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艺术特色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它给儿童带来文化启蒙、人格奠基、道德启迪、生命体验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因此,挖掘和应用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间海洋故事中的宝物形态各异,按照功能不同,大体可分为神奇动物类、日常器物类及魔力御敌类,并以幸运赠宝、主动索宝、识宝易宝等情节模式加以传奇演绎。宝物幻想作为人与海洋互动的媒介,聚焦宝物形态及其叙事模式,可以窥见文化镜像下民间海洋意识和价值取向变迁。宝物形态由从物质化向着精神化过渡,与涉海群体认知海洋、经略海洋意识趋强的发展轨迹一致;围绕宝物展开的二元对立叙事,又较为鲜明地呈现了农耕文明影响下的海洋逐利表达。  相似文献   

3.
文学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是由于其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功能决定的。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塑造高尚的人格。在文学多元化和经典文学边缘化的当下,深化文学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六册《食物从何处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吃荤也好,吃素也好,反正都是靠植物而生活。”其中“荤”和“素”相对, “指鸡鸭鱼肉等食物”。然而, “荤”本来与肉食没有任何联系,其意义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说文》中, “荤”属(?)部而非  相似文献   

5.
温州民间童谣作为一种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承载着一定地域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以方言传诵的形式展示着民众的民俗生活与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并且童谣以儿童为传承主体,在对儿童的习俗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其游戏娱乐、认知和文化认同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代民间歌谣十分丰富而生动,以其鲜活、独立的民间姿态保存着社会生活和民间普遍社会情绪的原生态。它的传播与流变准确地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和民众情感与审美倾向。随着人们对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视,也愈来愈重视在文化视角下对文学现象的全息研究。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积淀丰厚,其传统文化生态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而民间歌谣是河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民间精神生活的活化石,在河洛文化视野下研究它,无疑是我们对河洛文化的全息化观照。所以调查和研究民间歌谣,对于丰富河洛文化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烈,新型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式致使传统教育几近消失殆尽。传统的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儿童民间游戏在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为了增强幼儿的社会交流、组织能力,在教学中,民间趣味体育活动被引入教学实践中。民间趣味体育活动种类多、趣味性强,而且实施起来较为简单。所以将民间趣味体育活动融入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下面对引入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的价值与意义做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9.
10.
水族丧葬忌荤习俗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书对水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是用以指导水族社会重大民俗事象的文化载体.水书典籍上有丧葬忌荤记载,水族人民通过水书及水书师对这一习俗的讲解,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11.
在民族一国家文化寻根、反思和重构的全球性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是民俗学从学术概念到人类文化自觉的反思,是一个传统民间文化的现代性转变,也是人类追求文化共享和多样性的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俗带入传媒时代,对民俗学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一转变过程是现代社会对民俗象征、民俗思考、民俗符号等多重意义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2.
民俗是一种具有结构性、完整性和自由性的文化符号系统。"民俗"中"民"的主体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他们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特征;"俗"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文化模式,它们具有多样性和自由性。人类在历史实践中创造了民俗符号系统,它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容,文化内容使符号形式具有了意义,符号形式又引导和规范了人的生命存在样式。在民俗符号系统中,内蕴了人类生命的自由创造和形式表达,它们具有文化象征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译中国民间文学,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译者在英译中国民间文学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把翻译看成文化交流的手段。基于这些认识,英译中国民间文学应按照文化翻译观的要求,采取一切可用的翻译手法,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民俗情境是语言民俗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对民间语言的科学考察不能脱离其产生和运作的情境。语言情境分为文化情境与现场处境两个层次 ,二者共同制约和规定着语言民俗的形式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借代是英语中十分常见的修辞格之一.就形式而言,它具有七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就意义而言,它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做到对它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今民俗学的学科追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民俗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检视民俗学的发展,我们发现民俗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当前的保护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通过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民俗学一方面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抓住机遇的民俗学有许多可以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从2008年起,国务院明令每年清明节全国放假一天。清明节为什么要放假?清明节是什么节日?它是怎么来的?怎么过清明节?有何意义?作者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当前正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或有助焉。  相似文献   

18.
浅谈词汇涵义与文化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词汇涵义的判断问题,翻译时不仅需要正确地把这个词的概念意义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具有的比喻义、引申义及作者的褒贬态度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地体现出来。这就要求译者把词语放在与其内涵意义紧密相关的文化语境中去进行考察,词汇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对确立词汇内涵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较好地把握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准确地判断词汇涵义,从而避免望文生义,恰如其分地再现原文。  相似文献   

19.
民俗含有民俗心理、民俗语言和民俗行为三大要素。民俗信仰构成是民俗语言聚核的基础;谐音联想是民俗语言的内核;歇后转义形成民俗语言的各种特性;整合与调节是民俗语言的基本作用。掌握民俗语言聚核的基本规律,发挥民俗语言的功能与积极作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价值观等文化差异,词义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尤其是池的联想意义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更是千差万别,本文主要把词汇分成四类,就词汇本身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进行分析,阐述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联想意义,为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个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