这是贾平凹对禅意的妙悟。这种妙悟的禅意主要表现在作者于《月迹》中给我们描写的一系列意象之中所描绘的一系列意象——月、水、山之中。通过这些意象,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空灵之境。也正因为这些颇具象征意味的意象,使他的作品意蕴深远,情味深长。这种创作的审美取向,在当前的散文创作中仍将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散文通过细致逼真、新颖别致的物象审美把握,熔铸主体精神和性情于其中,很好地处理了虚与实、形与神、象与理的关系。同时贾平凹散文心悟物象构建审美意境具有三种形式:情随境生、移情入境、体贴物情,物我为一。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学语文散文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饱和着作家主观情感的艺术境界 ,是由内情和外境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完整和谐的艺术空间。意境是散文的灵魂和生命 ,散文中的意境美 ,能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开拓审美视野 ,更能领会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余光中的散文意境很美.其丰富的意境中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这种情感以乡思、乡愁为主,体现了强烈的民主意识和爱国之思.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散文要"后文采而先意境","诗的散文"要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其因素和条件为化景物为情思;具有情感的主色调;主体与客体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的散文大量运用了模糊修辞,生动地描写了众多的形象,并且将这些众多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优美的意境,同时给人以模糊的美感。朱自清散文的模糊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形象的模糊美、情景交融的模糊美和虚实相生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7.
朱燕 《快乐阅读》2011,(16):188-189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是"荷花淀派"的经典作品,以诗情画意和革命乐观主义而著称。这篇充满着浓浓诗意的小说,有着鲜明的散文美感,在解放区的文学园地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想请大家配合老师做一件事,听好了!请闭上你大大的眼睛,用你聪明的脑袋,回忆第一次走进你脑海中的月亮,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生1:圆的。生2:很亮。  相似文献   

9.
一、对于"意境"内涵的理解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相似文献   

10.
立意是确立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风物的融合,是散文的生命。把握了作者立意和创造意境的目的,对教学散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散文意境创设为主题,阐述了意境是我国文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从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规律和创作原则。从意境创设的阶段、方法及鉴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将优美深邃意境融入散文,并为整篇的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12.
章探讨了散意境的本质内涵及其与诗歌意境的区别。同时提出了创构散意境的三条途径:抓住动情之物是意境创构的根本;突出寓意之点是意境创构的核心;展开想象之翼是意境创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诗境而言的文境 ,是文学创作所精心构筑的一个独特的深层世界。论述了文境与诗境的异同、文境鉴赏的特征及文境的深层艺术创构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继承了中国古典散文的优秀传统,十分重视散文中意境的创造。他构建意境的方法,一是写实境,寓常理,抒真情;二是使文中的意象带上象征性;三是运用情案交融的手法来写景叙事。正因如此,朱自清散文中意境显得特别亲切厚实、深沉隽永和鲜活生动。意境创造的成功使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之伟大,不止在诗,也在其辞赋与散文创作。在他的辞赋与散文作品中,有着与他的诗歌创作一脉相承的创作风格,这种创作风格又通过其作品营造的浑融的意境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的散文充满浓厚的牧歌意味,其作品呈现的意境美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从情感的力度上讲,是情景交融产生的诗意美;二、从情感的密度上讲,是情与境的和谐中蕴涵的文化美;三、从情感的深度上讲,是情向理的升华中表现出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抒情散文中不可或缺的,有无意境,早已经成为抒情散文是否具有文学性和美感的质量标准。有“境”,才能牵出“意”来;反之,有“意”,才能提示文章的深刻内涵,才能诱发和开拓出审美的想象空间。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意境是抒情散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简析姜夔词的意境有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夔的词有无意境,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在场”的理论角度审视姜词.结论是:其词只有“在”而少“场”,意境的缺失在所难免.姜词表现出来的奇矍冷峻的风格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把风格等同于意境.  相似文献   

19.
苏轼散文立意“新”而“深”,他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作为“衡文”的标准,由此创造出了许多意境高远的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20.
张炜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3):29-32,44
以李清照词作的花姿意象为分析文本,探究李清照狭窄的视觉意象所护持眷顾的体验意趣、内在情感,并渐次梳理当下诗性文字连类生发的欣赏限度,即惟有疏落其词作与其人生的间架关联,才能更贴近其实是意识书写的文学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