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对农民“原始社会主义性”作了以下论述:农民的“互助合作性”是中国农民世代相传的共性;产生这种特性的根源来自严酷的现实与农民美好愿望的深刻矛盾;农民的“原始社会主义性”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动力,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的伟大动力,这一评价与认识影响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决策,是造成毛泽东在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上产生“左”倾急躁情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建党之初,毛泽东是重视工人运动的,1923年“三大”起始注意农民运动,1925年初起把注意重民向农民运动,1926-1927年已高度重视农民运动。促使毛泽东由重视工人运动转向重视农民运动的主要原因有:寻找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毛泽东农民家庭生活的影响及少年时对农民境况的了解;一贯重视农村调查;彭拜领导的广东农民运动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推动;审视历史得出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毛泽东毕生关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农民阶级做了重要工作、是中国革命主力军的论断,肯定了农民群众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中坚力量和革命先锋,批判了农民运动"糟得很"、"痞子运动"等错误论调,提出农民运动"好得很"的科学观点,并总结陈述了湖南农民运动十四件大事。其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光辉,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为当代中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力量努力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4.
《中共党史年表》认为“首次提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是毛泽东同志(见《年表》第15页及王学启《关于大革命时期的几个问题》)。峋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代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农民问题上的最高水平,但垦,上述命题确不是毛泽东首先提出的。1926年5月,广东省召开第H次农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农民运动在国民革命中之地伎决议集为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国民革命便是一个农民革命,换句去讲,半殖民地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同志为什么能为毛泽东同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序?这不是偶然的.它是瞿秋白同志一向对农民问题非常重视的结果.瞿秋白同志论述中国农民问题的有关著作,在中国农民运动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同毛泽东、彭湃等同志是一致的.下面就瞿秋白同志对农民问题的理论贡献,谈谈自己的看法,拟请教于党史工作者.(一)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一九二三年,瞿秋白在为党的“三大”起草的党纲草案中就明确到“不得农民参加,革命不能成功.”后来,他还指出:“中国革命中的中枢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如果不能解决农民问题,是永世也不能胜利的.”  相似文献   

6.
每次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每次在我面前就展现出一幅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暴风骤雨、汹涌澎湃、波潮壮阔的农民革命运动的画面。在这幅壮丽的画面里,我看到毛泽东同志对农民正义斗争的热烈支持和对农民革命创造才能的歌颂,也看到他对反动派和机会主义者的愤怒斥责和仇恨。毛泽东同志那种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早岁,他在广州和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兼任过“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课程。在讲课中,他极其卓越地、非常灵巧地运用了科学的讲课方法。1926年,我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次年,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毛泽东同志高超的讲课方法,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学员们把听  相似文献   

8.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研究中国革命就必须研究中国的农民运动及农民运动理论。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之一,对农民问题也十分关注,大革命时期,在其所写的诸多文章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农民运动思想,几乎涉及到农民问题的所有方面。他认为,农民革命是“中国革命之中枢”,“国民革命没有农民参加,革命不能成功”。为此,他了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基本主张,并坚定地支持澎湃、毛泽东领导的农民运动,对我党农民运动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迈斯纳在《列宁主义和毛泽东主义: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若干民粹主义观点》一文中,以俄国民粹主义为蓝本,列举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及毛泽东赞扬农民阶级的其他相关文章,认为民粹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意识潜流显现,文章通过对毛泽东“亲农”非“轻工”思想,毛泽东对知识分子和群众教学相长关系的态度,以及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意识显现的阐述,为迈斯纳在文中的观点提出了几点质疑。  相似文献   

10.
工农联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农民国度”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不得不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在找到并确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之前,“城市中心论”是全党的共识,毛泽东也曾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中国革命发生了从城市到乡村的重心转移后,毛泽东辩证处理中国革命实践中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中国革命新道路得以开辟;也正是在探索这条革命新道路上的实践,给予了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植根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的大问题,而农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建国后,毛泽东对“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以“改善农民生活、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素质”等为主要内容的惠农思想。毛泽东惠农思想是农民“幸福梦”的指导和源泉,农民“幸福梦”是毛泽东惠农思想的延续和发展,二者统一于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惠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巩固新生政权、发展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早日实现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全面小康的“幸福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农民是普及教育的主要对象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大问题。农村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农村教育问题。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就提出人民大众的教育,要为广大工农民众服务,要使工农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农民是文化教育运动的主要对象。1927年,为了动员广大农民参加革命战争,毛泽东同志亲自深入湖南农村实地考察农民运动和农民教育情况,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  相似文献   

13.
本篇从毛泽东领导农民运动的实践活动和毛泽东关于农民运动的学说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对农民运动的伟大贡献。关于实践活动,文章作了分期论述,第一阶段为领导湖南农民运动,第二阶段为主办第六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三阶段为领导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关于理论学说,强调了同盟军的观点的重要意义,肯定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经典文献地位,得出了它是马列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教材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是培养“四有”人才的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五十八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当时的“乡村小学校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同志又指出:“教材要注意地方性。”近年来的教材编写,较多地注意了知  相似文献   

15.
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根据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通过了农民运动问题的决议案;设立了指导农民运动工作的农民运动委员会,以毛泽东、林祖涵等九人为委员。农民运动委员会决议续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毛泽东兼任所长。毛泽东主持的六届农讲所较之前五届农讲所,有其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6.
彭湃同志是我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于一九二九年在上海光荣牺牲,时年仅三十二岁。彭湃同志早在我党创立初期就从事农民运动,他直接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不仅时间早,规模大,而且为我党领导农民运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农民运动大王”。对于他的历史功绩,党和人民早已给予充分的肯定的评价。我们在进行党史工作的考察和研究过程中,对于某些历史事件,存在一些暂时的疑问,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认识,是正常现象和无可非议的。但是,林彪、“四人帮”一伙在文化大革命中,出于他们篡党夺权的野心,故意歪曲历史,制造混乱,恶意污蔑彭湃烈士和海陆丰农民运动,并且祸及海陆丰人民及彭湃烈士的遗属,对于他们这种罪恶的行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民问题理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工农武装割据”等。新时期,我们要借鉴毛泽东解决农民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正确思想,解决落实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占有什么地位?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虽然,这里所提到的“中国的革命”、“国民革命”的特定含义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但对研究辛亥革命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它的真正目标是打倒封建地主阶级。“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在这里,毛泽东实际上指  相似文献   

19.
早年毛泽东提出了“促进的运动”的理论。他以为“促进的运动”,是具体建设运动的前奏与号角,是事情获得多数同情和帮助所必不可少的;新兴的事物如果没有“促进的运动”来监督与批评,那既办不成,又办不好。在各个革命时期毛泽东都是促进的运动的坚定实践者。“促进的运动”的理论发源于其哲学思想上的“知行观”。  相似文献   

20.
和小痞子真正恋爱是在高三下半学期。他没时间来看我,我们打很多很多电话。我知道小痞子把吃饭的钱都用来给我打电话,我心疼他,所以骗他说现在学校不允许高三学生带手机,以后我拿公用电话打给他。
  第一个情人节,小痞子快递来一株玫瑰花和一盒阿司匹林。“An aspirn every day,while she is away.”是《玻璃之城》里最浪漫的情节,我对小痞子说过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我还最喜欢韵文说:“你要知道,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爱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